本帖最后由 冰墩熊 于 2025-8-7 11:34 编辑
南极熊导读:全球范围内有一部分的儿童因疾病、事故或战争失去肢体,然而在资源匮乏的地区,他们往往因高昂的成本、地理障碍及专业人才短缺,难以获得合适的假肢护理。现在,一家非营利组织Limb Kind Foundation(肢体友善基金会)正致力于通过3D打印技术改变这一现状。
△3D打印为偏远地区带来低成本且高效的假肢解决方案
2025年8月7日,南极熊获悉,这家总部位于美国的基金会正在与惠普(HP)增材制造解决方案、ABCorp以及Macy O&P 携手,探索数字化工作流程与3D打印技术在假肢领域的创新应用,推动高质量假肢的普及。
在今年4月的一项试点项目中,该合作团队向肯尼亚的儿童运送了53个3D打印假肢接受腔。其中,5个采用了惠普多射流熔融(Multi Jet Fusion, MJF)技术制造。试点结果显示,这些3D打印假肢接受腔在佩戴舒适性、性能可靠性等方面表现卓越,同时生产周期大幅缩短,仅为传统制造方法所需时间的一小部分。
Limb Kind Foundation负责人表示:“数字化增材制造不仅大幅提升了假肢的适配效率,还为服务匮乏地区的儿童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希望。与惠普等合作伙伴的协作,让我们能够以更低的成本、更快的速度,为更多有需要的儿童提供高质量的假肢。”
人道主义护理的全新数字化工作流程
目标是证明3D打印能够实现高质量、实用且可扩展的假肢护理,即使相隔数千英里。
工作流程始于肯尼亚的志愿者使用手机扫描儿童的肢体。几分钟内,扫描数据被转换成3D模型,并上传至云端供康涅狄格州的认证假肢师Paul Macy查看。Paul使用Geomagic Freeform软件,根据扫描结果和随附的临床记录,数字化设计定制的接受腔。随后,他将文件发送给位于波士顿的生产合作伙伴ABCorp,该工厂经过FDA注册和ISO认证。
在ABCorp的工厂,采用惠普的MJF技术连夜打印出坚固、轻巧且公差精确的部件。完成染色和蒸汽平滑等后处理后,插座由一名志愿者亲手送至肯尼亚进行最终安装。从扫描到交付,整个过程仅用了36个小时。
Paul Macy说道:“我们基本上按照传统工作流程完成了所有工作,但采用数字化方式,而且速度提高了三倍。借助合适的CAD工具和现场信息,我们能够交付舒适、耐用且可立即使用的插座。”
△数字化设计和3D打印个性化定制选项,可以为特需患者提供更好的心理慰藉
从试点到可扩展模型
试点项目也提供了一些宝贵启示。例如,一个孩子对她的墨黑色插座(MJF部件的默认颜色)表示不满。这一反馈促使项目组决定,未来的插座颜色将更贴合文化和审美标准。
受肯尼亚成功案例的鼓舞,团队计划扩大工作范围。他们将于8月前往斯里兰卡,目标是生产10个数字化假肢,包括膝上和膝下假肢的设计。长远目标是在当地建立打印中心,并培训当地技术人员掌握3D扫描和CAD设计技能。
惠普骨科及假肢部门经理David Soriano表示:“我们认为增材制造并非传统假肢的替代品,而是一种强有力的补充。结合临床专业知识、本地合作伙伴关系和数字化工具,我们可以拓展曾被认为不可能实现的解决方案。”
总的来说,此次实地测试不仅是技术上的成功,更是一次深刻的人性化体验。之前无法行走的孩子们现在能够站起并露出笑容,家长和当地医院工作人员对这些可能性感到振奋。该项目凸显了增材制造在全球健康应用领域的潜力,尤其是在假肢等定制设备领域。它还体现了跨部门合作的重要性,即非营利组织的愿景与工业界的能力相结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