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冰墩熊 于 2025-8-21 16:37 编辑
导读:据西班牙心血管和血管内外科协会数据显示,60岁以上人群罹患腹主动脉瘤的风险显著增加,尤其当病变涉及通向重要器官的分支区域时,治疗难度大幅提升。
2025年8月21日,南极熊获悉,西班牙阿斯图里亚斯中央大学医院 (HUCA) 采用3D打印技术定制个性化假体,并通过微创手术进行植入,为复杂腹主动脉瘤患者带来新的治疗希望。
简单来说,动脉瘤就是动脉中形成的凸起。腹主动脉是一条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其它部位的大动脉,它的风险很高。如果动脉瘤位于向肝脏、肾脏或肠道供血的分支附近,治疗难度会更大。在这种情况下,治疗需要维持这些器官的血流,同时加固受损的动脉。开放手术是一种选择,但它需要较大的切口、较长的住院时间,并且对老年患者或其它健康问题患者的风险较高。血管内治疗是一种侵入性较小的替代方法,需要通过动脉植入假体,但这些假体并不总是适合复杂的解剖结构。
△HUCA血管学和血管外科系的Manuel Alonso博士
利用3D打印治疗主动脉瘤
为了克服这些限制,由Manuel Alonso博士领导的HUCA血管学和血管外科部门的团队采用了3D打印技术。通过扫描,根据手术规划的“正常”血流方向,在物理模型中精确再现患者的主动脉。在此模型上,医疗团队修改了传统的假体,在内脏动脉连接的确切位置创建开口。进入手术室之前,使用模拟假体结构的纸质模板检查设计。这个额外的步骤减少了错误并确保了完美贴合。最大的优势是实现了与传统假体类似的定制水平,但所需时间却少得多,并且能够精确地根据患者的解剖结构进行定制。
△Francisco Álvarez Marcos博士
相关手术通常持续不到三个小时,无需切口,仅需皮肤穿刺,可加快恢复速度并降低并发症风险。首批接手术的18名患者平均年龄为80岁。共治疗了37条血管,技术成功率为94%,第一个月内无死亡病例,无需额外干预,修复后动脉的通畅率达100%。该技术以及相关结果已在纽约VEITH研讨会上发表,并发表在《血管内治疗杂志》上。
总的来说,HUCA的方法清晰地展现了3D技术如何变革血管外科,而血管外科领域的应用正在日益增多。鉴于这些积极的初步成果,3D打印技术前景光明,特别体现在安全性和速度方面的优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