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小软熊 于 2017-3-6 15:29 编辑
3D打印技术与传统材料加工技术相比有许多突出的优势,吸引了国内外工业界、投资界、学术界、新闻媒体和社会公众的热切关注。目前制约3D打印技术发展的因素主要有两个:打印工艺和打印材料。高分子聚合物在3D打印材料中占据主要地位。接下来,南极熊将介绍了当前3D打印常用的高分子材料(热塑性高分子和光敏树脂)和与之相适应的打印工艺,并对它们的特性和优缺点进行了评述,看一下了这些3D打印材料和工艺的开发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3D打印技术与传统的材料加工技术相比,3D打印技术有许多突出的优势,具体表现在:
1)可以实现数字化制造,3D印借助建模软件将产品结构数字化,然后驱动机器设备加工制造成器件,由于数字化文件可借助网络进行传递,从而可以实现异地分散化制造的生产模式;
2)3D打印技术可以使三维结构的物体先分解成二维层状结构,逐层累加形成三维物品,因此,原理上3D打印技术可以制造出任何复杂的结构, 从根本上解决了传统制造受制于模具的缺陷;
3)3D打印可以利用“从下而上”的堆积方式,对于实现非匀致材料、功能梯度的器件更有优势;
4)3D打印技术有利于小规模生产和个性化订制, 属于脑力密集型行业,对生产场地要求低,环保且低能耗;
5)3D打印能够实现“ 设计即生产”,可以更快捷回应市场需求。
因此,近年来3D打印技术获得了迅猛发展,已经在工业造型、机械制造、军事、建筑、影视、家电轻工、医学、考古、文化艺术、雕刻、首饰等领域都得到广泛应用,同时吸引了国内外工业界、投资界、学术界、新闻媒体和社会公众的热切关 注 。我国政府部门也开始关注并制订3D打印技术的发 展规划,如工信部、发改委、财政部于2015年2月印发《国家增材制造产业发展推进计划(2015-2016年)》,对3D打印的发展做出了政策上的推动 。可见,3D打印技术必将成为 下一个具有广阔前景的朝阳产业。
3D打印技术内容涵盖广阔, 涉及的技术包括CAD建模、3D测量、接口和切片软件、数控程序、打印工艺、机械设计、3D打印材料等。其中,现阶段制约3D打印技术发展的因素主要有两个:打印工艺(技术方法)和打印材料。同时,打印工艺和打印材料之间存在密不可分的关系, 特定的打印工艺只能适合于打印特定的打印材料,而特定的打印材料则需要利用特定的打印工艺才能成功实现3D成型。 以塑料为代表的高分子聚合物具有在相对较低温度下的热塑性,良好的热流动性与快速冷却粘接性,或在一定条件(如光)的引发下快速固化的能力,因此在3D打印领域得 到快速的应用和发展 。同时,高分子材料的粘结特性允 许其能够与较难以成型的陶瓷、玻璃、纤维、无机粉末、金属 粉末等形成全新的复合材料,从而大大扩展3D打印的 应用范围。因此,高分子材料成为目前3D打印领域基本的和发展最为成熟的打印材料,接下来我们主要介绍和讨论了常用高分子3D打印材料及对应的打印技术。
1 热塑性高分子及其主要打印工艺
1.13D打印用热塑性高分子
热塑性的高分子聚合物很容易进行挤出、 吹塑和注射加工,因此成为3D打印高分子材料中开发最为成熟的类型,这些材料包括多种工程塑料和生物塑料,在打印材料制备时一般以丝状的耗材出现。 工程塑料是目前应用范围较广的3D打印材料,这类材料具有良好的机械强度和耐候性,热稳定性也比较理想,因此,以这些材料打印出的产品能够用于大多数工业和民用场合,典型的3D打印用工程塑料有丙烯腈-丁二烯-苯乙共聚物(ABS)、聚碳酸酯(PC)和聚酰胺(尼龙,PA) 等。ABS是最早用于熔融沉积成型(FDM)技术的材料,目前也是FDM打印工艺领域最常用的热塑性耗材。
该材料打印温度为210-260℃,玻璃转化温度为105℃,打印时需要底板加热。ABS具有相当多的优点,如强度较高、韧性较好、耐冲击、绝缘性能好、抗腐蚀、耐低温、容易出丝和着色等,其 打印产品质量稳定,强度也较为理想 。然而,ABS打印 时需要加热,同时这种材料遇冷收缩特性明显,在温度场不均匀的情况下,可能会从加热板上局部脱落,造成翘曲、开裂等质量问题,此外其打印时可能产生强烈的气味。为了改善ABS打印的成型质量,许多研究者进行了3D打印用ABS耗 材的改性工作,往ABS中加入填充材料或对其进行共混改 性是提高其打印性能的有效途径 。
M.L.shofner等 报道了含有10%的气相生长碳纤维增强的3D打印ABS耗材,其拉伸强度和拉伸弹性模量较普通ABS耗材有较大增 强 ;方禄辉等采用热塑性弹性体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塑料(SBS )对ABS进行熔融共混改性,该改性耗材具有较好的流动性和熔体强度 。此外,对ABS的掺杂改性可以赋予 打印材料多种特殊性能,从而大大扩展此类打印材料的应用 范围 ,例如,邹锦光等以纳米导电炭黑在钛酸酯偶联剂作用下对ABS树脂进行改性,获得了一种导电的3D打印耗 材。与ABS相比,PC树脂作为工程材料具有更为优异的特性,其丝材的机械强度要明显高于ABS,同时兼具无味、无毒、收缩率低、阻燃性好等优点,可以制备高强度的3D打印 产品 。不过,PC树脂也存在某些不足, 如价格相对偏高,着色性能不理想,同时其中的双酚A被认为有潜在的致癌风险。为了获得高性价比的3D打印材料,可以采用PC与其他树脂共混的方式,如邱军等采用PC与AB S共混制备用于3D打印的高分子合金,可以改善ABS的收缩率和层间粘结 性,获得高性价比的打印产品。
PA即通常所述的尼龙, 具有优异的拉伸强度和良好的柔韧性,也是成功商品化的3D打印材料,其玻璃转化温度高达110℃, 制成的3D打印产品机械强度良好,且具有较好的弹性和韧性,甚至可以制作3D打印的衣物 。不过,相比于ABS和PC,PA打印件的表面质地相对更为粗糙。此外,PA树脂具有较好的粘结性且容易预制成颗粒均匀的球形微细粉体,因此也可以作为SLS工艺中金属和陶瓷粉末的粘结 剂,也可以直接用于SLS技术打印。随着人类环境保护意识的逐渐提升, 可以生物降解的热塑性树脂也开始加入3D打印耗材的行列。相比于传统工程塑料,生物塑料机械强度较低,耐热性和耐候性通常也较为逊色,但生产和使用过程都较为环保,符合人类绿色发展的要求,更为可贵的是,这些生物塑料大多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因此它们的3D打印产品在医疗行业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典型的3D打印用生物塑料有聚乳酸(PLA)、聚己内酯(PCL)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1,4-环己烷二甲醇酯(PET G)等。PLA与ABS并称为FDM打印的两大主力材料。PLA 的打印温度为180~220℃,可以在较低温度(低于70℃)的支撑平板上有效成型,然而其玻璃转化温度偏低,只有60℃左右。与ABS相比,PLA熔化后容易附着和延展,打印时不产生难闻的气味,打印后的材料几乎不会收缩,因此,即使是结构简单的开放式打印机也能打印较为巨大的零件,这使得 PLA成为最廉价的入门3 D打印机的主力耗材 。此外,PLA可以获得半透明结构的打印零件, 比通常为不透明的亚光ABS打印件更具美感。不过,作为生物塑料,PLA的缺点也同样明显,该材料力学性能较差,韧性和抗冲击强度明显不如ABS,不宜做太薄或者需要承重的部件。为了获得高强度的PLA打印件,近年来,学术界展开了针对PLA改性的 研究,并取得了不少成果。陈卫等采用适当扩链剂,以熔融共混工艺制备了改性PLA打印丝材, 其打印件缺口冲击强度较纯PLA材料增加1 40% 。鄢国强等发明了一种适用于3D打印的改性聚乳酸复合材料,该材料具有良好的柔韧性,同时冲击强度、耐热性和断裂伸长率较纯PLA得到了较大的提高,利用该复合材料进行3D打印, 成品具有表面光洁、尺寸稳定等优点 。
PCL是一种具有形状记忆特性的生物可降解聚酯, 具有较低的熔点(约60℃)和极好的生物相容性。因此,PCL可作为节能3D打印的良好耗材, 其打印产品广泛用于医学领域,尤其是体内器官修复和心脏支架 。不过,PCL机械 强度甚至不如PLA,因此,往往需要对其进行改性。李志波等选用无机组分对3D打印用PCL进行改性处理,使PCL改 性材料获得了较好的抗冲击强度及耐蠕变性能。PETG是一种新型的生物基塑料,与PLA或PCL相比,此材料具有相对较高的韧性和抗冲击强度, 同时仍然保持低的收缩率,以及无毒环保的特性,适合于强度要求较高的打 印零件 。PETG也可以与PC等工程塑料共混, 获得具有较高耐热性、机械强度和良好打印性能的新型高分子合金 打印材料。
1.2 热塑性高分子打印工艺
熔融沉积成型(FDM)为热塑性高分子材料的主要3D打印手段,其使用的是丝状的高分子打印材料。如果将热塑性高分子制备为粉状,则也可以使用选择性激光烧结(SLS)的手段。 熔融沉积成型(FDM)是1988年由美国Scott Crump发明,并以此成立了Stratasy s公司。其原理为采用热塑性聚合物,并将其制备成为丝状耗材,材料利用步进电机挤出到喷头内,以一定温度加热被熔化,同时喷头沿着打印件的截面轮廓和填充轨迹运动,并将熔化的耗材挤出,耗材凝固并以逐层堆积方式成型(见图1 )。
FDM工艺设备价格低廉, 操作技术门槛很低,打印材料价格便宜且容易制备,技术改进升级难度相对较小。因此,FDM工艺广泛应用于低端入门级3D打印设备,是3D打印普及化和大众化的主要推动力。从打印产品的质量而言,FDM工艺最大的优势在于良好的尺寸和存储稳定性, 由于采用了如ABS、PLA这样的常用热塑性高分子作为耗材,当打印产品降到室温以后,其对环境中的光照、湿度、曝晒均表现出较好的稳定性,且能够长期稳定存储。然而,相比其他成型方式(尤其是立体平板印刷或者材料喷射成型),其表面的精度相对较差,常产生明显的“层效应”:即使用小的线材宽度和很薄的层厚(0.1mm),在成品的顶端、底面和侧面仍能够看出经过挤压喷嘴的等高线轮廓与建构层厚。更不利的是,如果采用支撑材料,剥除支撑材料往往对产品本体造成相当的伤害,形成明显的如抽丝、凹坑、突起等缺陷。而与之相对的,立体平板印刷工艺(SLA) 的支撑层通常能通过加热和溶剂轻松移除。
此外,支撑材料剥除后难以回收利用, 造成耗材的浪费。基于FDM工艺在3D打印市场的突出地位,有许多措施被开发出来以提升此类打印模型的表面精度,例如在打印设置方面,对于要求较高完工精度的表面设置以垂直方向成型,而将较不重要的表面以水平方向成型。对打印件的二次加工也是改善表面精度的重要方法,不过通常FDM用的打印耗材固化后硬度较大,单纯的机械打磨效果较差,而利用溶剂抛光则可能得到理想的表面光滑度,并获得更好的产品 细节表现。选择性激光烧结(SLS)是金属、陶瓷等材料3D打印所运用的主要技术,但也可以用于热塑性的聚合物粉末。成型步骤为:首先令仪器送料筒上升,移动铺粉滚筒,在工作平台上铺一层粉末材料,然后由激光器发出激光束,在计算机控制下按照截面轮廓对部分选定区域的粉末进行烧结,将有粘结剂的粉末熔化形成一体化的打印层。当第一层烧结完成后,工作台将下降一截面层的高度,同时铺粉滚筒在已有的打印层上铺下一层粉末,进行下一层烧结,如此循环,形成三维的打印产品(见图2 )。
SLS与FDM比较,SLS工艺加工需要升温和冷却,成型时间较长,打印出的产品表面常出现疏松多孔的状态,且有内应力,容易变形,就纯高分子打印而言不如FDM常用。但是,从理论而言,任何加热后能够形成原子间粘结的粉末材料都可以作为SLS的成型材料,因此,SLS非常适合于以高分子聚合物为基,复合陶瓷、玻璃、纤维、金属等粉末的复合材料打印制品的成型,从而大幅度地扩展了3D打印技术的应用范围。
2 光敏树脂及其主要打印工艺
2.13D打印用光敏树脂
光敏树脂是一种在原料状态下为稳定液态的打印材料,这些树脂通常包括聚合物单体、预聚体和紫外光引发剂等组分,在打印过程中,紫外激光的照射能令其瞬间固化。因此,这类打印耗材有很好的表干性能,成型后表面平滑光洁,产品分辨率高, 细节展示出色,质量甚至超过注塑产品。这些突出的优势令光敏树脂成为高端、艺术类3D打印制品的首 选材料 。然而,目前的光敏树脂成本依旧偏高,且机械 强度、耐热和耐候性大多低于FDM用的工程塑料耗材,在一定程度影响了材料的应用范围。当前已经报道的3D打印用 光敏树脂种类繁多,研发也较为活跃,但能够进入实用 商业化的较为有限,主要种类有环氧丙烯酸酯类、不饱和聚酯、聚氨酯丙烯酸酯等,这些树脂均有各自不同的优势和不足,其中,环氧丙烯酸酯具有固化后硬度高、体积收缩率小、化学稳定性好等优点,但黏度偏大,不利于成型加工;而不饱和聚酯粘度适宜且容易成型,但固化后硬度和强度较差,容易收缩;聚氨酯丙烯酸酯具有较好的韧性、耐磨性和光学性能,但其聚合活性和色度控制较为困难。因此,商业化的光敏树脂往往为多种光敏聚合物的组合,以达到取长补短的效果。例如,黄笔武等采用脂环族缩水甘油酯、双酚A型环氧树脂、环氧丙烯酸酯、脂环族环氧树脂、1,4-环己基二甲醇二乙烯基醚、聚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二丙烯酸酯与适当引发剂共混,制备了黏度适中,光敏性较好,固化物体积收缩率小, 且具有较好力学性能和热性能的新型光敏树脂 。
盘点—9种适用于桌面级3D打印的光敏树脂
与需要制备成线材或粉材的工程塑料或生物塑料相比,液态的光敏树脂在设计和制备上有较大的灵活性,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共混、掺杂或分子裁剪,从而大幅提升打印材料的性能或获得具有特殊性能的3D打印材料。杨桂生等以尼龙微球改性光敏树脂,获得了成型速度快、力学强度高、尺 寸稳定性好的3D打印材料。江阳等将丙烯酸通过环氧化、双乙烯酮酯化等步骤合成得到除醛功能分子,并以此分 子合成一种可清除甲醛的3D打印光敏树脂 。
2.2 光敏树脂打印主要工艺
适合于液态光敏树脂的打印工艺主要有立体平板印刷(SLA)和聚合物喷射(Poly Jet)等。立体平板印刷(SLA)也称光固化快速成型、立体光刻,是最早实用化的3D打印工艺,于1986年由Charles Hull首先推行,并以此技术建立世界上第一家3D打印设备制造商3DSy stems公司,被誉为3D打印技术发展的里程碑 。该工艺使用液态的光敏树脂为打印耗材, 原理为采用激光束逐点扫描液态光敏树脂使之固化。具体步骤为:
1.首先利用程序对数字模型进行切片处理,设计扫描路径,从而精确控制激光扫描器和升降台的运动;
2.而后,利用激光光束通过数控装置控制的扫描器,按设计的扫描路径照射到液态光敏树脂表面,令液态光敏树脂的特定区域固化,从而形成模型的一层截面;
3.随后控制升降台下降微小的距离,让固化层上覆盖一层新的液态树脂,并同时进行第二层扫描,此时,第二固化层将牢固地粘结在前一固化层上,以此步骤反复进行,从底部逐层生成物体(见图3 )。作为最早出现的快速成型制造工艺,SLA经过了长期的商业化检验,在工艺本身和材料开发上都具有较高的成熟度。其原材料的利用率将近100%,尺寸精度很高,表面质量优良,可以制作结构十分复杂的模型,是目前高端3D打印设 备与工艺品3D打印的主流技术。然而该工艺也存在一定的缺点,如设备造价高昂,使用和维护成本过高;打印材料必须具有光敏特性,价格昂贵,实用化种类有限,制备工艺较为复杂;且这些光敏聚合物成型后,强度、耐热性和对光照射的抵 抗力普遍较差,难以长时间保存。
聚合物喷射(PolyJet)也是以光敏树脂为打印材料的打印工艺,成型原理与FDM有点类似,不过喷头喷出的不是热塑性的丝状耗材,而是液态的光敏高分子,同时需要一个UV紫外灯作为固化源。一般地,当光敏聚合材料被喷射到工作台上后,UV紫外灯将沿着喷头工作的方向发射出紫外光对光敏聚合物进行固化。当完成一层的喷射打印和固化后,设备内置的工作台会精准地下降一个成型层厚,喷头继续喷射光敏聚合材料进行下一层的打印和固化,如此循环直到打印完成(见图4)。如果需要支撑材料,产品成型的过程中可以使用两种不同类型的光敏树脂,一种是用来生成实际模型的材料,另一种是胶状水溶性的树脂,用来作为支撑。这种支撑材料可以精确地添加到复杂成型结构模型所需的位置,同时当打印成型过程结束后,只需使用水枪就可以十分容易地把这种支撑材料去除,而最后留下的是拥有整洁光滑表面的 成型产品[。与SLA技术类似,使用PolyJet技术成型的产品精度非常高,且支撑材料容易清除,表面质量优异,可以制备非常复杂的模型,同时与SLA相比, 其设备的成本和操作难度均相对较低,更有利于高质量3D打印产品的普及 。然而,由于需要使用光敏聚合物,PolyJet技术仍然面临和SLA技术类似的问题,如耗材成本较高,产品的力学强度、耐热和耐候性都相对较差等。
3 结语 近年来,3D打印技术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新的高分子打印材料和打印技术层出不穷,然而,高分子的3D打印领域仍然面临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具体表现为:
1)目前的高分子3D打印材料普遍价格高昂,1kg打印材料价格少则近百元,多则数万元,与之相比,传统制造技术所用的原料价格则较为低廉; 2)由于需要与特定的打印工艺配合,这些高分子材料的研发通常倾向于牺牲材料本身的力学性能、热稳定性、耐候性等性质,而尽量确保材料的可加工性,因此打印产品的性能与传统制造技术制备的产品有一定差距; 3)目前对高分子3D打印材料及其打印技术的开发仍处于较为初始且无序的阶段,较少研究深入探索打印材料结构、性质和打印技术的关系,缺乏质量测试程序和方法的开发,同时也很少建立3D打印材料和打印技术相关的规范性标准; 4) 为了使3D打印技术实现更多领域的应用,就需要不断开发出新的可打印材料和打印技术,以满足关键领域的增材制造的需求。
因此,当前对高分子3D打印材料及其打印技术的研发,应当逐渐进入标准化、体系化的轨道,完善已有高分子3D打印材料及其打印技术的标准,同时加大原有材料改性和新材料的研究和产业化,努力提升高分子3D打印材料产品的质量并降低成本。可以相信,由于性能上的诸多优势和较为成熟的研发基础,高分子材料及其打印技术能够在未来的3D打印行业中继续占据主流地位。
部分文章来源:陈硕平,易和平,罗志虹,诸葛祥群,罗 鲲 (桂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