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公司超10亿营收,3D打印百亿规模品类是如何养成的

3D打印动态
2023
04/18
10:05
分享
评论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公众号 智象出海(ID:zxchuhai),作者:谢维平

有“3D打印开源之父”之称的英国人Adrian Bowyer,在2008年对外公布3D打印机设计图纸和控制程序代码时,可能没有想到,日后竟是一群中国人把这个产品普及开来。

在开源之后的好几年,消费级3D打印还是一个小众圈层流行的东西,不时会有一些公司推出零星的产品,主要是一些极客在使用。

再往后,一批深圳的公司改变了这一切。

640.jpeg

2014年,四个85后在深圳的一场展会上相识,他们笃信3D打印未来,一拍即合,一起成立了一家叫创想三维的公司。

第二年,还在当跨境铺货卖家的湖南人欧阳露把儿时玩伴,在新西兰奥克兰大学读博士的欧阳欣叫回国内,一起成立了一家叫纵维立方的企业,它从3D打印机散件销售开始,到组装出售,再到后来自主研发,转型成为聚焦3D打印的品牌。

四五年后,这两家公司将双双达到10亿营收,将一度以为不存在的消费级3D打印市场做到了每年百万台出货量的规模。并引得团队有大疆背景的拓竹科技、安克创新等一大批优秀企业竞相涌入。

这是一群极客和嗅觉敏锐的跨境电商卖家将一个小众品类做成大众品类的故事。

全新品类,疫情期间爆发
2014年,创想三维的四个合伙人陈春、敖丹军、刘辉林、唐京科决定死磕3D打印的时候,估计连他们自己都不知道这个东西有什么市场价值,但他们在一开始就下了开发3D打印整机的目标,开发出公司的第一台3D 打印机CR-i3, 并且给公司确立了一个颇为理想主义的口号,“3D打印产业布道者”。

一位了解当时情况的行内人告诉品牌工厂,虽然创业艰难,也没有应用场景,但幸运的是第一年这家公司活下来了,因为那个时候虽然市场小,但竞争也比较小。

第二年,他们尝试在国内淘宝卖,卖的也不错,但他们是在深圳这样一座外贸之都,所以注定会跟海外市场发生更密切的关联。幸运的也是他们选择了海外,国内消费级3D打印市场直到今天也还停留在萌芽期,品牌工厂接触的上海一家优秀企业,一年营收在几百万徘徊,靠给博物馆、景区供货,还有和盲盒企业联名维持生计。数据显示,到今天创想三维80%的产品都销往海外。

2015年,他们幸运地接到了一个外贸订单,由此开始了通过跨境电商开拓海外3D打印市场的道路。

2016年,刘辉林和团队开发了一款叫做CR-10的产品,没想到在欧美一炮而红,深受当地3D打印极客们喜爱。这款产品相比于当时动辄数千美金的实验性产品不同,只需要500~600美金,而且非常容易使用,散件的设计具备很强的可玩性,用户买回家可以自己组装和改装,很多极客买了以后自发在网上发视频,最终这款产品卖了2万多台,这在当时还是小众市场的3D打印界几乎是一个爆炸性的销量。

这款产品推出之后,市面上竞相模仿,一时间出现了大量价格更低的同类产品,创想三维团队决定推出一款价格更低,尺寸更小的市场“终结者”,这也就是2017年推出的Ender-3,这款产品在短短的几个月内就售出了超过10万台,目前, Ender-3系列累计销量突破300万台,一举奠定了创想三维行业第一梯队的地位。

此时已经到了2018年,按照一位行业老兵的说法,2018年是3D打印行业的酝酿之年,包括智能派等后起之秀也都是在这一年正式入局3D打印行业。

随着行业的发展,在创想三维主导的FDM打印技术之外,纵维立方、智能派等企业发扬了光固化打印技术,同样在市场上获得了一席之地,一时间出海的消费级3D打印市场呈现百家争鸣的局面。

深圳大学增材制造研究所创所所长、能源环境专委会副主任、3D打印协同创新工作组组长劳长石一直在关注消费级3D打印市场,他自己经营着一家叫深圳长朗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的企业,在2018年开始入局3D打印消费市场,营收快速增长。

他告诉品牌工厂,FDM(Fused deposition modeling)是一种常见的3D打印技术,它使用热塑性材料通过一个加热的挤出头挤出成一层一层构建物体的过程。FDM技术的主要优点是成本低、易于使用,缺点是打印品质不如一些光固化技术精细。而光固化技术是利用紫外线光束将液态光敏树脂固化成固态形态的技术。

随着市场教育,使用用户群体的逐渐扩大,经过2019沉淀之年,2020年,欧美出现疫情,3D打印行业迎来大爆发,这一年创想三维3月至4月的海外销量同比翻了6倍,前5个月就完成了2019年50万台的销量,年出货量突破100万台,创造了历史新纪录。而纵维立方在这一年营收也超过了8亿。

刘辉林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分析说,2020年以来3D打印机的销量大幅增长,一方面是受疫情影响,人们绝大部分居家生活办公,3D打印成为人们创作、消遣的方式;另一方面,工程师、设计师打样的需求在疫情期间更难被快速满足,而3D打印却能提供便利,各类群体对3D打印机的接受程度大大提高。

品牌之路
“这是我的第三台Anycubic打印机,也是我第二台FDM技术的打印机,我接下来还会买这个品牌的产品!”这是今年三月,美国人Javier Espada在纵维立方独立站上买了一台189美金的打印机后,留下的评论。兴奋的他还忍不住留下了他打印的成果图片。

640-1.jpeg

消费级3D打印因为消费人群独特的属性,这个品类的客群以欧美国家理工科背景的男性为主,年龄段在18岁到45岁之间,他们可能来自建筑、工业、游戏、手办等各个领域,但共同特点都是动手能力和意愿强烈。这个人群高度集中又有超高的粘性和互动意愿,所以很适合社区运营,天然适合独立站。但有意思的是,这个品类是跟随着深圳跨境电商的发展脉络成长起来的,很多品牌最初并没有自己的独立站,连创想三维这样的头部玩家也都是在2022年才正式由自己运营独立站。

在创想三维、纵维立方们还很小的时候,他们都专注在产品上,把卖货这件事情交给了深圳的跨境电商大卖们,一位行业老兵回忆,其中已经破产的环球易购在3D打印早期阶段的功劳最大,“在2017年环球易购如日中天时,它几乎占据了珠三角地区的3D打印出货量的将近 1/ 4,每个厂家都以能够作为环球易购的核心供应商为荣。”

在环球易购出问题之后,3D打印品牌们又和通拓、赛维、棒谷等大卖合作,直到现在,大卖依然是3D打印品牌销售的重要渠道。亚马逊平台依然是这些3D打印品牌的重要阵地,数据显示,亚马逊2022年为纵维立方贡献了5亿营收,年销3D打印机十几万台。

直到2021年亚马逊封禁了大量大卖,大受震动的品牌们才开始重视起独立站。目前在服务创想三维的店匠相关负责人告诉品牌工厂,在2022年之前,创想三维的营收主要来自大卖、亚马逊、海外线上线下经销商等等渠道。2022年开始重视独立站渠道后,品牌势能得到迅速发展,独立站很快营收破亿,成为重要阵地。

作为一个非常注重用户体验的品类,3D打印行业的品牌建设非常重要,虽然独立站建设比较晚,但头部企业的品牌建设从很早就开始了,而且非常立体。

创想三维品牌市场总监韩宗波告诉品牌工厂,“2018年之前,公司主要是产品驱动的,生存第一,在2018 年下半年,开始了品牌升级布局,不但花重金升级了品牌视觉,而且把‘3D打印产业布道者’真正升级为公司使命去落实。”

就像诸多知名科技公司一样,创想三维在2019年4月9日周年庆开了第一场发布会,邀请全球各地的供应商、爱好者、行业媒体共聚一堂,发布新品的同时,也对外传递公司对3D打印行业的想法和思考,到2023年已经连续举办了5年。

今天强调很多的线下渠道,创想三维早在2018年就开始重视布局,他们开始慢慢培养海外本土代理,这些代理可能是一些消费电子的线下集合店,跟当地消费者交流密切。为了更好地深入本土,创想三维在2020年开始在海外设立分公司,并招聘本土员工,目前在美国和欧洲有超过20多位员工。

有行业的服务商告诉品牌工厂,3D打印行业很多企业都是工厂出身,前期为了追求销量,主要的支持力度都是向渠道倾斜,造成价格体系比较混乱,内部出现内耗。但要是做品牌必须统一渠道,并做好售后,因为消费者产品出问题最后还是会找品牌。

对于这个问题,创想三维品牌市场总监韩宗波告诉品牌工厂,他们对代理商有明确要求,要做大额代理,必须要投入一定人力去做售后,“服务是公司发展的关键,售后管理团队在我们公司,一直是比较大的。”

小众爱好还是超大市场?
很多投资人告诉品牌工厂,至今对于消费级3D打印的使用场景、未来前景持保留态度,对他们来说,3D打印至今没有像大疆、影石那样开拓出摄影、摄像等实用场景,还停留在“无用”的爱好阶段。

对投资人来说,目前头部企业也不过超10亿营收,整个市场规模可能在60亿美金上下,想象力有限。品牌工厂了解到,相比于2020年爆炸式的增长,消费级3D打印在2021年之后增速明显放缓。

但市场依然不断有新玩家入局。

640-2.jpeg

目前随着知名度的提高,市场份额的提升,行业明显出现了越来越强的马太效应,目前头部企业,分为两个梯队,第一梯队是创想三维和纵维立方,根据南极熊的数据,早在2021年营收就超过了10亿,snapmaker、智能派营收也在几亿之间。

同时一些瞄准差异性在更晚时候入局的卖家,也拥有一席之地,比如2020年才成立的拓竹,创始团队大部分来自大疆,开发的第一款产品X1问世一个月就取得了接近5000万人民币的全球订单,刷新了Kickstarter初创企业首款产品众筹金额的历史纪录。

相对于简单开环控制的传统机型,拓竹科技在X1中搭配了两个视觉相机,微米级精度激光雷达,AI计算核心,以及布满机身的43个各类传感器。通过使用机器人行业最前沿的机器视觉,人工智能,运动控制和云计算技术,配合创新和可靠的机械结构设计,实现了3D打印易用性和可靠性上的提升,同时实现最多16色打印,让3D打印告别了单色时代。

同时还有2022年入局的安克,也推出了一款外型非常简约的产品AnkerMake M5 ,这款产品定价799美金,定位中高端价位,主打卖点是打印速度,过往打印机打印速度较慢,有时复杂的模型要打印一整天,AnkerMake M5打印速度可以达到3D打印机默认最大速度的五倍。

还有Snapmaker,这家企业成立于2016年,近几年开始发力,它通过模块化设计,将3D打印、激光雕刻和CNC雕刻等制造手段汇集到一台桌面级的机器上,推出了模块化三合一3D打印机,在产品思路上非常有创新。

多位从业者对于3D打印的前景乐观,他们表示,这个行业的未来取决于创新的产品和不断的迭代,还有对于消费场景的开拓。“这是一个非常大的市场,但是目前还没有走到那个转折点,用户的使用门槛还没有推平。”一位从业者直言,3D打印跟生活场景的结合,想象空间还没有完全释放。

比如创想三维很早就开始研究3D打印机在鞋子和鞋垫定制领域的应用,并在今年发布会上展示了在这方面的探索。

虽然很多资本持观望态度,但一些头部企业已经获得了一些资本的青睐,纵维立方目前已经完成了两轮融资,投资方包括了高榕资本和IDG,创想三维更是正在酝酿上市,而大疆技术团队创业的拓竹则拿到了IDG的A轮融资。

消费级3D打印赛道的未来还有很多看点。


上一篇:Dimensionics 推出用于3D打印的密度测定技术,助力增材制造的自动化!
下一篇:Dimensionics推出自动化密度测定技术,推动3D打印大规模生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推动3D打印

关注南极熊

通知

联系QQ/微信9:00-16:00

392908259

南极熊3D打印网

致力于推动3D打印产业发展

Copyright © 2024 南极熊 By 3D打印 ( 京ICP备14042416号-1 )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3351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