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速科技」主攻中大尺寸3D打印技术,获千万级Pre-A+轮融资

国内
2024
07/29
14:48
分享
评论
来源:36kr

硬氪获悉,苏州融速智造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融速科技」)于2024年5月完成千万元级Pre-A+轮融资,由浙大控股集团旗下基金领投、老股东九合创投跟投。本轮融资将用于新技术研发及商业化落地等方面。义柏资本担任长期财务顾问。

「融速科技」成立于2020年,主营打印设备、打印服务和软硬件三大业务体系,作为一家金属送丝增材装备和服务提供商,公司致力于为航空航天、船舶重工、石油器械、核电水电、新能源等领域提供优质的智能增材制造解决方案。

金属送丝增材装备基于DED(定向能量沉积)3D打印技术,通过安装在机器人多轴臂上的喷嘴沉积金属丝形式的金属材料,以电弧、激光、电子束或等离子体等聚焦能源用于熔化材料,然后逐层构建零件。

「融速科技」创始人徐方达本科毕业于哈工大机械工程专业,在英国巴斯大学读博期间,他以3D打印控制与监测为研究课题,曾深度参与DED送丝技术的研发,经历了送丝技术从原型机到工业化阶段,具备3D打印在中大尺寸零部件应用的技术能力。

相比于传统制造,3D打印技术在材料利用率、成本、生产周期等方面优势明显。

硬氪了解到,传统制造需要大毛坯,经过切削、打磨等工序,最终经毛胚所生产的零部件应用在飞机上,材料利用率不到3%。

相比之下,3D打印仅需选择合适的金属材料,对毛坯状态的模型修改,并进行切片路径规划,确认相关工艺参数,即可导出打印路径,材料利用率可提升3-5 倍,实现成本大幅下降。

同时,由于精简了前期模型反复设计验证流程,生产速度至少提快1倍。根据相关案例,美国某一零部件采用3D打印技术后,生产周期从2年缩短至2-3个月。

自2007年开始,国内以激光铺粉技术为代表的3D打印技术开始发展,然而,尽管这项技术在构建复杂结构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但其打印速度,尺寸和成本仍然是制约因素,用户对新技术的需求逐步出现。其中,DED送丝技术在航空航天等领域专家的推动下,于2018年步入迅猛发展阶段。

得益于早年间充足的送丝增材技术储备,徐方达成立「融速科技」,以打印中大尺寸零部件为生产目标,专注探索电弧增材和激光送丝增材技术,该技术打印出的结构件可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船舶重工,石油化工,建筑土木等领域。

具体到产品方面,「融速科技」电弧增材设备包含S-T-A-R四个系列:面向全自动化工业生产的超越系列S2,面向数字化研发的科研系列T1,适用于复合快速制造的A系列,全面推动航天科技的未来制造系列R1。

电弧增材流程中,后处理环节占据成本和时间的比例较大。为实现更大幅度的降本,提升制造复杂零部件的能力,「融速科技」基于自研的VEAM多激光同轴送丝增材技术,推出了新一代工业级激光送丝增材平台Robo L1系列,以及科研级Laser One系列,实现更高效率、低成本及批量化制造,以满足不同领域用户的更多需求。

v2_b05bd7f950f34c7985f272bede3498f1@6022551_oswg154437oswg554oswg313_img_000.jpg
核心产品

“在「融速科技」开发激光送丝技术时,国内还没有这样的产品,不仅相关器件都无法购买,并且可以参考的文献较少。在这样的情况下,「融速科技」自研阵列激光器、打印头等核心器件,对激光送丝产品多次迭代,最终成功自研质量稳定,能批量实现出货的产品。”徐方达告诉硬氪。

v2_3499f362f4b6433cb45fffd0d1e25cdf@6022551_oswg221497oswg554oswg312_img_000 (1).jpg
自研核心器件

同时,「融速科技」自研VEAM多激光同轴送丝增材技术,六束高功率激光可独立调节,形成定制的能量场,打印精度较高,表面粗糙度高达5微米,免去了电弧送丝的机械处理程序,处理成本也相应大幅下降。

v2_c2fa0a873cb54194970914fd3e18ce2c@6022551_oswg267484oswg554oswg312_img_000.jpg
六束高功率激光

目前,「融速科技」存在设备销售和打印服务两种模式,其中在激光送丝设备的出货规模上,激光送丝比重将有望超过50%,未来,激光送丝比重将进一步提升。

3D打印当前主要应用于高利润率和小批量制造的特种领域,之后随着传统行业接受度逐步提高,相关市场规模有望增长迅速。

考虑到3D打印工艺需要一定的熟悉度,「融速科技」一般会在售卖设备的基础上,额外提供打印服务。

v2_47659bc4a1034a718661d1750868ab76@6022551_oswg90884oswg554oswg312_img_000.jpg
打印服务

与此同时,「融速科技」还推出了全自研软件管理系统,其功能包括打印路径规划和工艺监测,有利于复杂零部件的标准化生产,可以对打印温度、精度等性能进行实时监控。

目前「融速科技」已支持多达24余种金属材料打印。未来,「融速科技」将实现更多金属材料的打印,并提高3D打印工艺、生产效率以及实现设备降本。

团队方面,「融速科技」核心团队均来自于国内外知名高校和前沿科技公司,拥有丰富的增材设备、材料、工艺、软件开发经验,相关技术人员占比50%以上。




上一篇:华中科技大学张连斌团队:超分子3D打印,一步生成可修复和可回收的3D结构彩色物体
下一篇:Vast将成立Haven-1太空联合实验室,用于开展微重力3D打印相关实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推动3D打印

关注南极熊

通知

联系QQ/微信9:00-16:00

392908259

南极熊3D打印网

致力于推动3D打印产业发展

Copyright © 2024 南极熊 By 3D打印 ( 京ICP备14042416号-1 )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3351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