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EFL生物3D打印与生物制造
生物打印在组织工程、再生医学等领域极具应用潜力,但传统的逐层打印方式存在打印速度慢、表面质量差等问题,限制了其在生物制造领域的发展。此外,常用的光固化技术中,紫外线光源会损害细胞,不利于生物打印及后续的生物医学应用。
广州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谢茂彬教授团队在《Biofabrication》期刊发表综述“Advances in Volumetric Bioprinting”,该篇综述对体积生物打印(VBP)技术进行了全面探讨。文章介绍了VBP的打印原理和硬件设计,详细阐述了基于VBP的生物墨水的研究进展,包括多种生物墨水的配方及特性。同时,文中还展示了VBP在生物打印、多材料和多细胞打印、个性化药片制备以及玻璃制造等多个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成果。通过这些研究,为解决传统生物打印技术的痛点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推动了生物打印技术在生物医学领域的进一步发展。
1.生物打印的分类
分别介绍了喷墨式生打印技术,挤出式生物打印技术,光固化式生物打印技术和体积生物打印技术的成型特点。传统3D打印技术的逐层打印方式速度慢、表面质量差,且常用的紫外线光源会损害细胞。VBP技术应运而生,它能在数十秒内创建复杂的厘米级构建体,具有快速制造、非接触式打印和高细胞存活率等优势,在组织工程、再生医学等领域前景广阔。
图1. 根据打印维度将3D打印技术分类
2. 体积生物打印的硬件设计和算法
CAL系统:受CT图像重建过程启发,通过DLP从不同角度向旋转的树脂容器投射2D图像,使光敏树脂在设计位置固化。该系统可在30 - 300秒内制造厘米级构建体,打印过程包括导入模型文件、算法计算、图像优化和投影打印等步骤。
高分辨率体积制造系统:在CAL系统基础上增加反馈系统,通过相机记录打印过程并调整后续打印参数,可提高打印分辨率,能实现80µm的正特征和500µm的负特征精度。
双色光聚合系统:如Xolography,使用两种不同波长的光束固化目标光树脂,具有比CAL更高的打印分辨率和体积生成速率。
图2. 体积打印技术的发展历程
图3. CAL体积生物打印装置示意图和三维结构的切片分析
图4. 通过集成反馈系统提高体积生物打印的分辨率
3. 体积式打印的光交联剂和生物墨水
VBP的发展依赖于合适的生物墨水。文中介绍了多种生物墨水,如丝素蛋白(SS和SF)与Ru/SPS组合的生物墨水,可打印复杂结构且具有独特性能;Gel - NB与PEG4SH混合的生物墨水,具备较好的细胞相容性;还有工程聚合物树脂、双光子光引发剂(DCPI)以及用于陶瓷打印的墨水等,各自满足不同的打印需求。
图5. 常见的光引发剂
图6. 部分体积打印墨水合成示意图
4. 体积生物打印的生物医学应用
生物打印:多个研究团队利用VBP技术打印出多种组织模型,如人体耳廓、半月板、骨组织等,且细胞存活率高。还能打印器官类结构,为生物工厂的发展提供了可能。
图7. 体积生物打印的生物医学应用
多材料和多细胞打印:通过与其他3D打印技术结合,VBP在制造多材料和多细胞的异质组织结构方面取得进展,如构建多细胞血管模型和局部高密度细胞结构。
图8. 体积生物打印的多材料和多细胞应用
个性化药片制备:研究人员使用体积打印机在短时间内制备出含药物的个性化药片,展现了VBP在制药领域的优势。
图9. 体积打印技术制造药片
玻璃制造:VBP可用于制造二氧化硅玻璃和硅氧碳陶瓷,提高了制造效率和模型优化速度。
图10. 体积生物打印装置制备硅玻璃和碳化硅陶瓷
5. VBP的展望
通过硬件和软件的改进,打印分辨率和保真度将得以提升;开发新型生物墨水,可拓展其生物医学应用范围;多材料和多细胞 VBP 的发展,将实现更复杂组织和器官模型的构建;原位 VBP 也可能成为新的研究热点。此外,人工智能辅助打印技术将优化打印参数,补偿细胞散射效应,推动 VBP 在医疗设备制造等领域的广泛应用,为生物医学发展带来更多可能。
文章来源:
https://doi.org/10.1088/1758-5090/ad097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