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精度新型3D打印钨合金穿甲弹,穿透力提升15%,塑造穿甲“新动能”

国内
2025
07/07
11:19
分享
评论
本帖最后由 冰墩熊 于 2025-7-7 11:23 编辑

南极熊导读:随着3D打印技术的快速发展,这项技术在国防制造领域的潜力正不断被挖掘。目前已有军工行业开始关注3D打印技术是否能为钨合金穿甲弹带来革命性的变革。从技术角度看,3D打印不仅能优化弹芯结构、提升穿甲性能,还能降低重量、增强定制化能力。然而,工艺成熟度和材料成本等问题也带来了新的挑战。

微信图片编辑_20250707111208.jpg

2025年3月25日,南极熊获悉,在今年上半年的MILAM2025展会期间,美国材料和制造技术开发商HAMR Industrie和Freemelt联手展示了它们在钨增材制造领域取得的最新进展,亮点之一是利用Freemelt One电子束粉末床熔合(EB-PBF)系统直接制造的高精度钨合金穿甲弹。

微信图片编辑_20250707111028.jpg
△这些3D打印钨合金穿甲弹是在位于Neighborhood 91园区的 Freemelt One EB-PBF系统制造出来的

3D打印为穿甲带来新思路

穿甲弹是坦克和其它装甲战斗车辆的主要弹药类型,依靠弹丸的强大动能穿透目标,因此被视为地面装甲车辆的“克星”。钨因极高的熔点、密度和高温硬度,成为制造穿甲弹的理想材料之一。目前,钨合金穿甲弹凭借高密度和卓越的穿甲能力被广泛采用,弹芯多由纯钨或钨合金制成。

然而,钨的优异性能也带来了制造难题。高熔点和脆性使传统加工工艺难以高效生产,且温度变化易导致脆性断裂,造成制造门槛高、成本昂贵。随着3D打印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电子束粉末床熔融技术的应用,为钨以及合金的高效、精密加工提供了新思路。

EB-PBF技术在真空环境下,以高能电子束为热源,将金属粉末逐层熔化成型。与传统激光束粉末床熔合(LB-PBF)工艺相比,电子束粉末床熔合可在1000°C以上高温下运行,显著降低裂纹风险,实现高致密度、无裂纹的钨部件制造。这两家3D打印公司通过持续优化eMelt系统和Pixelmelt®点熔化软件,进一步提升了钨合金穿甲弹生产效率和部件质量。

微信图片编辑_20250707111250.jpg
△Freemelt One EB-PBF增材制造系统

EB-PBF创新与钨增材制造优化

钨作为Freemelt材料产品线的核心,与钛和铜共同构成了公司关键材料组合。同时,得益于电子束粉末床熔合技术,这家公司能够加工出高密度、无裂纹的纯钨微结构。区别于早期主要采用的线性熔化策略,公司现正探索基于Pixelmelt®专有软件的点熔化方法,以提升光束功率利用率和生产效率。此外,Freemelt自研的电子束源采用激光加热阴极的二极管结构,可在0–6 kW范围内保持稳定束斑质量,突破了传统系统在高功率下束斑质量下降的技术瓶颈。

采用这种3D打印技术制造的钨合金穿甲弹,不仅重量较传统钨合金穿甲弹降低15%,而且弹芯的质量分布得到优化,可降低飞行阻力。测试表明,这种3D打印钨合金穿甲弹在2000米/秒的初速下,穿透均质钢装甲的厚度比传统穿甲弹提升15%,且弹芯残骸的完整率提高近3成。

微信图片编辑_20250707111035.jpg
△采用电子束粉末床熔融3D打印的钨合金穿甲弹

3D打印穿甲性能更突出

现代战场上,主战坦克的复合装甲、反应装甲及主动防御系统给穿甲弹作战增加了难度。在高速冲击场景下,穿甲弹需要在极短的时间内集中动能,突破多层防护并保持结构完整,因此,3D打印钨合金穿甲弹的性能优势在此场景下表现得尤为突出。

●杀伤力提升:钨合金具备比钢高三倍的密度特性,这使得相同体积下,钨合金弹头具有更重的质量和更高的动能。3D打印技术的应用进一步增强了钨合金穿甲弹的性能,通过改进弹芯的内部构造,硬度提高了约30%,并且具备更出色的抗断裂能力。这样的设计确保了在高速撞击时,弹头能够保持稳定,有效穿透多层装甲。实际靶场测试表明,在相同的射击条件下,3D打印制造的钨合金穿甲弹在2000米距离内击穿650毫米厚的均质钢装甲后,飞行速度较传统穿甲弹快约10%。此外,穿透后的弹片分布更集中,对目标的二次破坏效果更为显著。

●抗高温与抗变形:在高速撞击的极端环境下,穿甲弹的头部温度可飙升至数千度,足以熔化多数金属。测试表明,在高速撞击条件下,3D打印的钨合金穿甲弹头部变形量能够控制在1毫米以内,而传统钨合金穿甲弹的变形量通常在3到5毫米之间。较小的变形量意味着更高的穿透稳定性,使得3D打印钨合金穿甲弹能够更有效地连续穿透三层间隔装甲,满足复杂战场条件下的战术需求。

●侵彻性更强:现代复合装甲通常采用“软—硬—软”多层结构,传统的钨合金穿甲弹易在中间层被“卡死”。然而,3D打印技术的钨合金穿甲弹通过自身独特的弹头前端“自锐”特性,在遭遇目标时能够去除钝化边缘,维持尖锐的尖端形态,从而有效避免在复合装甲的中间软层中发生“卡死”现象。此外,3D打印穿甲弹体内的空腔结构有助于分散冲击波,防止能量过分集中,这有助于减少弹体在穿透过程中的断裂风险。这样的设计提升了穿甲弹对复合装甲的穿透力,并且降低了“跳弹”的概率。

总的来说,随着3D打印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完善,以及创新材料和工艺的持续涌现,钨合金3D打印穿甲弹预计不久将从实验室转移到实战环境中,成为突破敌方装甲的利器。此外,3D打印技术预期将在航天器制造、军事后勤支持等众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显著推动智能化军事装备的生产。




上一篇:DED金属3D打印重磅新品,融速科技超集成独立多激光送丝增材系统L1 Lit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推动3D打印

关注南极熊

通知

联系QQ/微信9:00-16:00

392908259

南极熊3D打印网

致力于推动3D打印产业发展

Copyright © 2024 南极熊 By 3D打印 ( 京ICP备14042416号-1 )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3351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