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小软熊 于 2017-1-10 16:41 编辑
特朗普夸下海口,要让美国在他的治理下变得“更伟大”,重振制造业是他的一个重要抓手。中国企业会不会真的被美国吸走?南极熊在之前做过一期报道,美国大选“川普”获胜,会对3d打印产生怎样的影响?
表面看,特朗普是要让“美国制造”重新攻占美国和全球市场,但实际上,这些豪言壮语更多还是针对美国的就业问题讲的。有些美国人习惯从“零和游戏”的视角出发,将美国的就业问题同中国直接挂钩,认为中美贸易额变大了,中国人的饭碗多,美国人的饭碗就会相应减少。在这些人看来,美国的就业问题,转变成了怎样让中国人的饭碗重新变成美国人的饭碗。
真正的问题是,美国人能不能拿走中国人的饭碗,拿走了能不能端得住?微型钢铁厂技术令美国钢铁厂在50年内减少了75%的雇员,同时产量维持不变。
规律使然
资本往低成本、高收益的地方走,这是基本规律,也是导致多年来美国无法重振传统制造业的主要问题。哪里有更多的利润,哪里的劳动力价格水平更低,资本就会向哪里转移,无论谁入主白宫,这个规律是改变不了的。美国企业此前出现的外包潮从根本上讲,就是资本本性使然。
对于美国资本来讲,未来最能获利的领域在哪里?从目前形势看,答案很有可能还是金融业。即使有2008年金融泡沫的破裂,美国眼下最能吸钱的仍然是金融,是钱还在继续大量地生钱。《金融时报》不久前评论指出,华尔街的狼性正在回归。谁都明白,这么下去还会出泡沫,但资本游戏不是向来逃不出这个循环吗?据统计,目前美国金融机构资本只有15%左右投资于企业融资。
根据美国商务部统计,2011年金融业产出占美国GDP总量的8.4%,而在上世纪50年代,还不到3%,此外美国金融类公司的利润占所有企业所获利润的30%以上。
事实上,特朗普自己做生意,也是遵循上述规律。他的财富积累主要是靠钱生钱,他的建筑工程主要是靠进口更便宜的中国产品。美国《商业周刊》最近报道,参加竞选前,特朗普经手的最后三个工程项目中,至少有两个从中国进口了钢材和铝材。其在芝加哥的一个项目从中国购买了大量节能型玻璃墙。仅此一项,按照美国市场价格估计,特朗普就让美国公司失去了一笔超过3.5亿美元的订单。
特朗普阵营竞选所用的部分杯子和T恤产自中国和洪都拉斯。
特朗普以“生意人总统”自居,再加上其经济团队有这么多人是做生意出身,他们不会不明白这些年美国究竟是在靠什么赚钱。他们也明白,正是这种赚钱方式,导致了美国式的“去工业化”,同时也导致了美国的贫富差距不断加大。
奥巴马又何尝不想重振美国。美国搞TPP的目的之一就是要提升美国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或者说是想把失去的地位重新找回来。美国是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这是美国试图重组全球制造业链条的本钱。但是,美国一些学者和研究机构算了账,发现最终美国制造业非但不能借TPP重回产业链,反而只会进一步将国内市场让给别国制造业,而且进入美国的外国企业还可以获得状告美国政府的权利。据世界银行一份预测报告,到2030年,TPP协定将把日本GDP推高2.7%,而美国的GDP只能被拉高0.4%。
所谓重振基础制造业,多多少少有些反经济规律。世界上有很多国家的经济结构都是从基础制造业逐步升级到服务业、高技术行业,而从服务业和高技术行业再转型到基础制造业,好像都还停留在口号阶段。
即使机器人(21.800,0.34,1.58%)应用也无法彻底扭转趋势。机器人的大量运用可以让部分制造业留在或者回归美国,但不可能持久。再从就业的角度看,机器人的使用更是只会减少工作岗位,而不会增加美国就业。《纽约时报》报道写道:特朗普告诉从事制造业的工人们,通过严格限制贸易、离岸外包与移民,他会为他们带回工作,但经济学家说,更大的威胁来自另一件事——自动化。
《纽约时报》报道截屏
2000年初我到美国工作,买过一些10美元三双的白袜。袜子织得很厚实。看看标签,上面居然写着“美国制造”。这么便宜的“小件”美国也生产?后来,我在《华尔街日报》上读到一篇文章,原来那时美国市场上的袜子几乎90%都是美国制造。美国人每年要花费50亿美元买袜子,数额不算少。美国是怎么做到把袜子工厂留在国内的呢?
原来美国的制袜厂较早实现了自动化生产。但是,这一优势同样没保持多久。这不仅是因为中国人工成本低,也因为中国很快就能制造类似的机器,并拥有了能熟练操作机器的技工。三年后我从美国回国,10美元已能买6双袜子,美国的袜子制造已被中国替代。
当然,上述种种并非意味着美国在制造业的发展上就真的难以有所作为。虽然就业的大幅增加很难,但美国仍然保持着金融、创新和市场优势。如果政策对路,比如继续加大对高端制造业的投入,美国势必会进一步巩固其在军事工业、医疗技术、信息技术和航空航天等高科技领域对全球制造业发展方向的引导力。
亚洲优势
今天,谈论制造业振兴,在很多国家已经成为一种政治时髦,但也只是一种政治时髦。通常人们更容易关注的是一些抽象数据,诸如税收、投资和劳动力价格之类。这些因素自然很重要,但发展制造业,不是光有这些就够了。勤劳、守纪与执着精神,同样不可或缺,甚至更重要。这绝不是政治人物几句豪言壮语就能实现的。
任何一位走进美国社区的中国人,即使只停留一两天,都会明白,美国重振昔日制造业,根本就是一个永远不可能实现的梦想。依据中国人对自身制造业崛起三十多年的切身体会,看看那些在商场里购物、在街头闲逛、在公园里休闲的各种肤色美国人的神态,尤其是那些二三十岁的年轻人,你根本无法将他们和成千上万坐在流水线旁的蓝领联系在一起。让美国人重回流水线,像中国、越南、柬埔寨等国的蓝领那样工作,已不再可能。在今天的美国,已经无法找来愿意干蓝领活且有一定技能的年轻工人。
美国制造业面临着严重的劳动力供给不足问题。
制造业的发展有很多要素,但归根结底是要人去做。一个国家的工业化与去工业化与发展模式相关,也与这个国家或民族的文化传统相关。中国制造业的生产链可能会因为劳动力价格上升而出现一定转移,但大多数不会转移到美国,而是转移到印度、越南、缅甸、柬埔寨等国。
2000年以来,美国制造业就业人数总体呈下降趋势。
为什么会是这些国家?因为这些国家的年轻劳动力仍然愿意从事基础的蓝领工作。这个道理同样可以解释为什么一些发展中国家制造业总是不能真正发展起来。比如,在我曾经工作过的巴西,即使厂商提高工资,恐怕也找不到太多愿意或适合做基础制造业的人。富士康当年不是夸下海口,要把巴西变成其重要加工中心吗?可厂子开了没两年,就被不断的罢工给折腾得没了声息。
目前,无论从生产体系看,还是从链条完整程度看,亚洲制造业在全球都居于领先地位。这与中国制造业的全面发展密切相关,也与亚洲一些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传统相关。对于中国经济下一步转型发展而言,这也是巨大机遇所在。着眼未来,中国除了需要通过金融、税收等手段,留住一些骨干企业,也要在巩固和完善亚洲的生产链方面多下些功夫。目前,中国一些企业已经开始将生产线转往亚洲其他国家,比如华为将在印度建造手机生产线。
引领亚洲生产链发展,中国至少可以在三个方面有所作为:一是继续做大、做强中国消费市场,通过强大消费需求来推动乃至支撑亚洲生产链的完善;二是利用中国已经构建起来的完备制造业体系,通过研发创新,不断突破,更多占据制造业高端链条,并继续保持在设备制造领域的优势;三是通过资本、技术和贸易等方式的运作,在低端制造业向外转移之时,引导和调整亚洲制造业整体布局。
逐步完善亚洲生产链符合亚洲新兴市场经济体的发展需求,也是未来“一带一路”能走得更稳健的关键所在。一个在生产上编织成网络、联结成链条的亚洲,也一定会为21世纪亚
来源:煤炭商务网
延伸阅读:
美国大选“川普”获胜,会对3d打印产生怎样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