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复杂构件电弧-激光微铸锻铣磨复合制造工艺与装备”通过考核

3D打印产业政策
2020
12/30
20:59
分享
评论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04专项)通过综合绩效评价
破解高端装备制造“卡脖”难题迎来新突破

南极熊获悉,2020年12月29日,由武汉天昱智能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昱智造”)完成的国家科技重大专项(04专项)“复杂构件电弧-激光微铸锻铣磨复合制造工艺与装备”在武汉通过综合绩效评价。会议由国家工信部产业促进中心马伟佳主持,课题评价专家组组长由北京北一机床股份有限公司原总工程师刘宇凌担任,成员由国内业界知名技术、财务、档案专家组成,省工信厅装备处,区企业服务局,中钢集团、华中科技大学、公司领导及项目组相关人员参加会议。省工信厅装备处调研员张晓风、中钢国际董事、总经理王建、华中科技大学副校长解孝林分别致词。
综合绩效评价现场2.JPG
△综合绩效评价会议现场

专家组长刘宇凌.jpg
△专家组组长刘宇凌专家
中钢国际董事、总经理王建致辞.JPG
△中钢国际董事、总经理王建致辞
华中科技大学校长谢孝林致辞.JPG
△华中科技大学副校长解孝林致辞

该项目以张海鸥团队历经二十年研发完成的“铸锻铣一体化金属3D打印技术”为核心,中钢国际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建立的武汉天昱智能制造有限公司作为该技术的产业转化单位,牵头此次专项。
综合绩效评价现场1.jpg
△综合绩效评价会议现场

针对航空发动机等“国之重器”的大型关键复杂构件的制造难度大、合格率低、成本高等技术难题,天昱智造联合武汉重型集团有限公司、华中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武汉华中数控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航发南方工业有限公司、中国航发商用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等六家国内知名院校企业,首创微铸锻铣磨合一金属3D打印关键技术,研制世界首台最大锻件微铸锻铣同步超短流程制造装备,开创功能复合单机制造大型复杂锻件的新模式;突破传统锻件均匀性与增材制造疲劳性能难题,首创大型锻件均匀超细等轴晶无模制造方法;开发智能化集成国产数控设备和国产控制系统,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解决“卡脖子”难题,实现产业化应用验证,形成智能制造应用示范。
典型装备成果1: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1.jpg 典型装备成果2: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2.jpg
△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

“铸锻铣一体化金属3D打印”技术将成破解中国高端装备制造“卡脖”难题关键

数控机床和基础制造装备是装备制造业的“工作母机”,是打造高端制造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由于高档数控装备关系到基础制造产业安全与国家战略安全,即使在全球一体化的今天,欧美等西方国家和日本仍对中国实行关键设备出口限制和监督使用,并且越发严格,以限制中国高端装备与国防技术的发展。

2007年,国家启动实施十六个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科技重大专项为十六个重大专项之一(简称04专项)。2019年2月,自“复杂构件电弧-激光微铸锻铣磨复合制造工艺与装备”项目申报以来,在国家工信部数控专项办、省工信厅、省科技厅的大力支持下,张海鸥团队开创性地采用微铸、微锻、铣、磨在一台数控机床上原位集成,促进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不受制于人的国产数控复合制造装备和数控系统的产业化发展,解决了航空发动机领域异形复杂零部件在高温、重载、无冷切条件下的低成本、高效率和高精度的制造。
课题负责人王桂兰教授做课题情况汇报.JPG
△课题负责人王桂兰教授做课题情况汇报

现场检查1.JPG 现场检查2.JPG
△专家组现场检查

2020年8月28日,商务部、科技部调整发布《中国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术目录》。“铸锻铣一体化金属3D打印”技术被列入限制出口目录(详细报道请看《重磅:3D打印被列入“中国限制出口技术目录”,铸锻铣一体化金属3D打印关键技术》https://www.nanjixiong.com/thread-142921-1-1.html)。此前,该技术还获得2020年湖北省技术发明奖一等奖、提名2020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

中钢国际董事、总经理王建认为,该技术有效提升了微锻锻铣磨制造在航空航天、发动 机、船舶、核电、高铁、电力能源、汽车制造、工程机械等行业典型件加工制造领域应用的技术成熟度,满足自主知识产权的微铸锻铣磨复合制造技术与国产数控机床、数控系统的深度集成需求,具有广泛应用场景与巨大市场潜力。 张海鸥王桂兰教授夫妇2.jpg 张海鸥王桂兰教授夫妇.jpg
张海鸥认为,此次项目的成功实施,充分验证了“铸锻铣一体化金属3D打印”技术的实用性与领先性。随着相关领域对国产数控复合制造装备的信赖程度不断提升,在即将到来的“十四五”期间,“铸锻铣一体化金属3D打印”技术也必将迎来广泛应用的黄金期。


△视频:2020年4月16日 ,南极熊邀请了华中科技大学张海鸥教授,举办了“大型复杂高端零件微铸锻同步超短流程制造技术与装备”线上研讨会。直播现场相当火爆,观看人次超过1.3万人次。

“我们也迫切希望能够有更多的中国人参与进来,一起把这项技术推向更大范围的应用,让中国在突破复杂大型零件制造的‘卡脖难题’方面,从先进到领先,并能保持持续领先。”张海鸥充满期待。(通讯员 徐小丹)






上一篇:预计3D打印制造业务营收2.5亿,共享智能国家智能铸造产业创新(安徽)中心项目封顶
下一篇:铂力特获批国家企业技术中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推动3D打印

关注南极熊

通知

联系QQ/微信9:00-16:00

392908259

南极熊3D打印网

致力于推动3D打印产业发展

Copyright © 2024 南极熊 By 3D打印 ( 京ICP备14042416号-1 )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3351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