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 3D 打印将塑料转为碳材料,为碳材料量产化带来新工艺,助力解决塑料回收难题

3D打印动态
2023
03/17
10:22
分享
评论
来源:DeepTech深科技

碳材料在储能、热管理、电子设备、生物工程、高性能复合材料等众多领域扮演着重要的 " 角色 "。但实际上长期以来,碳材料的加工之路却因其熔点过高等原因一直 " 困难重重 "。

虽然碳纤维、石墨烯、碳纳米管等高性能的碳材料功能性强,但它们仍不能作为材料主体被应用。在大多数时,只能作为添加剂或增强性材料被共混在高分子中进行加工。这会导致碳材料的优秀的导热、导电性能被 " 浪费 "。

科学家们曾尝试各种办法尝试解决碳材料制备的难题,例如通过聚丙烯腈或其他高分子材料制备碳纤维。但是,碳材料制造以及高分子的前驱体的选择仍然非常受限。
6413183e8e9f0928ac17d512_1024.jpg
图丨强哲(来源:强哲)

最近,美国南密西西比大学助理教授强哲课题组开发了一种简单、可扩展的方法,首次实现可量产化制备 3D 宏观结构碳材料。他们从高分子的制备角度出发,通过 3D 打印一种常见的高分子聚丙烯(polypropylene ,PP),然后把它进行特殊的交联,成功地将 PP 转变成构型和机械性能良好的碳材料。

值得关注的是,由于碳材料具备良好的电热性能和力学性能,通过 3D 打印将塑料变成碳的工艺,可实现高效的电热转换,有望解决传统工业中高能耗的问题,甚至解决塑料垃圾可回收的问题。

审稿人指出,该研究极具创造力,其中的部分实验结果甚至有些不可思议。用简单的方法和最普及的塑料实现对碳材料的三维结构控制,该技术会对多个应用领域起到深远的影响。

6413183e8e9f0928ac17d513_1024.jpg
图丨相关论文(来源:Advanced Materials)

近日,相关论文以《商品聚丙烯用于 3D 打印碳增材制造》(Additive Manufacturing of Carbon using Commodity Polypropylene)为题发表在 Advanced Materials 上 [ 1 ] 。

南密西西比大学博士研究生保罗 · 史密斯(Paul Smith)为该论文的第一作者,助理教授强哲为论文通讯作者。

实现 3D 宏观结构的按需碳制造
长期以来,塑料成为白色污染的源头,并以微塑料等方式入侵到海洋、生态系统等。因此很多时候,塑料不得不和 " 垃圾 " 联系在一起。

强哲课题组自成立以来,就以做可持续性的塑料闭环研究为主旨,他们希望通过技术赋能,使塑料垃圾 " 变废为宝 ",将最便宜、最基础的塑料 " 升值 " 成为复杂的高性能材料,来解决环境的棘手问题。

此前,该团队在将塑料转化成碳材料方面进行过相关探索。在与新冠疫情相关的一项研究中,他们曾探索过将高分子纤维材料变成碳纤维的方法。研究人员发现,在将口罩变成碳纤维后,因为诱导反应,在经过 1000 摄氏度的高温后,高分子的宏观结构仍可被保留,其大致外形未并发生明显的变化。

6413183e8e9f0928ac17d514_1024.jpg
图丨(a)每个加工步骤(包括交联和碳化)后印刷零件的加工方案和相关的化学结构变化。(b)与未处理的打印 PP 部件相比,在不同温度下磺化 2 小时的样品的几何形状,包含单位尺寸为 1.65 厘米的陀螺形状。(c)交联 PP 样品的质量摄取和(d)结晶度随磺化时间和温度的变化(来源:Advanced Materials)
受此启发强哲联想到,如果不局限于口罩,而是在三维宏观构型的碳材料上进行尝试,是不是也可以将整体形状保留?

但是,如何制备三维宏观构型的碳材料成为关键性难题,此前并没有相关文献作为参照。近年来随着 3D 打印技术的发展,通过 3D 打印可实现金属材料的打印。强哲继续提出,何不尝试通过 3D 打印塑料,然后再将塑料变成碳材料呢?

6413183e8e9f0928ac17d515_1024.jpg
图丨(a)复杂碳结构 : 六角线、鹰翼、金字塔、思想家。(b)PP 衍生碳沿印刷(或 Z)方向的机械性能。(c)PP 衍生碳陀螺(1.5g)的照片至少可以容纳 8 公斤的总质量(来源:Advanced Materials)

这是一种大胆的创新,这个思路在最初提出时,课题组成员都认为难以实现。因为在传统行业里,磺化交联聚烯烃手段不能用于大规模大尺度的高分子产品。强哲表示:"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我们居然在第一次尝试时就成功了,而该结果和以往文献呈现的结果截然相反。最重要的是,材料的各方面功能性很强,这让我们非常激动。"

显然,这种现象并不寻常,因此该团队又花了很长时间探索相关机理,发现这种 " 反常 " 现象的背后有很深的学问。在研究机理的过程中,该团队还发现了一些比较有意思的诱导反应,正是这些诱导反应让高分子产生了裂缝,进而实现交联。

" 我们的这些实验结果具有高重复性的原因在于,我们不仅做成了这种材料,并且更重要是知道它为何会实现。"强哲说。

为塑料赋能,有望在 1-3 年落地应用

该团队通过为塑料赋能,希望解决塑料垃圾污染、环境污染等多领域的可持续性问题。他们从系统设计上,尽量选择比较低耗的材料和比较简单的方法,希望该技术未来被学术界及工业界广泛地应用。

并且,聚丙烯前驱体价格低、易获得。特别是低成本,是该技术未来产业化发展的必备条件。据团队预估,3D 打印的塑料的价格大概在十几元每吨,市场上的 3D 打印机约一两千元。

强哲表示:"我们的碳化工艺可与传统的碳材料制造‘无缝衔接’,因此不需要建设新的产业链来适应该工艺。用一种低成本、精致的材料制备方法做别人从来没有做过甚至没有想过的技术,让我们团队感到非常兴奋和自豪。"

6413183e8e9f0928ac17d516_1024.jpg
图丨(a)PP 衍生碳的焦耳加热性能,显示在 10 和 20w 时加热和冷却的时间。(b)这些碳材料的焦耳加热温度是供电功率的函数。(c)为焦耳加热过程中一个模型加热元件的图片,显示颜色在 30w 时随时间的变化。(d)铝锅可以使用 35w 的电源,在焦耳加热的 PP 衍生碳上 15 秒内迅速融化。(e)同样,PP 衍生碳可以用作 8w 沸水的加热元件(来源:Advanced Materials)

那么,这种现量产化制备 3D 结构碳材料的工艺可能应用在哪些领域呢?强哲认为,该技术最有可能应用在解决芯片领域的散热问题。

随着超级计算机的 " 火热 ",其大量的耗能、耗热等问题也接踵而来。传统的散热芯片较重、散热效率较低。与之对比的是,碳材料的散热效率高,并且通过三维结构的设置可以让散热达到最高的效率。

另一方面,全球大部分国家纷纷制定战略,将在 2050 年达到碳中和、碳达峰。强哲表示,如果通过低能耗的工业生产,将更有利于帮助世界各国、各个领域的工业技术达到更好的碳中和效果。

因此,该技术的另一个可能的应用场景是,将工业化程序从普通加热变成电加热,以大量地减少能耗,符合 " 碳中和 " 规划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 此外,该技术在生物医用、水处理等领域也具有应用潜力。"强哲补充说道。

据了解,目前该团队已与相关公司合作进行应用转化以及商业化,并有望在 1 至 3 年内落地应用。" 用科学技术去解决社会的实际难题非常有意义,也给了我们很大动力。我们正在推进通过碳材料进行碳捕捉、碳转化的相关进程,致力于把二氧化碳转为有用的能源。" 他说。

计划将工艺做得更加精细化

强哲从东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本科毕业后,来到美国阿克伦大学的高分子工程系完成了硕士和博士阶段的学习。随着对科研的深入接触,他逐渐找到了解决科研问题的乐趣。

之后,他在美国西北大学化学与生物工程系进行了为期三年的博后研究。2019 年,他加入南密西西比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系担任助理教授。

6413183e8e9f0928ac17d517_1024.jpg
图丨强哲课题组(来源:强哲)
强哲回忆道:" 在人生的每个阶段,我都有幸遇见优秀的导师。他们的言传身教让我深有启发并受益匪浅,也成为了我学习和进步的榜样。比如我的博导曾和我说过,‘当你学会了如何钻研一个我还并不了解的领域时,你就可以毕业了’。" 他认为,读博不仅仅是要去解决某些课题,更重要去探索自己的潜能和天赋。因此,他经常鼓励他的学生们要敢想、敢做、勇于创新。

身份的变化也带来了 " 使命 " 的转变," 我发现在成为博士生导师后,我有了一个更好的科研和教育平台,也更需要去发现问题以及判断技术的未来发展。"强哲说。

该课题组通过科学的方法为垃圾塑料 " 赋能 " 开展了系列研究,将其转变为碳捕捉、水处理以及电热的碳材料。

课题组发明的科技有着重要商业价值以及可能创造深远影响。他表示,除了自己的成就,当看到学生们通过努力得到美国能源部、美国科学协会等荣誉和奖项,也是课题组的另一个 " 荣耀时刻 "。

对强哲来说,未来最想攻克的科学难题是,在传统工艺改进条件下,通过材料性能的突破加速塑料领域实现碳中和发展。但他同时也指出,企业实现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同时,不能忽视的另一个重要的问题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该课题组研究的方向是用最少的成本,去做最好的碳捕捉优化。" 我们不能只谈环境不谈经济和利润。对于企业来说,需要达到一个环境和经济的平衡点,这也是我们课题组现在主要关注的研究方向和目标。" 他说。

对于该研究的后续计划,强哲希望不局限于制备碳材料,也可以运用塑料的概念做任何的物质材料制备。因此,下一步他们计划将该工艺做得更加精细化。

参考资料:

1.Paul Smith et al. Advanced Materials ( 2023 ) . https://doi.org/10.1002/adma.202208029



上一篇:D&S Creations公司使用3D打印技术研发反坦克武器
下一篇:从外包到自检,先临天远实打实助力轮船制造企业提升产品尺寸质检能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推动3D打印

关注南极熊

通知

联系QQ/微信9:00-16:00

392908259

南极熊3D打印网

致力于推动3D打印产业发展

Copyright © 2024 南极熊 By 3D打印 ( 京ICP备14042416号-1 )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3351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