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3月上海TCT展会上,江苏哈森智造科技有限公司以其全新的品牌形象和创新的全产业链模式吸引了众多参展者的目光。作为3D打印行业的新星,哈森智造并不直接参与终端市场竞争,而是选择了一条与众不同的道路——为整个3D打印行业提供"铲子",即从设备整机代工到材料自研自产的全方位服务。
南极熊在展会现场有幸采访了哈森智造董事总经理特助王淼,深入了解了这家公司如何通过整机代工、OEM/ODM服务和模组配件组装,以及在粉末制备方面的技术积累,为3D打印行业提供全面的支持和服务。
从皮鞋到3D打印:上市企业的跨界转型
江苏哈森智造科技有限公司是哈森商贸(中国)股份有限公司”智改、数转、绿提”战略布局的核心。哈森商贸作为主板上市企业(股票代码:603958),其历史可追溯至1979年创立于台湾的珍兴国际集团,原本主要从事中高端皮鞋的品牌运营、产品设计、生产与销售。在全国拥有26家分公司和1100余家线下实体店铺的哈森商贸,在2016年6月29日于上海证券交易所A股主板挂牌上市后,开始寻求产业升级与转型的新路径。
“我们做智能装备这个板块,也是做全产业链。”哈森智造王淼在采访中表示。这一转型并非偶然,而是基于对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积极响应。哈森智造以”3D打印赋能新型工业化”为主题,在”产品定义、创新设计、品质管控和降本增效”等方面为客户提供全面解决方案,高度集成和垂直整合从整机装配、OEM、ODM到模组配件的全产业链智造平台。
全产业链模式:不做终端销售的”行业服务商”
"我们哈森智造是一个全新的品牌,相当于3D打印行业的一个新星。我们绝不做终端销售,而是做整机输出,可以做OEM、ODM,为其他厂商提供服务。"王淼在采访开篇就明确了公司的独特定位。这一"卖铲子"而非"挖金子"的商业模式,在当前竞争激烈的3D打印市场中显得尤为独特。
哈森智造的全产业链能力是其商业模式的坚实基础。公司拥有4500平方米的钣金生产中心和5000平方米的机加工中心,以及保密车间、工程车间、组装车间等专业设施。"甚至可以细微到我一个螺丝钉都是自生产",王淼自豪地表示。这种全配套、全流程的自生产能力使哈森智造能够为客户降低至少5%以上的生产成本。
在TCT展会上,哈森智造展示了其首批ODM机型,分别是220系列、600系列、1200系列。“这些都是我们自研发、自生产、自组装的,完全自造的。"王淼指着展品介绍道。这些设备不仅展示了哈森智造的技术实力,也证明了其作为OEM/ODM服务商的可靠性。
公司的生产能力令人印象深刻:每月可生产200+台设备,拥有两大中心(精密制造中心和智能装备中心)和五大车间(钣金车间、机加车间、组装车间、无尘车间和保密车间)。精密制造中心具备从激光切割、数控折弯、CNC加工、焊接、喷涂到品检的一站式服务能力;智能装备中心则以高精度、柔性化和全流程为特点,能够满足不同客户的多样化需求。
目前3D打印设备市场正处于快速增长期。在政策层面,中国"十四五"规划明确支持增材制造技术研发;欧盟"地平线计划"也拨款支持工业级3D打印设备创新。市场预计到2025年,全球3D打印设备需求量将达到85-100万台,而到2030年,这一数字将增长至150-200万台。
在这一行业背景下,哈森智造的OEM/ODM模式具有独特优势。与客户自建工厂相比,哈森智造可以提供显著的成本优势:人工成本占总成本比例更低;通过集中规模化采购节省20%-30%的供应链成本;客户无需承担产线投资和设备折旧。此外,哈森智造积累的大量生产经验可以有效解决各类技术难题,为客户省去品质管控等诸多难题。在效率方面,成熟产线可将产品上市周期缩短50%,并能根据订单波动灵活调整产能,避免闲置风险。
技术保障:携手”中国3D打印第一人”的底气
哈森智造在技术方面的底气来自于与颜永年的合作。“哈森永年的合伙人颜永年老师被称为中国3D打印第一人。所以我们为什么在ODM方面那么有底气,因为颜老师带队,清华大学的专家团队就是我们技术上面最有力的保障。”王淼在采访中特别强调了这一战略合作的重要性。
颜永年教授是中国3D打印领域的权威专家,其带领的清华大学团队为哈森智造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这种合作不仅在工艺、硬件方面提供了支持,还在研发、生产、制造等各个环节提供了专业的指导和帮助。
金属粉末材料业务:钛循环技术的突破者
除了设备制造,哈森智造还涉足金属粉末材料生产这一上游领域。"我们公司也生产粉末,全产业链我们都有。"王淼介绍道。哈森唯特作为哈森股份合资的一家企业,专注于钛材料粉末的生产。
"我们有系列的方法做钛的粉末材料。我们集团是一个产业链,从粉末制备到粉末成型,到成型以后的热处理,这种产品就是一个产业链的过程都有。"哈森唯特联合创始人王利民在采访中解释道。哈森唯特的技术特点在于实现了钛材料的100%循环闭循环,具有绿色低碳的优势。
这一技术对于消费电子领域尤为重要,因为消费电子产品通常五年的使用周期后就会退役,其中的钛结构件如果不进行循环利用,不仅会推高钛材料价格,还会造成资源浪费。哈森唯特的最新技术可以将退役的钛材料进行循环利用,不断降低钛的使用成本。
"氢化脱氢(HDH)对于一个行业人来说并不陌生,但是为什么HDH这个方法在我们钛领域目前才开始越来越受关注,其实是有他的内在的原因的。"王利民解释了技术难点,"传统方法生产的材料难以满足技术标准的几个点:一个是氧含量偏高;另外粉末的形貌达不到3D打印所需的要求;还有就是不能大规模生产。"
哈森唯特通过与华为2012实验室合作,克服了这些技术难题。"去年开始成熟,今年开始量产了。我们今年的量产一旦面向市场,可能会给钛的行业带来一个极大的利好。"王利民信心满满地表示。
在产能方面,哈森唯特一期投资可实现两千吨的年产量,"在市场得到很好满足后,我们会进行第二期投资,有三十条生产线,可以将产能推到八千吨每年。"这一规模将"极大地降低钛的使用成本",使其成为替代不锈钢和铝合金的重要材料。
"我们会把钛材料的价格敏感性拉得很低,让其成为替代不锈钢替代铝合金的一个很重要的起点,会跟不锈钢一样的并行的成为两个主要的应用材料。"王利民预测,随着使用成本的降低,钛材料有望逐步渗透不锈钢和铝合金的市场,由于其综合性能远超后两者,未来在消费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
行业展望:哈森智造的定位与机遇
"我们不跟行业内来卷,我们来为全行业服务。"哈森智造王淼的这句话或许最能概括公司的战略定位。在3D打印行业快速发展的浪潮中,哈森智造选择了一条与众不同的道路——不做淘金者,而是做卖铲人;不参与终端市场竞争,而是为整个行业提供基础设施和服务。这种全产业链、全配套的模式,加上在钛材料循环利用方面的技术突破,使哈森智造成为3D打印领域不可忽视的新生力量。
随着3D打印技术在各行业的渗透率不断提升,哈森智造这种"为行业服务"的定位或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而其在钛材料循环利用方面的创新,不仅可能改变钛材料市场的格局,还可能为整个制造业的绿色发展提供新的解决方案。未来,哈森智造能否实现其"替代不锈钢和铝合金"的宏伟目标,让我们拭目以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