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在房地产、装饰装修、园林景观等行业蓬勃发展的推动下,建筑模型是当今社会上应用最广泛、需求最旺盛的实体模型之一。
审视当下主流的“高级”建筑模型制作流程,其本质仍处于一种效率与精度受限的半手工状态。主流做法是:大型结构件(如屋顶、墙体、地板)依赖专业模型公司的数控切割机预制,而精细部件(如代表玻璃的透明薄片)仍需手工裁切,最终的组装粘接工序同样高度依赖手工操作。这种工艺组合的固有局限性,直接导致了模型整体精细度难以突破瓶颈、细节信息承载密度低下,成为制约行业展现设计深度和复杂度的关键障碍。
近几年,光固化(SLA/DLP)3D打印技术的精度实现了飞跃式提升,微米级(μm)制造能力已成为现实,这为建筑模型的进化开辟了全新维度:精细度跃升与高度集成化不再是纸上谈兵。
微雕级双重屋檐亭子
△3D打印微雕级亭子,与手机充电口对比展示精细度
此模型是光固化3D打印技术赋能的典范之作。
核心技术参数: 采用了惊人的 0.01毫米(10微米)层厚进行打印。
精密结构: 完美呈现了双重屋檐的复杂层叠结构与精细瓦片纹理。
高度集成化: 亭子内部精巧的小桌结构 无需二次组装,与主体结构一次性整体打印成型。
视觉冲击: 对比图中手机充电接口(USB-C)的尺寸,模型所达到的微缩比例下的极致精细度令人叹为观止,纤毫毕现。
△微雕级双重屋檐亭子模型,光固化3D打印,0.01mm层厚,集成内部小桌 10mm高写实人物
精彩的建筑模型离不开生动的人物配景,同样由光固化3D打印制造。
核心技术参数: 依然采用顶尖的 0.01毫米(10微米)层厚。
微观奇迹: 在仅10毫米的高度限制下,人物的姿态、服饰细节均被精准还原。
解剖级精度: 放大视图清晰展现了肌肉线条的起伏、关键骨骼节点的形态,其写实程度达到了近乎解剖学的层面,为场景注入了非凡的生命力。
△10mm高写实人物模型,光固化3D打印,0.01mm层厚,右图为放大展示肌肉骨骼细节
超越建筑:微米精度的全域应用浪潮
必须强调的是,这种对精细化与高密度信息承载的追求,绝非仅限于建筑模型领域。在商业展示、工业原型、教育教具、科研探索乃至精密军工等广阔天地中,实体模型正向着前所未有的精密化和集成化方向加速演进。实现实体信息的“高密度存储”与“一体化集成”,已成为模型制造的核心发展趋势。在这一宏大进程中,具备微米级精度的光固化3D打印技术,正以其强大的赋能作用,成为支撑这场精密制造革命的关键支柱。
致谢:
本文所展示的突破性模型示例(亭子与人物),由九江袁斌科研小组的袁斌、贾中、曹思凡等核心技术成员倾力协作完成,体现了团队在精密3D打印应用领域的卓越探索与实践能力。
联系方式:
袁斌134 7925 62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