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科技大学机械学院数字制造装备与技术张海鸥团队 | |||||||
---|---|---|---|---|---|---|---|
名称 | 智能微铸锻铣 | 邮箱 | zholab@hust.edu.cn | 教育程度 | 课题组 | ||
代码 | 网址 | 点击访问 | 区域 | 湖北 | |||
学科/类别 | 工学 | 院系 | 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 | 学校/单位 | 华中科技大学 | ||
张海鸥 教授 博士生导师 硕士生导师 所在单位: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 学历:研究生(博士)毕业 学位:博士学位 毕业院校:东京大学 学科: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学术荣誉: 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 电话:027-87543493、13607104836 职称:教授 邮箱:zholab@hust.edu.cn 学校教师主页:http://faculty.hust.edu.cn/zhanghaiou/zh_CN/index.htm 主要研究金属及FGM零件增材制造、新材料制备成形加工一体化、机器人成形、燃料电池等离子熔射制造等技术装备、增量制造过程计算机模拟等。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总装预研、国防预研等课题20多项,与西航动力、西飞国际、中船重工461、东风汽车、武钢等公司合作多项,在Journal of Applied Physics、Power sources、Thin Solid Films、Surface and coating technology、Rapid Prototyping Journal、Journal of Materials Processing、中国科学等权威和核心杂志上发表论文200余篇。因开发“熔射制造碳化钨合金模具技术”而获得东京大学工学博士学位、作为中国学者首次获日本模具技术协会奖(排名第1),并写入日本粉体粉末协会研究功绩奖。2012年底欧共体增量制造研究机构(ROPOLAC)在著名的《Rapid Prototyping Journal》杂志综述文章中引用3篇中国研究论文皆出自本团队,研发的技术唯一被列为来自中国的国际金属零件高效直接成形技术之一,为国内外同行关注;获13项中国发明专利。 2012年以来,张海鸥教授发明的金属3D打印技术“智能微铸锻铣”,在3D打印中同步复合锻打技术,成功应用一台设备,短流程轻载荷绿色制造出锻件,改变了国内外铸锻焊铣分离、流程长、需大型铸锻削设备、耗资源重污染、复杂件无法整体制造的传统制造模式;突破了3D打印无锻造而难得锻件的世界难题。 并且以电弧增材与连续等材微锻及热处理同步复合并融合减材铣削新思想,独创紧凑柔性机构,实现了增-等-减材与调质集成制造;提出磁-电-光-力多能场多尺度混态成形模拟方法,揭示超常态应力变形和组织演变规律,建立形性并行设计-制造-测控集成智能系统,创立了中国领先世界的铸锻铣一体化超短流程绿色智能制造新模式与装备。成功制造难焊接中碳钢发动机过渡段并通过乌克兰标准质量检测和实机考核;美国GE公司测试GH4169高温合金疲劳性能超过锻件;发明被Wohlers Report 2017报道,并获日内瓦国际发明展金奖、中国发明特别奖,以及中国和美国发明专利等。 主要研究方向 金属、陶瓷及FGM零件增量材制造技术与装备、新材料制备、成形、加工一体化技术与装备、机器人数字化成形、燃料电池等离子熔射制造技术、增量制造过程计算机模拟等。 开设课程 先进制造技术(本科生) 数字化成形与制造(硕士生) 机械学院博士生概论课(博士生) 近年的科研项目、专著与论文、专利、获奖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等离子激光复合直接快速精细制造金属模具技术基础” “高温梯度材料等离子激光复合创形创质并行无模成形技术基础” “混相喷射数字化制造燃料电池复杂形状模块”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立体梯度复合电极的等离子数字化熔射制造” “难加工复杂零件电磁辅助等离子熔积铣削复合无模精确制造” “等离子熔积与微连铸连轧复合直接精确制造高性能零件” “多功能梯度零件电-磁场柔性复合熔积控制直接成形” 其他纵向科研项目: “等离子激光复合直接快速制造技术研究”,部委预研项目 “等离子熔积/铣削复合无模制造梯度功能高温零件”,部委预研基金 “等离子熔积-微型轧制复合直接精确成形高性能零件”,部委预研基金 “多功能梯度零件电磁复合高效增材制造”,部委预研基金 863项目: “新型汽车摩托车覆盖件模具等离子熔射数字化制造” “汽车模具的熔射快速制造技术中的虚拟系统” “高温材料等离子激光复合快速成形技术” “中温固体燃料电池连接板的制造” “支持长寿模具快速设计与制造的梯度材料直接成形混态场仿真与优化” 与国家骨干企业合作项目: "等离子熔积-微轧复合制造发动机过渡段",西安航空动力有限公司 "高炉风口的低成本快速制造",武汉钢铁股份公司 "高速重轨矫正辊的低成本快速制造与修复",武钢—华科联合研究中心 "等离子熔射制造轿车覆盖件模具",东风汽车有限公司工艺研究所 "3D打印铁路合金钢组合**工艺",成都铁路工务有限公司 授权发明专利: [1]张海鸥等;金属模具熔射制造方法 [2]张海鸥等;直接制造金属模具与零件的方法及装置 [3]张海鸥等;熔射制造模具的方法 [4]张海鸥等;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三合一电极制作方法 [5]张海鸥等;零件与模具的无模直接制造方法 [6]张海鸥等;制造功能梯度零件或材料的送粉器 [7]张海鸥等;一种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制备方法 [8]张海鸥等;零件的无模熔融层积制造方法,申请国际发明专利 [9]张海鸥等;工模具的熔积制造方法 [10]张海鸥等;零件与模具的熔积成形复合制造方法 [11]张海鸥等;一种制备梯度功能材料的方法 [12]张海鸥等;一种用于増材制造的变胞成形装置 [13]张海鸥等;直接制备球墨高合金铸铁的方法 [14]张海鸥等;数字化快速制造软件 [15]王湘平,张海鸥等,功能梯度材料CAD/CAM系统 荣誉与奖励: (1)1999度日本模具技术协会奖;张海鸥、中川威雄;熔射制造表面带天然 饰纹不锈钢和超硬合金模具,该研究成果写入日本粉体粉末协会研究功 绩奖,并因此获东京大学工学博士学位。 (2)日本天田机械振兴财团奖励基金项目的资助。 (3)东京大学生产奖励基金会奖学金 (4)日本MITSUTOYO奖学金 (5)华为奖教金 (6)培养的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分别获省优秀本科毕业论文、优秀硕士论文、优秀博士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