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文化】哥特风格诞生:西方艺术与3D打印的结合

3D打印动态
2017
09/08
16:59
分享
评论
作为当代工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3D打印文化博物馆承担起三维文化传播的重要职责。

南极熊即将为你展开的三维文化长卷,不仅会讲科技、讲材料原理、讲科学、讲技术,还会讲历史、讲艺术、讲雕塑、讲建筑、以及3D打印技术是如何实现与文化艺术的结合,打造一个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殿堂。

从此踏平博物馆:在中国3D打印文化博物馆这个浓缩的3D打印世界里,你去其它博物馆就再也不用走马观花,你会看懂真迹,领略到它的价值。丹麦博物馆、奥赛美术馆、卢浮宫、梵蒂冈博物馆统统对你敞开它们最神秘的一面,助你登上科学与艺术的殿堂。

提起哥特式建筑,现在是人尽皆知。我们通常认为恐怖、超自然、颓废等元素是哥特风格的典型特点,但其实这是对哥特风格的误解。哥特风格起源于建筑,可以被认为是早于意大利文艺复兴的萌芽,是艺术史上的一颗最闪耀的明珠。

哥特建筑中的“哥特”一词是意大利人发明的,用来形容法国人的特色名次,是贬义词。因为当年北方的“哥特”入侵了罗马帝国导致了罗马帝国的灭亡,类似于中国的“南蛮”,是意大利人嘲笑法国人土气的说法。

1066年,诺曼公爵征服了英国成为了英国国王,英国迎来诺曼王朝。诺曼王朝大兴土木盖教堂,为了解决传统教堂的木制材料容易起火的问题,急需新的建筑技术。

中世纪1000年,当时的建筑师们想出了用房梁搭骨架,也就是肋拱(Ribbed Vault),再用轻材料把屋顶填满的办法,解决了木制屋顶容易起火的问题,史称诺曼风格的建筑,也是哥特风格的前身。

ribbed-vault (1).jpg
肋拱(右)以及用轻材料填满的屋顶(左)

Cathedral_Crossing_Tower_Base_preview_featured (1).jpg
3D打印切片软件里的肋拱

哥特建筑也是把“先搭框架,再填入轻材料”的方法应用到整栋建筑上(包括墙壁),形成了哥特建筑。其建筑理念彰显了我们现代建筑的核心思想——先用钢筋搭骨架,再用混凝土填肉。

哥特建筑的特点是尖拱、飞扶垛以及内部有交叉肋拱。塔尖越高、越尖,就越接近上帝。很多哥特教堂的尖顶越造越高,产生一种刺猬般的视觉效果,是为了从审美上更接近上帝。

Cathedral_Tower_preview_featured.jpg
3D打印切片软件里的塔尖

Milano,_Duomo,_2016-06_CN-03.jpg
米兰大教堂

Westminster-Abbey_2-e1410777364699-985x563.jpg
西敏寺

cnv00017.jpg
科隆大教堂

与古罗马教堂不同,古罗马教堂非常厚实,给人一种保守的感觉。哥特式教堂很轻盈,尤其内部色彩斑斓,光线通透的感受与圣经中描绘的天堂场景接近,传递出慈爱的感觉。巴黎圣母院就是哥特式建筑的典型代表。

France-Paris-Notre-dame-c-Marc-Bertrand-Tourist-Office (1).jpg
巴黎圣母院

在中国3D打印文化博物馆,收藏了由3D打印技术一体成型的哥特大教堂。哥特大教堂由国外设计师设计,建筑模型的细节,比如塔尖拱、飞扶垛以及内部的交叉肋拱,都体现得淋漓尽致,展现出哥特式建筑雄伟、高大、气魄的特色,亦是西方艺术与3D打印智能制造技术的结合。

演示文稿1.png
哥特式建筑手绘(左)以及3D打印切片软件的建筑模型(右)

Replicator_Cathedral_preview_featured.jpg
切片软件里的哥特式建筑

DSC02514.jpg
收藏在中国3D打印文化博物馆里的哥特大教堂

欢迎来到中国3D打印文化博物馆,登上科学与艺术的殿堂。



上一篇:【下载】金属3D打印件结构缺陷最新研究报告
下一篇:3DTALK Future首批机器下线,台湾同步发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推动3D打印

关注南极熊

通知

联系QQ/微信9:00-16:00

392908259

南极熊3D打印网

致力于推动3D打印产业发展

Copyright © 2024 南极熊 By 3D打印 ( 京ICP备14042416号-1 )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3351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