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及3D打印服务,近两年较为常见的是3D打印云平台,包括Shapeways、3D Hubs、水滴科技、意造网等。这些平台主要连接了线上用户和线下3D打印商。线上用户通过网站预约、获取实时报价等方式提交打印需求,3D打印云平台则根据订单需求将生产任务分配给最合适的3D打印商。此类平台可以为用户提供更便捷的服务,最大化的盘活现有打印资源。但是它也存在缺乏数据安全、缺乏针对性服务的局限性,因此多面向需求较为简单的C端用户。
虽然3D打印云平台都在努力跑用户量,但在他们看来C端很难形成规模。因为散单成本较高,加上C端用户对于3D打印的认知与需求在短期内较难形成消费生态。现阶段3D打印服务应该从更有刚性需求的、付费能力强的工业级B端市场切入。同时3D打印技术含量最高的地方,也是工业级别的运用。
有些公司专注于工业级B端用户市场,根据客户的需求提供定制化的生产流程服务,包括前期咨询、数据支持、生产服务、质量检测、物流与售后等。传统垂直性的工业制造领域和3D增材制造行业都有较强的专业性:虽然大部分客户会将已处理完的产品数据给到德尔慧科技,但是这些数据会存在多种多样的问题:比如数据结构、产品实现等,或者使用哪种3D打印技术来进行实现;什么样的耗材物性更加匹配客户需求等等,这些问题均需要德尔慧和客户进行逐一沟通。
据悉,天津一家3D打印公司仅启动两年时间,已有26单汽车工业领域的原型设计产品订单,以及10单左右的无人机、机器人以及政府订单;合作企业包括丰田汽车、东海理化汽车零部件、吉利汽车、神舟飞行器、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小黄车等。据悉,如果订单的数据足够成熟,只需要确认数据无误后进行数据转换和处理,在德尔慧下单,选择合适的生产工艺即可,周期在两天左右。如果数据需要调整、或是工件尺寸较大,则需要大概7天左右的生产周期。后期处理则另行计算。
在生产端,为了尽可能保证用户需求得到满足,很多大厂对于3D打印的工业级应用认知还不够,他们也正在努力培育这个不够成熟的市场。也希望有更多的合作伙伴可以一起加入这个庞大的市场,加快培育进程。
来源:3D打印王兴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