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3D打印产业创新发展论坛暨「2018增材制造全球创新大赛」颁奖典礼圆满闭幕

3D打印动态
2018
12/25
14:10
分享
评论
微信截图_20181225131409.png
主持人:北京电视台财经频道主持人李杰、卢迪

2018年12月21日,“跨界融合,创新永动”——第二届3D打印产业创新发展论坛暨「2018增材制造全球创新大赛」颁奖典礼隆重举行,此次论坛暨颁奖典礼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政府主办,北京市丰台区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丰台园管理委员会、北京丰台科技园建设发展有限公司、中关村科技园区丰台园3D打印数字维创中心承办,迎来了关于3D打印增材制造技术实践性进展、突破、产业化布局、拓展与协同化发展的产业盛会,汇聚了3D打印产业链上下游的顶尖专家、行业翘楚以及人工智能、大数据、软件、生命工程等跨领域权威专家,展现趋势、关键技术并深度探讨3D打印前沿技术在航空航天、生物医学、高端制造、建筑建造、文创、军工等产业领域的应用和创新理念,推动创新能力以及应用的广度和深度,加强3D打印产业优势资源融合,助力传统产业升级并共享发展契机。
微信截图_20181225131626.png

此次论坛暨颁奖典礼得到了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政府和中关村科技园区领导的大力支持,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前副部长杨学山先生亲临现场并带来“创新、传承、价值:从增材制造谈起”的重磅演讲。出席论坛暨颁奖典礼的领导包括: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电装处副处长韩健先生,中关村科技园区丰台园管理委员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孙睿先生,中关村科技园区丰台园管理委员会工委委员、北京丰台科技园建设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王赤宇先生,北京市丰台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翟柱玉女士,北京市丰台区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孟丹先生等。

获奖项目震撼亮相
2018年,为贯彻《中国制造2025》的政策方针,推动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助力新一轮的科技革命与产业革命,响应十二部门关于印发《增材制造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7-2020年)》的产业发展新目标、新任务、新举措,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政府联合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主办,北京市丰台区科技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丰台园管委会、北京丰台科技园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和中关村科技园区丰台园3D打印数字维创中心共同承办的「2018增材制造全球创新大赛」,于2018年8月在北京正式拉开帷幕,走向全国甚至国际,联动华南、华东、华中、东北片区以及北欧开展分赛区的项目征集工作,并通过在重要的行业大会上举办论坛、展示、交流会等形式,不仅宣传大赛并征集项目,更在此过程中聚集行业和应用端的参与,积极建立对话与合作机制,邀请各位应用端的企业家能够关注这次大赛,关注大赛中所展示的新技术、新工艺等,并由此开启对话,并将实际的需求传递过来,以便不断去弥合相互之间的理解和深度融合。大赛于2018年10月20日截止,共计83个国内外优秀项目进入评审阶段。在经过严格的函评(初评)后,36个具有创新性、应用前景、甚至已开始迈入产业化的项目脱颖而出,进入复评;其中,12个项目送审工信部专家组进行评价。综合初评、复评的权重排名以及专家评价,兼顾创新性、前瞻性和产业化进程等多方考量,“2018增材制造全球创新大赛”的「冠军奖」分别授予了武汉天昱智能制造有限公司的高端锻件微铸锻复合增材制造项目,以及河北英曼卡科技有限公司的农林废弃物生物质增材制造复合材料产业化项目。
微信截图_20181225131732.png

「冠军奖」

11.jpg


(图注:冠军奖奖杯——从3D打印诞生而来,以“生长”为主题,预示着新技术通常会经历一个从诞生到普及的过程,期初往往会被用来解决旧的问题,而在运用和发展的过程中,也一定会逐渐“生长”出自己的面貌。以“GAMIA——即「2018增材制造全球创新大赛」的英文缩写字母为生长的主体,自下而上蜿蜒缠绕着向未来生长,期待长出它应有的模样。(设计者:李苑琛)

北京阿迈特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的3D打印新一代全降解血管支架项目、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中南置地数字建筑联合研究中心,及上海智慧湾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联合申报的上海智慧湾3D打印混凝土拱桥工程项目、成立航空技术有限公司的增材制造在航空发动机的产业化应用项目、宁波尚材三维科技有限公司的钛金属球型粉体产业化项目、北京科技大学反应合成与纳米材料团队的射频等离子体短流程制备微细球形钛粉项目分别被授予「创新先锋奖」。
微信截图_20181225131823.png

「创新先锋奖」


北京建筑大学与北京森迅兄弟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联合研发的基于3D打印技术的超大体量不规则型面制品成型工艺项目、江苏威拉里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增材制造用高温合金粉体的制备工艺优化研究与应用项目、武汉萨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3D打印粉体集成处理装置、河南省安阳市第三人民医院的数字化胫骨高位截骨泰勒氏架外固定牵张成骨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项目、河南省郑创增材制造科技有限公司的新型数字化义齿项目等分别被授予「潜力价值奖」之“最具应用潜力奖”、“最具投资价值奖”、“最具前沿突破奖”和“最具跨界开拓与生活创造奖”。
微信截图_20181225131850.png

「潜力价值奖」之“最具应用潜力奖”、“最具投资价值奖”


微信截图_20181225133929.png


微信截图_20181225134014.png

「潜力价值奖」之“最具前沿突破奖”和“最具跨界开拓与生活创造奖”

微信截图_20181225134057.png

此次大赛还吸引了海外项目的参与,经过评选,特授予以下项目为「海外优胜奖」:

微信截图_20181225134133.png

这些项目不仅展示了技术上的前沿性和前瞻性,同时更反映了真实需求,代表着3D打印在应用领域的创新性和未来的产业化发展方向,值得持续性的关注与推动。

中关村科技园区丰台园3D打印数字维创中心专家工作站蓄力前行

自2017年隶属北京丰台科技园建设发展有限公司的3D打印数字维创中心成立以来,进行了全国性密集的走访与跨行业间的交流、对接与拓展,高效精准地建立起专家工作站、产业与企业合作平台,全国高校实验室联盟、全媒体科技成果推广发布平台、高端人才培养与孵化、科技服务等于一体的产学研生态体系。继2017年第一届3D打印产业发展论坛上授予首批首席专家之后,本次论坛再续前力,向在科研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专家学者授予首席专家荣誉。
微信截图_20181225140315.png

专家工作站首席专家授牌(从左到右依次是):

张嘉振,裴国献,冷劲松,吕坚,沈真,郭艳玲,陈勃生


至此,中关村科技园区丰台园3D打印数字维创中心专家工作站首席专家包括:空军军医大学(第四军医大学)西京骨科医院院长、空军军医大学国际骨科教育学院院长、全军骨科研究所所长裴国献先生;欧洲科学院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组部万人计划首批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冷劲松先生;法国国家技术科学院院士,香港城市大学副校长、教授吕坚先生;中国商飞北研中心副总设计师、中国商飞增材制造技术应用研究中心主任张嘉振先生;中国复合材料学会荣誉理事、SAMPE北京分会副主席、江苏恒神股份有限公司高级顾问沈真先生;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医疗器械检定所生物材料室副研究员韩倩倩女士;东北林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河北英曼卡科技创始人、技术带头人郭艳玲女士;湖南华曙高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常务副总经理、长沙理工大学教授陈勃生先生;北京建筑大学工程实践创新中心主任助理许东晖先生;华中科技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华中科技大学数字制造装备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工艺方向学术带头人张海鸥先生;华中科技大学先进生物材料与组织工程交叉学科研究中心主任,华中科技大学“生物材料与再生医学”交叉学科重点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国际再生医学材料系列大会常任共同主席张胜民先生;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医院主任医生王臻教授;上海交通大学生命质量研究所所长王成焘教授;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建筑系主任,中国建筑学会数字建造委员会副主任徐卫国教授;全国工业与信息化科技成果转化联盟的常务理事长陈玉涛女士。3D打印数字维创中心专家工作站旨在推进科研发展和技术成果的转化,为企业提供产经政策、人才、技术、实验室等权威指导,引领行业发展,突破关键性技术制约。中心本身也将立足于专家工作站的建设,切实为专家提供“首播频道”,依托全媒体平台发布最新研发技术成果,联合专家举办各种专业论坛、科研课题攻关协调会、项目路演点评、关键技术升级指导等,对行业发展以及产学研协同产生实际推动。

立足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企业成长与发展——中关村科技园区丰台园3D打印数字维创中心签约仪式
微信截图_20181225140344.png

中关村科技园区丰台园3D打印数字维创中心签约仪式


论坛现场由北京丰台科技园建设发展有限公司、丰科博创(北京)科技服务有限公司一同,分别与河北英曼卡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森迅兄弟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河南省郑创増材制造科技有限公司、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中南置地数字建筑联合研究中心等通过「2018增材制造全球创新大赛」评选出的优秀项目就落地中关村科技园区丰台园3D打印数字维创中心进行签约;同时和震旦集团3D事业就共建增材制造创新共享中心进行合作签约。对于此次大赛的获奖项目,中心还将开展分批次的洽谈、签约与落地,力求在政府平台、金融资本以及产学研的联动效应下,对这些优秀项目进行全方位的支持和产业服务,推动技术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应用的进程。而合作共建增材制造创新共享中心,旨在立足于项目研发、技术服务、检验检测、人才培养、展览展示、成果发布等,从3D打印的应用出发,紧密结合设计、材料、工艺以及跨学科的融合,输出创新且切实有效的3D打印数字化解决方案,引领各个行业深入洞悉3D打印从产品生命周期和产业链角度所带来的重要价值,在不断的实践和应用中,加速自身的创新、重塑和产业升级。

3D科技创新的饕餮盛宴

在经历了2018增材制造全球创新大赛颁奖典礼的重要时刻,也共同见证了3D打印增材制造势不可挡的发展趋势之后。上午论坛部分的重磅级演讲可谓扣人心弦的,一方面包括了来自两位院士在4D打印领域的研究成果和应用探索,以及张海鸥教授的领先于世界的绿色智能制造的实践之路;另一方面,三位重磅嘉宾的精彩演讲引领我们在推动科研和创新的道路上做出应有的思考和相应的准备。下午论坛围绕“挑战与机会——从需求到解决方案”,带来四个精彩的主题部分,分别为:一、创新融合关键词:设计,人工智能,产业升级;二、超越原型;三、产学研合作——创成式设计与增材制造智慧学习;四、协同创新——3D打印创新应用与企业创新中心协同发展。

接下来,就让我们走入对3D科技创新盛宴的精彩回顾——

(一)4D发展为3D打印注入更多能量
法国国家技术科学院院士、香港城市大学副校长吕坚教授介绍了刚刚公布于世的打印折纸陶瓷和4D打印陶瓷复杂型状领域的最新发展,以及成功地实现了大尺度打印陶瓷的制备方案。这些科研成果在3C产品,航空航天高温材料及复杂形状高熔点材料制造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欧洲科学院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冷劲松教授介绍了作为未来智能材料领域的新秀——形状记忆聚合物复合材料及其4D打印技术将在航空航天、智能制造、汽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尤其是在生物医疗领域,将填补该领域空白,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微信截图_20181225140410.png

吕坚  法国国家技术科学院院士、香港城市大学副校长(左)

冷劲松 欧洲科学院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右)


(二)开辟中国领先于世界的绿色智能制造新时代
华中科技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数字制造装备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金属3D打印学术带头人,武汉天昱智能制造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张海鸥教授带来“高端锻件微铸锻复合增材制造”的主题演讲。他介绍,“智能微铸锻”技术在世界上首次实现了铸锻一体化3D打印,可以打印出高性能金属锻件。这一技术颠覆了国内外传统机械制造工艺流程和装备,有望变革传统重工业制造方式,大幅度降低成本,提升技术水平,开辟中国领先于世界的绿色智能制造新时代。

微信截图_20181225140440.png

张海鸥  

华中科技大学二级教授、

博士生导师,

数字制造装备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金属3D打印学术带头人

武汉天昱智能制造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


(三)创新、传承、价值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与信息化部原副部长杨学山先生带来了“创新、传承、价值:从增材制造谈起”的重要演讲。他提出,第一,技术不是颠覆,而是传承和创新的结合。第二,数字化、智能化转型,都是围绕着价值创新,融合,都在重构着生产过程和模式,都在重写核心竞争力。我们正面临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就是技术融合的过程。
微信截图_20181225140459.png

杨学山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与信息化部原副部长


(四)3D打印技术:医学新热词及骨科新热点
空军军医大学(第四军医大学)西京骨科医院院长、空军军医大学国际骨科教育学院院长、全军骨科研究所所长裴国献院长带来了“3D打印技术:医学新热词及骨科新热点”的主题演讲。裴院长从医工结合及数字骨科的临床实践等方面,让我们再次体会到3D打印是一项“产、学、研、用”一体的技术链,涵盖了材料、设备、软件、设计、制造、应用等全产业链。3D打印医疗技术目前还存在诸多技术层面和法规层面等问题亟待解决。
微信截图_20181225140523.png

裴国献  

空军军医大学(第四军医大学)

西京骨科医院院长、

空军军医大学国际骨科教育学院院长、

全军骨科研究所所长


(五)让理性的光芒照亮3D打印创业与投资的未来
中时资本创始人、董事长,国家创投计划第一支3D打印基金——陕西增材制造创业投资基金发起人和管理合伙人吴西镇先生提出应理性投资,投资的本质应该是与创业者一起推动价值创造,而不仅仅是一个套利者。国内3D打印产业正处于从实验室到产业化的发轫阶段,越来越丰富的应用场景正次第展开。
微信截图_20181225140541.png

吴西镇

中时资本创始人、董事长,

国家创投计划第一支3D打印基金——

陕西增材制造创业投资基金发起人和管理合伙人


(六)创新融合关键词:设计,人工智能,产业升级
西门子工业软件全球数字化制造产品业务总经理Alon Shaham先生通过视频传来的演讲解码西门子通过软硬件的研发和集成,涵盖增材制造增值过程的每个阶段,給制造业的产业升级带来生机。巴斯夫BASF(中国)有限公司亚太区设计咨询中心经理张修强先生带来了“差异化设计创新”的主题演讲。他提出,设计创新已经逐渐变为供给侧改革和改善生活方式的重要驱动力,然而逐渐同质化的设计创作成为了限制设计师创新的瓶颈,如何通过材料的革新来激发突破性的设计革命成为不可逃避的话题。当个性化定制成为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而设计师的责任之一就是要创造不平凡时,3D打印可以设计新概念的产品已然成为重要选择。
微信截图_20181225140603.png

Alon Shaham 西门子工业软件全球数字化制造产品业务总经理(左)

张修强 巴斯夫BASF(中国)有限公司亚太区设计咨询中心经理(右)


中医生物医学工程协会医学人工智能分会委员徐明先生剖析了人工智能和医疗健康的关系,他指出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不仅将在医疗诊断、治疗、手术、康复等领域带来巨大的变化,甚至将会重塑医疗产业的格局。BRIO MRS团队的CIO Alexey Kislukhin先生的演讲让我们了解到混合现实技术可以让建造更精确,更直观,在未来为建筑和施工将带来更精准的解决方案。
微信截图_20181225140626.png

徐明 中医生物医学工程协会医学人工智能分会委员(左)

Alexey Kislukhin BRIO MRS团队CIO (右)


(七)超越原型
Stratasys大中华区首席执行官Michael Agam先生提出3D打印增材制造是中国迈向智能制造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工业4.0体系中供应链管理的变革,正在推动我们将3D打印真正纳入生产阶段并建立和整合完善的生态系统。比利时Materialise中国咨询及应用商务经理杨湾湖先生认为3D打印的变革历程虽然是有些缓慢的,但却是“能挽救生命的、能改变生活的、突破不可能的”变革,3D打印也不仅仅是一种补充性的制造技术,它更是一种让制造更优更好的方法。这场变革需要行业的共同努力。超越原型就是在于碰撞。
微信截图_20181225140646.png

Michael Agam  Stratasys大中华区首席执行官(左)

杨湾湖 比利时Materialise中国咨询及应用商务经理(右)


震旦集团3D事业总经理、台湾通业技研董事长纪崇楠先生认为3D打印在个性化定制、制造环节等方面的优势,正在颠覆传统文创产业。Xubrance创始人之一兼设计总监Steven MA的演讲以诸多案例详细阐述了数字雕塑主义与3D打印技术的关系。他说:增材制造和数字雕塑主义的结合,激发了建筑师把控复杂形体的雄心,使得复杂多曲面形体的建造成为可能。将三维设计与艺术设计结合,将现代数字技术与材料、结构、形态创新融合,不断push the boundaries,将会碰撞出崭新的商业模式,开启个性定制与数据设计服务的新时代。
微信截图_20181225140711.png

纪崇楠 震旦集团3D事业总经理、台湾通业技研董事长(左)

Steven MA Xubrance创始人兼首席设计师(右)


“超越原型”部分的对话环节激发了3D打印从原型验证阶段走向走向个性化、批量化直接制造及其更大潜能的理解和切身的探索与实践。中关村科技园区丰台园3D打印数字维创中心运营官、城市复兴2050创始发起人姚京女士作为主持人,与成立航空技术有限公司副总裁任金茹女士,比利时Materialise中国咨询及应用商务经理杨湾湖先生,Xubrance创始人兼首席设计师Steven MA先生,中建科技有限公司科技部副总经理李张苗先生一同,就如何超越原型展开了热烈地讨论。任金茹女士提出通过3D打印将设计和技术相融合,生产燃油喷嘴可大大缩短加工周期,减重可达15%,材料利用率可达35%。Steven MA认为高端消费品通过3D打印是未来的趋势。杨湾湖先生提出建立创新中心,让客户通过创新体验认识到3D打印的创新性和价值。另外要提升3D打印技术,让客户看到企业自身的创新优势和技术能力。李张苗先生提出,3D打印跟工业化装配式建筑结合有几个方面。第一,工厂的构件加工,实际上是增材制造的过程;第二,构件生产模具完全可以用3D打印,来解决异形制造问题;第三,3D打印可以应用在机电方面。
微信截图_20181225140736.png

从左到右依次是:姚京、任金茹、杨湾湖、Steven MA、李张苗


(八)产学研合作
同济大学设计与创意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创意工场主任周洪涛先生的演讲让我们意识到,3D打印是一个艺术设计创新和突破的难得机遇,必将产生深远影响;它的快速实践也表明着未来造物科技的重要走向,必将是未来造物技术的一支主流。清华大学艺术与科学研究中心设计战略与原型创新研究所副所长蒋红斌先生提出设计在链接生活需求的同时,十分需要新的技术手段给予新型的生产表达。面向未来的设计探索,增材制造的技术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人为事物的创造新天地。

微信截图_20181225140759.png

周洪涛 同济大学设计与创意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创意工场主任(左)

蒋红斌 清华大学艺术与科学研究中心设计战略与原型创新研究所副所长(右)


在精彩的主题演讲后,中关村科技园区丰台园3D打印数字维创中心运营官韩颖女士作为主持人,与北京森迅兄弟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郑新亮先生,安世亚太集团副总裁、安世中德咨询(北京)有限公司总经理邵万鹏先生,湖南华曙高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常务副总经理、长沙理工大学教授陈勃生教授,达索系统CATIA工程卓越中心高级技术顾问孟伟杰先生展开了对话交流。陈勃生先生提出学校、研究机构应该向企业看齐,向企业靠拢,企业又要向自己的产品服务对象征集问题,从而通过应用拉动技术的发展。郑新亮先生认为3D打印遇到的难点中有两点需要解决,即材料和3D打印技术。邵万鹏先生提出以增材思维为核心的先进设计与增材制造智慧学习工场,搭建产教融合服务平台,为企业培养人才。孟伟杰先生以达索系统跟空中客车的多年合作为例,说明了增材制造与优化设计是一个相辅相成的关系。韩颖女士总结提出,希望通过产教结合为高校和企业带来共赢。

微信截图_20181225140817.png

从左到右依次是:韩颖、郑新亮、邵万鹏、陈勃生、孟伟杰


(九)协同创新————3D打印创新应用与企业创新中心协同发展
长虹创新设计中心总经理叶根军先生的演讲让我们充分感知到,设计要致力于深刻洞察人们的行为,不断变革,创造有意义的生产和生活方式。3D打印技术和更多的企业进行协同创新,未来才会产生非常多的可能性。

微信截图_20181225140834.png

叶根军  长虹创新设计中心总经理


论坛的最后一个对话环节由北京电视台财经频道主持人卢迪先生主持,震旦集团3D事业资深总监蔡万全先生,环球会客厅创始人、北京海归协会副会长孙琳女士,中关村科技园区丰台园3D打印数字维创中心运营官、城市复兴2050创始发起人姚京女士,以及长虹创新设计中心总经理叶根军先生参与了对话。

孙琳提出创新,就是解决人类生存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而现在模式的创新已基本完成,接下来要模式创新的升级。叶根军先生提出未来传统和3D打印先进制造方式应进行有效结合以实现个性化定制。因此未来是为设计而制造,而不是为制造而设计。与此同时,创新是连接创意和创业中间非常重要的媒介,不仅是纯粹的想法,还是创造价值的过程。姚京女士提出了对创新的理解,第一,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一种创新;第二,创新的出发点是人本身,要以人文本;第三,今天的创新更加应该是组织机制上的创新,从原来的金字塔式结构转化为基于互联网的分布式协作方式,从而不断地碰撞、交流,才会产生火花,共同创新,这也正是此次「2018增材制造全新大赛」的意义所在,通过大赛汇聚有潜力的项目、优秀的团队和人才,通过多学科的交融以及直接面向应用端的不断对话与融合,推动3D打印增材制造技术的纵深发展,以及创新成果转化和产业化进程,并让3D技术的发展得到全社会的持续关注。主持人卢迪先生最后总结,希望创新可以真正变成生产力,助力3D打印增材制造的发展。
微信截图_20181225140850.png

从左到右依次是:卢迪、戴万全、孙琳、姚京、叶根军


微信截图_20181225140909.png

本次论坛还集中展示了3D打印的最新科技成果,让更多人直观地了解到3D打印的多元化应用场景。

广州市永尊饰品有限公司展品

河北英曼卡科技有限公司展品


震旦集团3D事业展品

同济大学设计与创意学院作品《文本景观》


Stratasys展品


此次“跨界融合,创新永动”——第二届3D打印产业创新发展论坛暨「2018增材制造全球创新大赛」颁奖典礼,用3D打印作为纽带,将各行业连接在一起,从不同维度、且跨领域地探讨3D打印对于医疗、制造、建造、文创等各个行业的重要推动作用,以及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共同探讨3D打印的应用前景,如何助力产业升级以及设计、人工智能等为3D打印赋予创新能量。中关村科技园区丰台园3D打印数字维创中心将为3D打印增材制造产业的发展壮大添砖加瓦,致力于3D打印产业集聚区的建立,通过与各个行业的企业家和科研者在研发与应用方面的不断协作创新,不断推动3D打印的产业化进程。




上一篇:雷尼绍金属3D打印技术助力国研院仪科中心推动再生医学产业创新与发展
下一篇:抢占手板行业的C位,华曙高科手板行业论坛圆满成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推动3D打印

关注南极熊

通知

联系QQ/微信9:00-16:00

392908259

南极熊3D打印网

致力于推动3D打印产业发展

Copyright © 2024 南极熊 By 3D打印 ( 京ICP备14042416号-1 )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3351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