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研究论文:FFF 3D打印温度越高有害颗粒排放率越大

3D打印前沿
2020
05/26
10:48
分享
评论
3D-printfarm.-Photo-via-Prusa.-370x260.png


2020年5月26日,南极熊从外媒获悉,韩国首尔国立大学的研究人员最近发布了一项研究,调查了喷嘴温度对FFF 3D打印过程中有害颗粒排放率的影响。科学家们测试了四种不同的普通聚合物线材,并使用直读仪器测量了不同温度间隔下的颗粒浓度。这项工作证明,对于FFF系统的有害颗粒排放,喷嘴温度是一个关键因素。
其实,在2018年就有研究机构做过类似的研究,最新研究:3D打印机喷出的有毒颗粒和潜在的健康风险

The-printing-process-and-the-general-trend-of-the-results.-Image-via-SNU..jpg

△选用FDM 3D打印机,温度从185℃~290℃,选用四种不同材料,实时检测的结果,图片来源:SNU。

超细颗粒排放

此前的研究已经确定,超细颗粒、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和醛类或羰基化合物的排放水平较高,尤其是在较高的温度下。如果这些排放物被吸入,就会进入肺部区域,并转移到心血管系统,污染血液。

此外,温度并不是影响打印过程中的排放物水平的唯一因素。打印头的设计和所使用的聚合物也可能是主要因素,因此在操作3D打印机时应始终考虑到制造商的警告。

排放率的确定

研究小组首先建立了一个封闭的试验室----在这里进行打印----以准确测量所产生的排放物。每种类型的线材(PLA、ABS、木质和尼龙)被用来在不同的温度下生产8个单独的简单立方体零件。喷嘴温度在185°C-290°C之间,间隔15°C。每根线材在打印前和打印后都被称重,以便以后计算出相对于所使用的线材质量的排放率。

科学家们使用扫描移动性粒子测定仪和光学粒子光谱仪,每隔一分钟的时间,对每个温度下的排放率进行实时监测。每次实验重复进行三次,计算出单位体积内的颗粒数量,以及颗粒的大小分布。从这些数值中,研究人员可以确定每种材料在不同温度下的排放率。

Screenshot-107.png
△按温度和材料类型划分的排放率,图片来源:SNU

研究人员发现,在所有四种聚合物类型中,每隔一个温度区间,有害颗粒的排放率都会增加--这是一个很强的直接关联。在最低温度下,线材显示出约10的7次方-10的9次方粒子/分钟的排放率,但在最高温度下则为10的11次方粒子/分钟。将两者进行比较,较高温度下的发射率比较低温度下的发射率高出10000倍。因此,建议FFF打印机在使用材料的最低温度下运行。


hkdsf.png
△在制造商建议的温度(黑色)和最高温度(红色)下的排放率,来自SNU的照片

该研究的更多详细信息可以在题为 ‘Effect of nozzle temperature on the emission rate of ultrafine particles during 3D printing’的论文中找到。 论文作者为Haejoon Jeon, Jihoon Park, Sunju Kim, Kyungho Park 以及 Chungsik Yoon。


编译自:3dprintingindustry




上一篇:3D打印的生物相容性双网络弹性体与机械性能的数字控制
下一篇:多孔钛的疲劳性能改善:拓扑优化设计及选区激光熔化成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推动3D打印

关注南极熊

通知

联系QQ/微信9:00-16:00

392908259

南极熊3D打印网

致力于推动3D打印产业发展

Copyright © 2024 南极熊 By 3D打印 ( 京ICP备14042416号-1 )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3351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