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共享马睿:见证3D打印技术登上铸造业“C”位

3D打印动态
2020
06/10
13:41
分享
评论
银川日报     2020年06月10日

入行7年,宁夏共享集团3D打印事业部的研发工程师马睿见证了宁夏铸造业3D打印技术的飞速发展。铸造业改变了传统的傻大黑粗面貌,转变为高精尖的智能化工厂形象,科技创新为铸造行业的绿色发展写下了最生动的注脚。
1.jpg
坚定研发决心

2013年,马睿研究生毕业,回到宁夏进入宁夏共享集团负责产品加工工艺研发。初入职场的她干劲十足,每天连续工作12小时,以单位为家,曾用1年时间铸造了一款直径10.6米的薄壁类零件。这是一款用于矿山设备的零部件,壁厚需控制在40毫米至80毫米,精确度需达到0.13毫米,在传统的车刀加工过程中,产品容易发生扭曲变形。“每一个环节都需要精细再精细,小心再小心。”最终马睿和团队花费1年时间,才使得产品成型。这个名为《直径10.6米磨机端盖精加工关键技术》的项目通过了自治区科技成果鉴定。

马睿从工作中深切感受到技术革新的重要性。马睿介绍,公司从2012年开始3D打印设备的项目研发,在此之前一直购买德国的3DP打印设备,不仅设备需要进口,连打印所需的材料也需进口。“一旦机器出现什么问题,必须请德国的专家过来维修,周期长不说,还特别花钱,一般他们过来从下车开始就要按小时收费。”有了这些经历,马睿和同事们更加坚定了研发出自己的3DP打印设备的决心。
2.jpg
技术变革

2012年,宁夏共享集团成立3D打印产业应用中心时,团队仅有七八人,这一项目在国内的研发也尚属首次,对研发人员来说,一切都是从头开始,没有任何可借鉴的经验。“每个人都以公司为家,加班加点搞研发。”2016年,马睿的女儿刚出生,为了不拖团队后腿,她将孩子交给父母照顾,自己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到了2016年年底,团队研发的3DP打印设备产业化机型正式投入使用,该机型突破了12项关键技术,打印效率提高至进口设备的5倍以上,生产成本降低至进口设备的一半,近30台产业化砂型3D打印机被应用到全国超过10个工厂内,真正实现了3D打印在铸造业的产业化应用。“真正有了自己研发的设备后,也就不会再受制于人了,购买我们设备的客户一个电话打过来,我们一天时间就能过去帮助解决。”看着自己参与研发的设备正式投入产业化应用后,马睿感受到了科技创新为行业带来的巨大发展前景,“3D打印的发展给传统铸造带来颠覆性的变革,铸件制造弃繁从简,提质增效,制造过程以人为本,实现绿色制造,为铸造行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示范作用,如今3D打印已经成为了行业发展趋势,是当之无愧的行业C位代表。”马睿说。

2018年初,团队开始着手中小型砂型3D打印机的研发,打造精度更高、成本更低的砂型3D打印设备。同年年底,该团队所研发的ILead1800机型实现2台外部销售,其中1台实现对外出口,代表中国砂型3D打印技术水平的砂型3D打印机正式走出国门,走向世界。2019年共享集团的3D打印设备实现产值6000万元。

创新永不止步

有了3DP打印设备的成功经验后,马睿进一步参与到FDM打印设备的设计研发中,这一设备可应用于各类模具、雕塑、城市家具等领域。在企业和区市两级科协的组织下,历年来她还参与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大尺寸铸造砂型高效增材制造装备与工艺研究》以及宁夏“十三五”重大专项《铸造用工业级3DP打印设备研发》等国家级、自治区级科技研发项目,负责3DP打印相关设备的研发,亲身经历了3D打印技术在宁夏的飞速发展。

在马睿的带领下,记者走进宁夏共享装备铸造3D打印智能工厂车间,14台套3DP打印设备正在井然有序地工作,这里没有传统铸造业的人来人往和粉尘扑面,所有的原材料都被放置在3D打印设备的工作箱里,当重载移动机器人收到指令将工作箱推入设备中后,铺砂器便开始铺砂,打印喷头喷出树脂,彼此交替进行。马睿介绍:“以前铸造一个零部件,平均要经历44天的周期,如今使用3D打印设备周期省去模具制造等环节,将平均周期缩短为7天,精确度也提升了不少。”

“科技创新永不止步,有了成功的产品后,还得更新迭代,优化升级,不断保持行业先进水平才是企业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马睿说道。

银川日报 报记者 梁小雨




上一篇:高品质铝合金3D打印粉末价格大降一半,中体新材创新雾化生产线
下一篇:3D打印人造皮肤和角膜,浙江大学杨华勇院士邀您参加2020 IAM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推动3D打印

关注南极熊

通知

联系QQ/微信9:00-16:00

392908259

南极熊3D打印网

致力于推动3D打印产业发展

Copyright © 2024 南极熊 By 3D打印 ( 京ICP备14042416号-1 )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3351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