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SA发展在轨ABS回收系统以及复合塑料/金属3D打印

3D打印动态
2014
05/12
21:53
分享
评论
南极熊3D打印网报道
    现在,载人航天任务还需要依靠地球补给必要装备和附属设备。当一个零件损坏的时候,宇航员需要等待下一次货物补给任务才能有更换的零件。
    为了准备在未来可以在太空中灵活的制造零件,2013年NASA(美国国家航空和宇宙航行局)宣布了一个雄心勃勃的计划,发射装备到国际空间站进行第一代3D微重力打印实验。与加州山景城的Made in Space股份有限公司合作,NASA将会在2014年将第一批3D打印机发射到太空。成功的话,3D Printing in Zero G(零重力3D打印)实验将会带来第一批在太空制造零件的设备。
made-in-space-3d-printing-1.jpg

    轨道上的ABS塑料回收系统为3D打印机供应耗材
    为了真正“发展自我维持的、闭环在轨制造过程,可以帮助减少发射重量并增强应付太空中需求的能力”,NASA决定奖励两个3D打印的新项目。每一年,NASA大约会透过中小企业创新研发计画(SBIR)和小型企业技术转让(STTR)项目向技术开发投资1亿3千万美元。今年他们再次选择Made in Space获得SBIR奖项,这次的项目是R3DO,“一个塑料回收系统,用于在轨提供3D打印机原料”,奖励是提供六个月的资金大概125,000美元。
    有了这笔资金,Made in Space将可以进一步研发他们独特的回收系统R3DO,用于将国际空间站(ISS)的ABS塑料零件转化为3D打印机耗材。R3DO正在申请专利的技术使挤压过程可以在微重力的情况下进行,而且还包含了独特的创新点,如“微重力下的耗材使用、低耗能加热系统、微重力稳定、材料控制、多孔板迁移、材料过滤交互、冷却性能、安全机制。”
    Made In Space已经开发并在实验室测试 R3DO的四个原型迭代。Made In Space的目标是制造出可以在微重力下运作的回收器,可以分解ABS塑料零件(最大分解体积6 cm x 12 cm x 6 cm),并将它们转化为直径1.75mm(±0.1mm)的线卷、小球或者其他可以填充打印机挤出器的形式。Made In Space还将要研究不依靠重力的耗材卷、对外物的碎片(FOD)的和材料废气排放的环境控制、以及避免原料膨胀等问题。
    2015年,Made In Space将可以制造出能应付太空需求的生产硬件了。
made-in-space-3d-printing-2.jpg

    在轨的复合塑料/金属打印
    在STTR奖励下,NASA还会与Made In Space和中佛罗里达大学合作,在奥兰多研发MicroCast,一种新颖的工具,用于制造同时含有金属和复合物电子可以使用于生产三维微传感器。这个125,000的奖励同样是六个月的。
    “这种技术围绕着通过增材制造技术制造出一个聚合物零件,不留下空洞和“跟踪毛细管”。一旦聚合物结构完成了,熔化的金属就可以注入这些跟踪毛细管,在3D打印零件里制造一条通往空洞的通道。毛细作用力会依靠毛细作用
将液体金属带到毛细管通道,在凝固之前填充空洞。不像抵触的金属增材制造技术,这些零件可以用表面粗糙度较低的100%致密金属元素制造,可以和周围的聚合物是完全兼容的。”
    据南极熊3D打印网了解,NASA计划在不久的未来将Made In Space的3D打印机和铸造系统整合到ISS中。微电子的太空制造将可以为NASA提供非常多独特的应用。


本文由南极熊原创或编译,转载请注明来自 南极熊3D打印网 并链回本页.谢谢!


上一篇:3D打印黄金的时代降临了吗?
下一篇:3D打印帮助英国Sellafield核电站节约百万开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推动3D打印

关注南极熊

通知

联系QQ/微信9:00-16:00

392908259

南极熊3D打印网

致力于推动3D打印产业发展

Copyright © 2024 南极熊 By 3D打印 ( 京ICP备14042416号-1 )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3351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