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观点】3D打印技术与产业化分析

3D打印直播
2014
06/28
18:22
分享
评论

3D打印技术与产业化分析(CCTV对话栏目专题)

3D打印技术与产业化分析(CCTV对话栏目专题)


【导读】 在6月下旬,世界3d打印大会在青岛举行。南极熊3D打印网也到了现场进行了大量的报道,详情请看南极熊报道 http://www.nanjixiong.com/forum-103-1.html 。南极熊作为一个3d打印的专业媒体平台,一直致力于推动中国3D打印行业的发展。希望下面的一些内容对大家有所启发。

罗军:今天下午我们这场对话活动主题是探讨3D打印的商业模式。参与我们对话的几位嘉宾,一位是德国EOS的亚太区总裁Terrence Oh先生;清华大学的教授颜教授;武汉滨湖机电科技公司的总经理周建国先生;工信部信息产业研究院的杨所长,欢迎各位嘉宾。

我认为3D打印技术三十年来发展那么缓慢,我个人认为缺乏成熟的商业模式。我们传统的制造业,我们的3D打印企业还是沿袭传统的老路,生产设备、卖设备。在市场没起来,用户观望,加上3D打印本身不是替代性很强的情况下,显然传统的生产模式、销售模式是走不通的。我们应该创造什么样的商业模式才是成熟的商业模式,才能真正促进3D打印的技术与用户的有机结合,我们想就这个问题,请四位嘉宾发表自己的观点。下面我们先请您谈谈你的看法。


Terrence Oh:我认为工业化需要做到几点,第一点看看我们的基础设施,我指的基础设施,比如说我们的预处理、后处理等等,比如说中国有没有足够的设计者来帮助我们使用这种技术。我们打印出来一些零件以后有没有足够的装配,我们认为我们需要有这样的一些条件,这样有这些条件以后才能够很好的适应、使用3D打印技术。比如说我们有了一些好的人员、好的条件就可以更好的,以更低的成本进行装配,帮助我们在最终的产品生产方面提供服务。你比如说我们的颜色,一些其它的产品需要关注的方面。所以我认为这样的基础条件是非常重要的。

作为一个外国公司,我们有时候发现在中国开展业务是有些困难的,因为有些地方企业和技术可以相互学习,作为一个国外的公司,我们来到这,认为一些基础条件、基础设施还是缺乏的。如果有这些条件的话,我们就可以更快的来开展相关的合作,开发更多的一些客户。


罗军:他是从产业上下链的基础设施,从这个角度来谈的怎么样把我们的产品推向市场。颜老师你是什么观点,请你谈一谈。


颜永年:实际上在商业模式这个问题上面,我可能还是比较外行。我希望周总先来,周总做的比我们好,我多学习。


周建国:颜教授太谦虚了,不光在北京,全国各地都有工厂。我们滨湖在全国比较早的开展3D打印的。在商业模式方面,我们罗秘书长这几天都在讲,实际上我们确实在商业模式方面运作的不是很成功。我们搞的最早,到现在也没有长的太大。

说起商业模式,这个话题太大,我想看看有没有这么几个方面的原因,一个就是我们谈的快速成形技术,跟国外起步的时间差不多,都是比较早的跟踪国外的技术的。今天早上罗秘书长也讲了,确实我们跟国外的技术开始有了大的趋势。在这个情况之下,我们想反思一下,确实我们运作的怎么样?这个里面有我们自己自身的原因,也有一些外部的因素。

商业模式这个话题谈起来太大,可能一个是3D打印它应用的范围,目前来看面不是太大,它不是一个生产型的设备,在3D打印这个方面,前些年使用率、利用率并不是太大,主要是用于原型制造,今天早上Stratasys公司老总讲的,他们90%是原型。后来有什么东西发展,除了原型以外就跟传统的工业结合,传统的工业结合,我们学校跟公司在推广这个东西的时候实际上也遇到了很多问题,推广不足是一个方面。另外一个方面,认识也不足,这是第二个方面。第三个方面就是能源的推进方面也不足。

今天早上先临的老总也讲了,他的专业人员用了一年多,也是还得不停的去解释。同样是我们公司做的设备,但有的用户用的非常好,昨天吃饭的时候一个用户跟我讲,他的设备为了完成用户的需求,不停的开机,24小时连续不停的开机用了好几个月,他跟我讲他的体会就是要连续用,连续用就越来越好用,你不用反倒不好用。这是第三个方面。

第四个方面,作为我们企业来看也要找好自己的定位,你比如前年,12年的年底,世界增材制造大会在武汉举行,当中华中科技大学是举办单位、承办单位之一。当时我们有的领导就希望我们公司赶快搞一些桌面上的台式机,预到这个东西会很快发展。这个看法对不对?这个看法是对的,我们作为这么一个企业,本身不大,如果是一个什么东西都想搞,什么事情你都想去搞,包打天下是不可能的。所以我们还是想把我们企业定义为,因为我们公司从螺母开始做起,然后到了粉末烧结设备,又到了金属烧结部位,我们还是把自己的定位搞好,根据自己和市场的情况,我们就想把自己定位为粉末烧结。

要说产业化,我们领导也提了很多要求,其实我们做的还是有差距的,搞了这么多年也还不是太大,但是作为一个企业来看确实找好自己的定位。

还有一个,我多讲两句,往往企业,我们现在的生长环境就是你要把企业做大,你不做大就很难生存下去,这就跟国外有些企业不一样,可能他爷爷创办的企业,到他儿子手上,到孙子手上,很小的企业也可以生存下来。我们一搞就搞的很大,然后搞恶性竞争。我先说这么一点点。


颜永年:刚才大家听了他们三位,都是专家,他们都是代表各自企业的角度来对3D打印的商业模式提出了解读。当然从产业经济研究的角度来讲,我感觉到好像不是很满意。你是搞企业研究的专家,你谈一谈。


杨栓昌(待确认):我们近期也相当与在组织专家撰写我们国家3D打印的推进计划,因为在座的专家我先后也咨询过很多,包括跟咱们产业联盟做了一些沟通。

我们一个初步的想法就是对于商业模式创新,当然从政府的角度肯定是要鼓励的,具体做的肯定是企业。我谈一下我对这个产业,如果往前推进一个什么样简单的想法,包括我们在制定推进计划的时候。我们简单归结了16个字的发展原则,第一个就是需求牵引,第二个是创新驱动,第三是重点突破,第四是协同推进。(南极熊3D打印网也经常做很多商业模式的分析)

我想商业模式的创新,首先是围绕着用户的需求,也就是所谓的需求牵引。我想针对不同的应用领域,不同的发展领域应该是有一些差异的。我们对于3D打印,当然可能也是我个人的认识,有三个方面需求的认识,第一个就是刚才咱们专家介绍过,在于工业产品的设计开发这个阶段,你无论做原型还是做沙芯、蜡模这种辅助、开发模具也好,其实它对于我们整个开发设计,对于创新可以说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从这几个角度来讲,它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模式?我们初步想,比如说我们联盟也在搞创新创业服务中心,其实服务中心就是搭建了一个装备生产企业跟真正的用户这么一个桥梁,通过这个服务中心,我们使得产需实现一个对接,甚至过去我们一些传统的制造企业,比如说青岛是一个家电产业非常发达的地方,我们通过这个平台,可以通过示范这个方式,让他知道通过这个方式不但不增加我的成本,还可以加快新产品开发周期,对于我新产品推上市起到一个很大的促进作用。

所以我简单谈一点我的观点,为什么我们中国产业的产业化,比如同美国相比相对比较落后?我基本的判断是因为过去十几年来我们的制造业没有发展到这个阶段,因为中国的制造业大家知道,我们是一个制造大国,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开始可能更多的是通过来料加工,你的设计、产品开发,可能这个不需要你去设计,拿过图来根据你的图做一些部件,组装起来OK了。但是我们现在到了一个从制造往创造去发展的阶段,逼得企业必须要加快你新产品的开发,你没有新产品就没有竞争力,因为这个企业越来越多了,面临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所以恰恰我们在这个阶段,3D打印会有更大的用武之地。这是第一个。

第二个方面,我们在复杂难加工,或者用传统的工艺不能加工的一些直接制造领域,它可以发挥很多作用,能够破解一些像飞机,甚至包括一些船舶,当然也包括军工和民用的发展难题。我们些零部件,听下来咱们这个会议我有一些感触,包括我去调研的时候看到飞机的制造企业,包括其它的部件。过去的工艺要5块焊起来,工艺非常复杂,我们没有掌握,或者传统工艺很难做到。但是我们通过3D打印的技术很容易就能做出来,满足我们高端装备,尤其是飞机或者一些高端船舶的研制、生产的快速需求,因为我们中国现在也是,包括在国防等等领域面临很多的一些挑战,所以这是第二个方面。

这个方面采取什么样的模式?跟刚才讲的可能就有一些差异了,比如说我们以一些高等院校,一些科研机构为主,把他的一些科技成果推向产业化,需要企业积极的跟高校和研究机构对接,形成一些企业,推进产业化的进程。

第三个方面我们也有一个专题,专门面向文化创意和医疗服务的领域。我看了一些企业,也有一些展览会,有了一些启发。现在大家都知道,整个制造业的发展跟移动互联网是一个紧密结合的过程,你通过网上下载相应的软件,或者把你设计的方案传到网上去,相应的你可以参与到设计当中去,甚至你买一台3D打印,可以在家里生产你的创意产品,这一块面向的是个性化、定制化的产品,就需要跟我们的互联网很好的结合。

但是都知道,比如说小米手机推出来,包括其它的产品,就是在网络互联网条件下的商业模式的创新。当然说具体的怎么去创新,我想还是由企业自己去推动,自己去摸索,这是我一个基本的看法。谢谢。


罗军:颜老师谈谈你的观点。


颜永年:谈到商业模式我比较外行,我就讲讲很不成熟的看法。

我觉得第一个就是要让研发3D打印工业设备和生产单位,和研究机构,和国营背景很强的机构脱离,他要到市场上去游泳,他要进入真正的商业的市场。

我们中国有个特点,从九十年代初就是以三个学校,清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这三个大学为主开始的研究,漫长的发展历程。为什么是漫长呢?我认为就是在学校的研究气氛,在学校的这么一个环境之下,当然也追求产值,但是不是主要的,追求的是得奖。这个当然也是很好的事情,但是就不是一个企业发展的模式了。

对这个产品的经济效益,他解决了用户多少问题,在真正的工业上或者其它方面有多少真正的价值,这方面不是市场真正反馈的信息。所以这种情况发展不起来,我们感觉到发展的很慢,很艰难。从市场上去获取利润,推动公司发展没有做到,这个我认为是一个教训。我认为我们应该产学研合作为主。

第二个,我认为要看好服务,你为谁去服务,你做的这些事情是在市场的哪一部分,哪一部分需要你,需要你你又有优势,你要想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原来搞3D打印从无到有,一个个都搞,但是到底为谁去服务呢?当然我们都是为工业企业,为文化教育。后来因为整个全世界的3D打印的技术成熟的程度,当时从九十年代到两千年初期都没有达到真正工业上的应用。但是并不是没有应用,可以像文化教育产业、动漫产业等等产业。

后来我们就产生了一个泰尔(音)公司,把它小型化、廉价化,市场非常简单、傻瓜化,让大家都好用。当然显然不是为工人去服务了,是为教育服务,这就带了一个头,我认为全世界的小型机还是以泰尔为首,但是现在全世界都搞起来了。这个应该是商业模式的一个基础了。

第三点,我的想法就是我们应该要把政府的力量、行业的力量和企业的力量结合起来。现在3D打印我认为并不是奥巴马说了一句话全世界就蓬勃发展,奥巴马在二十年前说这句话也发展不起来,为什么?那就是软件、硬件、制造工艺还在进步,一点一点通过商业竞争,通过学校、科研机构的努力,它在进步。进步到了一定程度你才谈得上是个商业模式,才谈得上怎么加快的发展。

真正从一个概念到一个技术,到一个系统,这个过程是不能开玩笑,也不能吹,实实在在的过程,它就必须要去逐渐的发展,包括材料,包括工艺软件。3D打印是经历了这个过程,我们刚开始搞一个分层软件都觉得很好,现在网上都开放了。

达到这个水平之后,我认为并不是说政府完全可以和行业脱离,我认为如果是政府能够组织一部分企业建立中心,通过中心的服务把资本再还给政府,完全民营化,这个可能是发展的办法。在这个中心里面应该有比较大规模的应用。

我在2000年初到西班牙巴塞罗那的中心去看,那时候就很受启发,他们把全世界的各种机器都买来了,政府出资,市政府和行业协会联合出资,每个机器去用了就收钱,收钱之后慢慢收回。挂着红的牌子就是这个设备别人不能看,保密的,黄色的可以看,但是不能拿,好一点,蓝牌子就随便看。因为大家用这个机会就有一个保密问题,我用了机器就把我的东西弄出去了,想的很周到。这就需要一点大规模的,稍微资金多一点,比一台设备肯定要多一点的资金进去,这个发展还是比较好。

最后我想商业模式,昨天也讨论,为什么美国的企业搞的那么大,德国的EOS,那比Stratasys初期上差不多,但是他们发展的那么大,我认为德国、英国的公司都没有达到美国的水平,是美国的技术最先进吗?为什么欧洲的公司赶不上美国的公司规模呢?我认为就是他有资本运作进去了,他去融资了。第四个阶段,如果发展到这样必须靠资本的力量,靠大量的先进的融资的手段使他迅速的壮大,他才能在新的构架下研究的速度、创新的速度得到很好的支持。我们应该学习Stratasys,应该要看到我们在商业模式运行,在资本运作的模式上面,我们还是有点差距。

这个阶段不是说技术的问题了,你技术好就一定行,我认为欧洲的技术一点都不差,不一定就赶不上美国。
1.jpg

罗军:刚才四位嘉宾的发言,基本上各自的侧重点出来了。三位代表企业的嘉宾,他们对商业模式的理解是不一样的。什么叫商业模式呢?直白一点,怎么样把你生产的产品大规模的走向市场,没有成熟的商业模式就不可能有产业化和市场化。现在3D打印诞生三十年来,不管说它怎么先进,怎么样颠覆,但是它的商业模式就不成熟,产业化并没形成。全球的产值才200多个亿,300个亿,还赶不上我们一般的中型制造业企业的规模和水平,你能说它成熟吗?显然是不成熟的。

那么不成熟的原因在哪里?技术也是一个问题,材料也是一个问题,从去年以来我一直提一个观点,就是让我们这个行业引起重视,你们是生产企业,不仅仅要生产产品,更要思考这个产品怎么样能够跟你的针对性很强的用户进行结合。

我去年到欧洲访问,今年到美国访问,也去了几个大学交流,跟这个行业内顶尖的这些企业老板和专家探讨一个问题,我去年也参加欧洲模具展,三个馆里面有一个馆,大概五六千平米,五六十家3D打印企业,是最火爆的,我就发现了很多问题。比如说搞了个乐队,这跟3D打印有什么关系呢?原来3D打印的乐器,那些骨架,架子全是用3D打印技术打印的,我也见到了Renishaw的老板,他说这个架子就是用3D打印的技术做出来的。去年《对话》栏目搞了一期,是3D打印的电子琴,还有打印的二胡。

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如果我们用这样的宣传方式去向社会介绍,这是我3D打印打印出来的,效果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呢?我认为可能负面的更多一些,我做一个二胡、电子琴,传统的制造技术是非常成熟的,你说个性化,我承认,但是需要用3D打印打印一个二胡,打印一个吉他,这个量是非常小的,显然是走不通的。

所以我在思考的商业模式,就是怎么样把你的产品有效的跟市场进行结合起来。目前我们遇到了瓶颈,这个瓶颈不是普通的瓶颈。由于3D打印技术本身它是替代性不强的技术,不是在每个行业的应用都有很强的针对性和优势,我们说3D打印这样也能打,那样也能打,那你说的意思是什么?说了之后他会用3D打印技术吗?反而不会。

我去年去了一个国家领导人的办公室,他问我,天天媒体上报道3D打印,打印飞机能飞,汽车能跑,那怎么回事?3D打印里面那么多零件显然是不能的,你说它只能打印一个外壳、某个部分,说了之后他唉声叹气,说原来如此。所以我们真的需要加强对3D打印商业模式的研究和重视。如果还是过去那种模式,生产设备、卖设备,显然这个路子走不通的。

我们也有一些企业尝试做服务、做加工,也有一些尝试跟互联网技术的结合,当然我想,我对3D打印的看法和角度是不一样的,我是做产业经济研究的,我是从产业角度来看这个问题。实际上我们做3D打印的都是行业内的专家,他们的技术绝对是非常优秀的专家。但是他们既要做技术也要去研究市场,那不是他们的强项。

我们社会要引起关注,对商业模式的问题。怎么把应用打开呢?我想一会大家可以举手示意,我们对话就是互相交流和沟通的平台,我们相互借鉴,我们就是要找到成熟的商业模式。我个人谈了对3D打印的看法和意见,当然是从我的角度来谈的,我这个观点对我们三位,从企业的管家角度来看,你们认同我这种观点吗?或者你们有其它更好的见解吗?


Terrence Oh:我同意您说的,听其他演讲嘉宾的时候我也是感受到我们确实需要工业化的3D打印。首先我们要去驱动需求,现在这个需求并不是一种工业化的,所以研究所和行业的主体之间必须要有很多的合作。

我的观点是,当人们还没有接触3D打印的时候,可能他第一次看到这个技术的时候会去想,希望它更廉价,或者说设备的价格更低等等。我不相信基于今天这样一个技术的成熟度,从设备的角度来讲它会比传统的这些设备更便宜,很多的人都会去思考这个技术是不是能够减少它的成本。他必须要去看它总的价值、总的成本,比如说一个新的车型,可能它一般需要18到20个月来进行一个测试,在生产线当中遇到的一些问题,一般这些问题来自于哪里?

行业的人并不一定能知道,其实制造的过程当中有一些什么样的问题,所以这两个方面应该可以来进行合作找出问题所在,最后可以采用3D打印来解决相关的问题。我觉得最终的好处是非常之大的,也是减少产品推向市场的时间,也可以解决当前他们在时间过程当中遇到的问题,看到技术所带来的价值,这样他们就可以看到技术的好处,把它进行一个传播。
颜永年:商业模式这个问题,刚才罗秘书长谈的,站在更高的角度来看。随着不同的技术发展的阶段,模式的侧重点应该也是要不一样。我们现在中国发展到这个阶段,全世界3D打印已经到了大规模应用的阶段了,我认为需要有民间企业独立的发展,要有大规模资本的运作来支持它,还要有行业学会的引导,我觉得要把这三方面的力量结合起来。

看准了市场,不同的市场是很不一样的,国防的市场可能就是LCD、SLS技术,它应该是要求一定的体积、一定的尺寸、一定的可靠性、重复性。如果你是瞄准的玩具市场,可能它还是要以小巧、廉价、无毒等等这些为主。

现在我们3D打印经过这几十年的发展到了这个阶段,这个阶段应该是各个3D打印的技术可能逐渐要拉开距离,往不同的方向去发展。所以在总的方面,我认为我们更加需要资本的支持。从我自己做这一些企业,我也感到要靠3D打印自己完全去盈利,迅速的发展很不容易,能够生存下来就不容易,还要大规模发展,那就需要资本,需要新的金融的力量。

现在金融跟互联网等等这些都是有一定的关系,我们要看好这个时代的特征,在这方面多下工夫。


罗军:周总。


周建国:刚才罗秘书长跟颜教授谈的我都同意,而且他们站的角度都比较高。

我想现在3D打印到了现在这个年代,跟前些年确实有些不一样。刚才我们杨教授谈的也很对,我们从原来的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在改变,现在人家的要求越多了,不像原来完全是照人家抄,现在原创的东西开始多了,对3D打印设备的要求也会多,这就是我们3D打印企业的机遇。

第二个就是作为企业来看,它有两个不同的定位,如果作为商业化、产业化的角度,并不是要你一定很先进很先进,非常领先的产品,而是你适合用户的产品。所以我想我们成为具体企业来看,我们就希望能够给企业提供东西,让他能够创造价值,实现双赢。我们跟有的用户来谈的时候,希望我们的产品卖的便宜一点,我们就不太愿意降价,这里面就有矛盾,我们完全没有利润活不下来怎么办?你让企业太贵了以后,他们也很难创造他们的价值。双赢,我站在我们的角度一定要替用户考虑,让他买了我们的设备之后好好的用,能够帮他解决问题,这样才可以产业化的发展。

另外一个角度,颜教授讲的很重要,希望搞的越新,越新就越能够得奖,越新就越能够反映你自己的水平,这个怎么处理好也是一个很大的难题。


罗军:我先跟我们三位企业的老板出一个命题,我们无论是做金属3D打印机也好,EOS是全世界金属3D打印机做的最好的,是我们很多会员企业以及我亚洲协会的会员都买了你们的产品,稳定性、质量是最好的,得到大家一致公认的。我们武汉滨湖的,作为在模具模型,包括一些其它的工业里面的应用大家也是高度认可的。我们颜老师也在打造工业级的平台方面做了很多的工作。

你们的产品技术的确很好,做出的产品精度也很好。但是我们知道,实际应用市场是非常广的,很大的应用空间,我们也做了很多努力的工作,为什么,虽然我们的经济也在进步,比如去年卖了100台,今年卖了200台,涨了一倍,但你我都认为这个市场空间可以卖到1万台,我们遇到这个问题,怎么打开这个应用市场?你有什么见解吗?

我想两个原因,第一,我知道这个市场很大,可能1万台,可能2万台的市场需求,但是我说不出来具体哪些企业需要我这个产品。这是一个方面。

第二个方面,我对市场的认识也是模糊的,我也不知道究竟有多大的市场空间,我也看不清楚市场在哪里,这两个问题,你们三位是更倾向于哪个问题?


Terrence Oh:关于金属这个方面,我们EOS在中国应该说是比较成功的。我们另外在航空方面的应用也是取得了一些成功,可能因为全球的趋势,每个人航空业他们都在积极的适应,愿意接受这个新的技术,所以说有这个需求,特别是在航空业。但是也有一些行业在中国,现在人们还没有像航空业去拥抱这个新技术。比如说这些工具制造方面的一些工厂,他们都需要一些工具,也需要这种3D的打印技术。但是他们在拥抱3D打印新技术方面做的还不是像航空业那样愿意去拥抱。

我想在航空业,比如说对发动机,汽车发动机、飞机发动机,他们买一个新的要花很多钱,另外你要修的话也花很多钱,你如果说我们这个技术能够让你很便宜的成本就能做到的话,它给你带来的价值是非常大。但是在我们传统的制造业那些工具制造方面,可能本来就是1万美元,那如果用3D可能会花的钱更多,所以3D打印对你的价值有什么样的提升吗?这个就是一个价值,给你带来什么样的价值。所以说我们要研究一下他们在使用这个技术的时候如何更好的利用现在的一些价值,有成本、价值的东西跟我们做比较。我认为在各个行业里都要考虑这个问题,这可能是我们的一个问题,这个市场还没有开发出来的一个原因。


颜永年:我觉得商业模式一定要和技术水平挂钩。现在我们的技术水平还只能是在研发和个性化生产迫切的领域占优势,研发阶段肯定占优势,不管哪个行业都占优势。

个性化比较多的地方就是飞机,它批量比较小。对飞机本身来说并不是少,但是从整个,一个型号生产的量来说它还是不像别人那么多。军火、国防,在这些方面它就有优势,如果我们能够把3D打印的优势跟传统的制造业的优势巧妙的、真正的结合起来,那我们的优势又不一样,我们的运行模式我相信又不一样。为什么小机器一下做几万台,泰尔公司今年可能也到5万台,量那么大,就是因为他是看准了在这个行业里面,拿去为了教育,为了演示,并不是要连续天天用这个东西,它是一亿种训练学习的机器,所以量大,没问题。你在航空3D打印技术就不可能那么多,100台就蛮多了。

如果我们的稳定性,我们能够在成本上大批量的生产,能够较量的话,那它就能上去了。实际上我认为现在有些地方并没有很好的把它结合,或者说很努力的找准了互相的优点,甚至于没有看到3D打印在这个领域做这个有什么优势,如果看不清楚,自然他用的就不会多。所以模式和技术水平要挂钩,商业模式。


罗军:周总。


周建国:刚才前面讲的我都同意,我想还是要回到不同的产品,不同的企业,对于3D打印不同的工艺,我想它的商业模式是不能用一个模式做到的。

比如说颜教授谈到的泰尔小型的3D打印机,都在做,那就看谁能以最低的成本做出最好的3D打印机,那他就占领市场,就能发展,这就是他最好的商业模式。如果是别的东西,烧金属的,或者是给传统工业服务的,你在工艺方面给人家解决了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难点,这可能是你比较好的商业模式,不同的工艺、不同的东西可能有不同的商业模式,我可能讲的这个题比较大。

但是有一点是共同的,颜教授讲的非常同意,确实要借助资本的力量,咱们这么多年以来发展慢,其中很重要的就是这么一个问题。你像我们公司也是这样的,如果我们公司资本多一些,我们可能服务做的多一些。就是现在罗秘书长极力倡导的,建中心,你没有一个资本的力量就做不起来。


杨栓昌:谈我的一点看法,刚才也有企业家和专家谈到这个问题。我觉得首先要区分清楚,商业模式我理解更多是企业的事情,产业化模式,你这个国家怎么去产业化,包括我们企业怎么商业化的过程当中,我觉得政府的作用应该体现在平台的搭建上。

我完全赞同刚才咱们几位专家提到国家应该有一个顶层的增材制造中心。我也稍稍讲一点,我们也提出要建一个国家级的增材制造的创新应用中心,因为它可以搭建一个共性的技术平台。我们在研究产业的过程当中发现,比如说我们在材料制备、工艺,包括我们在装备的一些关键核心器件,我们还是受制于人的,还是非常严重的。对于产业化的推进来讲就有很大的障碍作用,这应该说是从技术平台。

我们从国家的角度要共同去推动包括高校、企业在内的,形成一个共同的协同机制。其实我们老是在喊协同创新,但是坦白说,我没有看到真正在哪个领域进行协同创新去推动的。

举个例子,美国专门搞了一个国家增材制造创新研究所,也是十几个研究所第一个成立的,它是包括用户、企业、高校打包在一起,用户出钱,企业出一部分钱,国家也要出资,打造这么一个平台,你可以去申报、完成相应的技术攻关。我觉得这是整个产业往商业化推进的非常重要的平台,当然了,刚才咱们颜教授也提到在融资这一块,在资本市场的利用上,我觉得这个建议非常好,我们考虑的时候也提到要搞一个增材制造企业或者3D打印产业的投资基金,真正把社会资本撬动进来,用民间资本共同推动产业的发展。

但是问题也来了,我觉得我们中国的资本市场发育总体上来讲并不是很健全的,可能很多的,尤其比如创投,更多的是看你企业发展到一定的程度,一包装上市卖了就OK,中间赚取很大的一块。我们缺少的是像种子基金,前端产业刚刚起步支持的重要资金支持,我们的很多基金,坦白的讲,太急功近利了,太想短时间的赚大钱了。资本市场肯定是要用的,问题是谁来去做,什么好的基金去推动行业的发展,商业模式的推进。

我发表两点看法,谢谢。


罗军:我们几位从不同的角度谈了他们对商业模式的看法,尽管观点不完全一致,但是各有侧重。

我们把时间交给下面的代表,你们有什么问题可以提问,大家抓紧时间,我们可能也就十到二十分钟时间给大家一个交流互动的机会。有提问的吗?大家要谈观点最好是谈核心的内容。


提问:专家好,我是来自上海产业技术研究院,我是做产业经济研究的。

这两天我看市场上展览会,我认为体现两种模式,一种模式是草根模式,很多个人和创业团队依靠互联网做了很多服务平台,我认为它是一种草根模式,专注于个人应用方面。另外一种我觉得是高大上的模式,也就是我们刚才颜教授介绍的,过去三十年依靠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力量来推动产业化。

这两种方式,我觉得市场上跟人交流下来很有意思的是带动了两种情绪。草根模式的创业者非常的有激情,而高大上模式的创业者是一种很纠结的心态,有的在很热情的同时还有些恐慌,甚至还有些人有些悲观。有的人说这个展览会好像看上去瞎闹嘛,有这种情绪。

我个人看起来,仔细研究下来这两种模式在融合。也就是说你看做设备的,我发现他们也都在做服务,而在做服务的,比如说一些做国外设备的代理商在做设备。像将来的趋势,我们说下一次产业革命就是服务业和制造业没有界限,融合,我好像在这次展会上看到这样一些特征。

所以今天谈商业模式,我个人看到一种,因为现在是互联网经济时代,我觉得3D打印似乎透露出它的商业模式是一种融合创新的模式,也就是说草根模式和高大上的模式是必定要融合的,而且展会上我也看到这种融合,所以这是我的一个观点。

如果是这种融合的商业模式,我觉得联盟做了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要融合就是要坐下来对话,所以这次这样一种形式对促进融合创新非常有意义的。

接下来更重要的是市场上的企业要讨论怎么样赚钱,怎么再把钱分给各个参与者。如果台上有专家对我这个观点有认同的话,我非常想听听专家对如果以后大家草根模式和高大上模式能够很好的进行融合的话,怎么样分配利益这个问题上给出一些观点,谢谢。


罗军:谢谢,我想谈一下关于我对商业模式的理解,因为我不是代表个人,从联盟的角度,我们的路线图已经出来了。我跟很多政府官员,包括我们主管部门的主要领导交流过,包括也跟副总理级别的人交流过,他们很急于向我对产业化提出意见和建议。我想了半天,我觉得我们的领导,包括主管部门,包括很多人对3D打印的产业发展现在存在一个误区,什么误区呢?就是希望有多少生产线,生产多少设备。

我跟大家报告一下我们的一些思路,我们规划的路线图。跟你们规划的路线图不一样,我跟大家介绍,我们就是个民间的联盟,虽然主管部门也找过我,挂在某个部位去,但是我感觉思路还是不行,这样对我们推进有困难。

一会工夫,我们会跟青岛市政府签正式的投资协议,首期投资4000万,全球第一个3D打印的创新中心落户青岛高新区。这是个什么概念呢?我主要是站在所有3D打印企业的角度来思考,我对创新中心赋予四大功能,第一是展览展示的功能。这个平台几千平米,一应俱全,到了我中心首先就对整个3D打印行业有了个全新的认识,对3D打印机究竟哪些品类、做什么的有了全面的认识。

我为什么要尽可能全面的有个展览展示的功能呢?有个小插曲。去年最热的时候,江苏省委书记去我们那里参观,回去以后非常兴奋,第一时间桌面的打印机打印出立体的东西,而且这么逼真,江苏省科技厅做了未来五年的发展规划,全是围绕这个做的,原因很简单,他不知道还有其它的,以为只有桌面机,闹了个笑话。这给我的感触很深,他看不见,国内虽然几十家3D打印企业,但是都是各个省,零零散散的,没有机会看到那么多。桌面机都有分几十个品种,所以我想我应该代表联盟把会员企业所有的产品,在这个地方永不落幕的展览会有一个展览的平台。

因为我是开放式的平台,每天接到很多的参观和考察,同时我的第二个功能就是科普的平台,我认为3D打印技术,虽然我们今天这么热,还没完全开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科普将是任何一项新兴技术发展的一个长期的过程,所以科普非常重要。每天我会和学校、政府、企业各方面的人士到我这参观考察,这是一个免费开放的平台,前面两点对我们3D打印的发展非常重要。

但是第三点,也是我创新中心的核心,我花几千万买会员企业的设备,不买对大家来讲,现在都是发展初期,也艰难,我买过来。买过来我一定要让它产生价值,它要发挥效益。这个几千万,任何一个投资商投了需要有回报。

另外一个角度来看,比如说建在青岛,怎么能够参与到青岛这么多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让青岛的企业在不需要投入固定资产的情况下就能分享到3D打印技术?两方面的作用都出来了,一方面让我这些几千万的设备产生价值,发挥效用。另一方面让当地的企业不需要花钱买设备就能分享这个技术,这就是双赢。

我这个团队里面,比如说100号人,30号人是做现场加工服务,作为科普的,做后台服务的。另外40到50人是做营销团队的,因为联盟全球75%以上的专家都是联盟的成员或企业,我要组织他们去当地的大企业,它不是企业整个生产线上的应用,是某个核心环节的应用来改善和提升。我这些专家会整以后会提出解决方案,创新中心跟他签协议,我帮你做加工、服务,根据你的要求,我一年、两年,每个企业就熟悉了。熟悉了过后我也把人才培养出来了,我再给配套设备。

通过这个一个点一个点的就把当地的应用市场打开了。我青岛的市场一打开很快就辐射到其它的地方,在全国三年时间布局十个这样的3D打印的创新中心,你们想一想,三年时间就把整个中国3D打印的应用市场激活了,这是一步大棋。所以我跟我们的会员企业开玩笑,三年以后我是你们最大的买家,也是你们最大的推广者,也不需要给我什么推广经费,我既帮你买设备也帮你卖设备,因为这些企业用户,创新中心开发出来,某个单独企业还拿不走,我还会把他维护的很好,帮他配设备,这是创新中心的核心。

另外一点,我是一个研发的过程,每个企业对3D打印技术就会提出不同的要求出来,他有要求就好,我的研发团队和会员企业的研发团队一起来提出解决方案,这样有了需求,我们技术也就不断的完善,不断的进步。所以从3D打印的创新中心来讲,这是一个大棋。我现在就是通过联盟的力量来下这步棋,而且现在地方政府非常积极,今年我们至少会启动两个这样的创新中心,全面的对外开放,每一个中心大概两三千平米,全球也是规模最大最齐全的。还有一些比如说3D打印的体验中心还建在里面,我就是一个开放式的平台,每天都欢迎大家来体验、参观、考察、洽谈。

我们现在还有一个什么问题呢?3D打印的人才严重短缺,应用人才。我们行业内自己的企业招人都招不到,回来过后我们都要进行培训。所以今年我们至少会诞生一家真正意义上的3D打印的研究院,研究院干什么?两件事,第一,培养3D打印的应用人才,就是技术人才。第二培养3D打印的产业研究人才,这个行业毫不客气的说,真正做3D打印的产业研究的还很少。你们去看,网上去看,大家都是技术类的,他们都是技术专家在谈,技术跟市场派谈的还是有很大的区别的,所以我们要培养、扶植一批专家出来对我们的3D打印企业非常重要。

培养3D打印应用的人才标准也没有,教材也没有,很多学校建了3D打印的教室以后不知道教什么。前几天很有兴趣,几天以后兴趣就没了,老师也不知道干什么了。所以今年我们要把联盟的专家组织起来编写教材,教材就是我们世界3D打印联盟认可的全球通用教材,面向大中学生的教材,面向社会应用技术人才也是一种教材,把人才短缺的问题解决了。

第三个项目,3D打印一定要跟互联网技术结合起来。我们现在在推3D打印的在线平台,赋予三大功能,第一,3D打印的行业资讯平台,现在大家都想了解3D打印技术,但是你到网上去,很多意见都各说各话,也不权威,我们要把我们会员企业的动态信息,我们专家的研究信息、政策信息及时的公布出来,让社会对3D打印有个全面的、清晰的认识和了解。



第二个就是电子商务平台,全球100多家会员企业,每家企业都有个网站,但你这个网站代表的是个体,点击率也很低,引不起社会广泛的关注。那我们联盟来建的,我免费给大家会员企业服务三五年都没问题,每一家会员企业的产品都到我这个平台上来,我们就好比淘宝一样开店,都集中在上面了,免费给大家服务,这多好?线上接单,线下我们交给会员企业。

第三个功能就是个性化定制服务的功能,既然有这么多人你关注你3D打印服务在线,又是行业内一个大的平台,那么我们还有一个科普的问题,就是个性化定制。个性化定制在某个程度上来说还是小打小闹,也是赚点小钱,但是它的核心意义在于让更多的人参与、了解、接触、应用3D打印技术。我们的个性化定制服务平台定制以后,线上来接单,线下交给我们会员企业去加工、完善。如果我们把这三步棋做完,你们想一想3D打印这步棋真就和了。所以我对3D打印的发展是很乐观的,给我们三年时间,我们见分晓。

这就是我个人对3D打印的理解,不知道各位还有没有什么不同的意见,因为也不成熟,大家既然没有一个好的标准,我们现在都是属于研发研究阶段,不成熟也请大家包含。


提问:各位专家好,我来自深圳,是做投资方面的工作。刚刚听到讲平台的问题,金运激光在做云平台,针对这个我想问三个小问题。

第一个想问一下海外产业的发展是否有类似这样的平台做法,这个发展情况怎么样。第二个想问一下现阶段的3D产业的发展水平是否支持做这样一个平台、这样一个事情,有没有足够的供给方供给这个平台。第三个,做这样一个平台,您刚刚提到联盟可能要做,未来是不是有很多的企业做这样的平台,什么样的平台在这样的竞争中会胜出,想问这样三个问题。


罗军:金运激光也在做云平台,个性化定制方面也在做,这是好事,我们也鼓励我们的会员企业大胆的探索,大胆的做,但是他们还是代表的个体。首先他们做事情要站在企业的角度来做事,联盟的角度就要考虑会员的利益。

国外这一块,严格的意义上我可以讲还是一个小而散的格局,整个全球是个小而散的格局。有些企业也不错,每年接到200多万单,但也是一个积极的尝试。


颜永年:刚才秘书长谈的创意中心这个平台,我想补充一点建议。我认为是非常好,但是我觉得除了刚才谈的指标、想法之外,最好还有按产品,提炼几种产品,对这个产品做一种常态化的定量的生产,这个生产去组织、推动它的发展。比方说钛合金的航架结构,小到自行车,大到无人机,无人直升机,都是航架的结构,复杂一点。还有飞机的梁、起落架,我们能不能规定几种结构,每种结构也在平台里面对外服务去做,最好能拿到常态的订单。


罗军:颜老师,关键看比如我在青岛建一个创新中心,小的没关系,每个会员企业都采购,我花钱你在这展示。但是大的像几百万、几千万的设备,我首先考虑当地是不是有市场,有市场我就买。


颜永年:我说的是产品,那么多机械,那么多房子,你做出了这个东西能够为所有的企业去服务,这个就是水平了,这个就有生命力了,我是这个想法。


罗军:我没完全懂到颜老师的意思,但是我坚持一点,当地有应用,我这些设备买过来,一定每个产业是不一样的。


颜永年:这就是把应用具体化到产品上去。


罗军:对,这个没错青岛有什么样的企业首先做一个调研分析,哪几类,大概需要哪些设备,大件的我花钱就要买,买过了肯定就要做服务。

最后一个问题,时间关系。


提问:罗理事长您好,刚才听到您说的平台服务,感觉非常受鼓舞。我想问问您在医疗方面的推广应用有没有什么计划。


罗军:医疗方面,我们创新中心这种平台主要是解决实践中应用的问题,比如说打印牙齿、骨骼这些能做,当然也不是我们能做,是我们的会员单位,我们把市场给他们。我们都会做。


提问:谢谢。


罗军:这样,由于时间关系,我们今天的对话就到此结束。当然我们意犹未尽,还有很多我们需要交流和探讨的,不过我想今天是个引子,我真心的希望我们对3D打印的商业模式加大关注,没有商业模式我们是不可能发展起来的。



上一篇:【3D打印高端观点】罗军对3D打印的未来发展的看法
下一篇:【3d打印高端观点】3D打印的梦想秀-CCTV2对话栏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14-7-3 14:18:56 | 显示全部楼层
确实要把商业模式探讨透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推动3D打印

关注南极熊

通知

联系QQ/微信9:00-16:00

392908259

南极熊3D打印网

致力于推动3D打印产业发展

Copyright © 2024 南极熊 By 3D打印 ( 京ICP备14042416号-1 )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3351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