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市场的深度分析,民用领域被看好

问答
2015
04/02
10:13
分享
评论
本文由齐鲁证券林照天分析师分析,南极熊编辑整理。齐鲁证券判断未来一段时间3D打印行业将出现超预期的快速成长,主要基于以下几个因素:随着惠普等巨头加入,打印机及材料成本有望出现快速下降;网络社群蓬勃发展,创客运动此起披伏;新的3D打印材料不断涌现;软件和设计的难度降低;数字工艺教育的普及。Wohler预计到2016年全球3D打印增材制造市场规模将超过70亿美元,2018年将达到125亿美元,比2014年翻4倍。我们测算了其下游应用行业的市场空间,未来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3D打印市场的深度分析,民用领域被看好

3D打印市场的深度分析,民用领域被看好


以金运激光意造网为例进行分析
由 3D 打印云工厂、线上云平台、线下体验店和设计俱乐部四个部分构成的一个完整
的商业运营体系。在“金运•3D+平台”战略规划中,云工厂是整个 3D 打印产业链的基础,未来将批量合作采购世界先进的 3D 打印及激光等数字化加工设备,力争成为世界最具规模的集中式数字化 3D 打印工厂;云平台是将设计师、客户,以及 3D 打印、激光等加工手段连接起来的核心中介;线下体验店是实现与客户互动,培育线上线下需求的有效载体;创意设计俱乐部是保持创新驱动力,吸引持续增长的流量和消费的关键。 通过“金运•3D+平台” ,公司致力于提供带有明显互联网基因的优质生活和全新消费模式,终极目标是希望成为一个对产业有影响的生态型公司,我们看好公司未来平台及生态圈的发展前景,公司未来有望引领国内个人消费领域 3D打印的热潮。


3D打印行业的放量必须以成本的大幅下降为前提,上游设备和原材料企业天然面临不利的行业环境。商业模式创新的企业更有机会抓住下游需求爆发的契机,实现企业的发展壮大,这方面的成功先例以 Shapeways 为代表。我们深入分析了 Shapeways 的商业模式,认为其成功有必然性。Shapeways 的模式,是由 3D打印机、材料、设计师、3D模型版权、个性化消费需求等多个因素构成的完整生态链,尤其是设计师社区对 Shapeways 的重要性已经突显无遗,成为其核心价值所在。我们首推金运激光,国内 3D 企业中,最接近 Shapeways 的就是金运激光的意造网平台,也是我们未来最为看好的 3D打印标的。金运激光已成功打造其生态体系,包括硬件、软件、内容、服务等多个环节。公司管理层战略清晰,目前是 A股市值最小的互联网企业,未来有望引领我国 3D打印行业民间消费潮流,强烈推荐。


2014 年上半年,公司明确了 3D 数字化技术应用平台的战略定位,顺利完成和推出“云工厂”和“云平台”的建设工作,形成了 3D 扫描、3D 设计及数据处理、3D 打印服务、3D 应用开发的产业链布局。云平台承载体意造网(www.3deazer.com) ,是将设计师、品牌商、消费者,和 3D 打印连接起来的一个服务平台,用 O2O 的经验模式推广 C2B,力争成为C2B 定制化领域的类淘宝平台。 “金运•3D+平台”简而言之就是“线上云平台+线下体验店+云工厂+创意设计=极具商业价值的创意订制产品” ,是用 O2O 的办法(O2O 即 Online To Offline,也即将线下商务的机会与互联网结合在一起,让互联网成为线下交易的前台)推广 C2B(或 B2B)的商业模式,使用户需求、创意设计和打印服务无缝衔接,让客户随时随地、快速实现创想,让产品彰显创意和商业价值。公司在这一价值形成过程中通过打印收费、设计提成、网店租金以及广告等多维度获取收益。


3D打印市场的深度分析,民用领域被看好

3D打印市场的深度分析,民用领域被看好



3D打印市场的深度分析,民用领域被看好

3D打印市场的深度分析,民用领域被看好



3D打印行业 SWOT分析


通过结合工业数字化和自动化等技术,3D 打印呈现三个明显的技术优势:较高的制造自由度、数字化作业流程和较高的原料利用率。当然,3D打印技术本身也存在很多不足,如批量生产能力弱、加工精度尚不足以与传统制造工艺媲美、设备和材料成本偏高等。

3D打印相比传统制造的优势在于:速度快。一次性完成而非分步优化,产品形状想象空间更大,可以用软件做出传统制造不方便完成的形状。此外,修改成本小,只需要在软件中修改部分参数,就可以快速生产出新版。

优势 1:制造复杂物品不增加成本
就传统制造而言,物体形状越复杂,制造成本越高。对 3D 打印机而言,制造形状复杂的物品成本不增加,制造一个华丽的形状复杂的物品并不比打印一个简单的方块消耗更多的时间、技能或成本。制造复杂物品而不增加成本将打破传统的定价模式,并改变我们计算制造成本的方式。

优势 2:产品多样化不增加成本
一台 3D 打印机可以打印许多形状,它可以像工匠一样每次都做出不同形状的物品。传统的制造设备功能较少,做出的形状种类有限。3D打印省去了培训机械师或购置新设备的成本,一台 3D 打印机只需要不同的数字设计蓝图和一批新的原材料。

优势 3:无须组装
3D打印能使部件一体化成型。传统的大规模生产建立在组装线基础上,在现代工厂,机器生产出相同的零部件,然后由机器人或工人(甚至跨洲)组装。产品组成部件越多,组装耗费的时间和成本就越多。3D打印机通过分层制造可以同时打印一扇门及上面的配套铰链,不需要组装。省略组装就缩短了供应链,节省在劳动力和运输方面的花费。供应链越短,污染也越少。



优势 4:零时间交付
3D打印机可以按需打印。即时生产减少了企业的实物库存,企业可以根据客户订单使用 3D 打印机制造出特别的或定制的产品满足客户需求,所以新的商业模式将成为可能。如果人们所需的物品按需就近生产,零时间交付式生产能最大限度地减少长途运输的成本。

优势 5:设计空间无限
传统制造技术和工匠制造的产品形状有限,制造形状的能力受制于所使用的工具。例如,传统的木制车床只能制造圆形物品,轧机只能加工用铣刀组装的部件,制模机仅能制造模铸形状。3D打印机可以突破这些局限,开辟巨大的设计空间,甚至可以制作目前可能只存在于自然界的形状。
优势 6:零技能制造
传统工匠需要当几年学徒才能掌握所需要的技能。批量生产和计算机控制的制造机器降低了对技能的要求,然而传统的制造机器仍然需要熟练的专业人员进行机器调整和校准。3D打印机从设计文件里获得各种指示,做同样复杂的物品,3D打印机所需要的操作技能比注塑机少。非技能制造开辟了新的商业模式,并能在远程环境或极端情况下为人们提供新的生产方式。
优势 7:不占空间、便携制造
就单位生产空间而言,与传统制造机器相比,3D打印机的制造能力更强。例如,注塑机只能制造比自身小很多的物品,与此相反,3D打印机可以制造和其打印台一样大的物品。3D打印机调试好后,打印设备可以自由移动,打印机可以制造比自身还要大的物品。较高的单位空间生产能力使得 3D 打印机适合家用或办公使用,因为它们所需的物理空间小。

优势 8:减少废弃副产品
与传统的金属制造技术相比,3D打印机制造金属时产生较少的副产品。传统金属加工的浪费量惊人,90%的金属原材料被丢弃在工厂车间里。3D打印制造金属时浪费量减少。随着打印材料的进步, “净成形”制造可能成为更环保的加工方式。
优势 9:材料无限组合
对当今的制造机器而言,将不同原材料结合成单一产品是件难事,因为传统的制造机器在切割或模具成型过程中不能轻易地将多种原材料融合在一起。随着多材料 3D 打印技术的发展,我们有能力将不同原材料融合在一起。以前无法混合的原料混合后将形成新的材料,这些材料色调种类繁多,具有独特的属性或功能。

优势 10:精确的实体复制
数字音乐文件可以被无休止地复制,音频质量并不会下降。未来,3D打印将数字精度扩展到实体世界。扫描技术和 3D 打印技术将共同提高实体世界和数字世界之间形态转换的分辨率,我们可以扫描、编辑和复制实体对象,创建精确的副本或优化原件。

3D打印相比传统制造,也有自己的诸多不足之处:

首先,3D打印本身不是一个大规模普及应用的技术,不能够批量化的生产和制造,主要就是用于个性化小批量的生产方式。

其次,材料限制,相同的耗材 3D 打印机成本高于传统工艺材料。虽然高端工业印刷可以实现塑料、某些金属或者陶瓷打印,但目前无法实现打印的材料都是比较昂贵和稀缺的。另外,现在的打印机也还没有达到成熟的水平,无法支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所接触到的各种各样的材料。研究者们在多材料打印上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除非这些进展达到成熟并有效,否则材料依然会是 3D打印的一大障碍。

第三,打印精度、 打印尺寸的限制,虽然现在有条件现实大尺寸的打印,但是尺寸做大以后物品变形、缺陷等精度问题也随之而来,因此还是需要实验调整材料配方和制作流程才能使其稳定。

第四,生产效率,与传统的生产线相比 3D 打印更像个是手工工匠,在确保细节精度的情况下,制作一个 16 厘米以上的人像,通常需要大于 8 个小时。  

因此,3D打印既有自己独特的优势,也有自己的不足。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及个人定制化需求的增长,行业发展前景广阔。

3D打印行业SWOT分析

3D打印市场的深度分析,民用领域被看好

3D打印市场的深度分析,民用领域被看好


3D打印与传统制造业关系探讨:
总体来看,我们认为 3D 打印有自己独特的竞争优势,也有自身难以解决的缺点,未来将成为从传统制造业技术的有益补充,全面替代传统制造业的可能性目前来看还非常小。主要基于以下一些理由:

首先,在传统制造业领域,开模是一件非常头痛的事情,耗时长、难度大、成本高。而 3D 打印技术的优势恰恰体现在产品设计(模型设计)方面,凡是能够设计出来的任何复杂的个性化产品,都能够通过 3D 打印技术把模型打印出来,甚至直接生产制造出产品。

3D打印的意义,核心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传统生产方式不能生产制造的个性化、复杂高难度产品,通过 3D 打印技术都能够直接制造;二是虽然传统方式能够生产制造,但是投入成本太高,周期太长,通过 3D 打印技术可以实现快捷、方便、缩短周期、降低成本的目的。

因此,说 3D 打印技术将替代传统制造业,并不现实,一是成本并不划算,达不到规模化的要求;二是 3D 打印也不可能使工厂彻底告别车床、钻头、冲压机、制模机等传统工具。3D打印技术是擅长解决个性化、复杂化、高难度的生产技术,而传统制造业擅长的则是批量化和规模化生产。二者之间优劣态势正好形成互补关系,而不是谁替代谁的问题。因此,3D打印技术本身不是要取代传统制造业,也不能取代传统制造业。

3D打印技术虽然能够打印出我们所需要的多种产品,但是从成本核算、材料约束、工艺水平等多方面因素综合比较来看,3D打印并不能够替代传统的生产方式。 3D打印技术的核心是使用增材技术从而带来生产方式的变化。3D打印机不可能替代传统机床,而是会与传统机床和制造技术形成一个互补关系,带来机床生产工艺的改进。随着 3D 打印的普及,大批量的个性化定制将成为重要的生产模式。3D 打印与传统产业相结合,将带动并引领传统制造业大发展也是大势所趋。

3D打印行业已经迎来光明爬升期
以 Gartner 对新技术的成熟模型为例,我们来分析 3D 打印行业最近两年及未来更长一段时间的发展前景。Gartner 将新技术发展划分为五个阶段:这五个阶段分别是:

一是萌芽期(Technology Trigger)又称感知期,人们对新技术产品和概念开始感知,并且表现出兴趣;

二是过热期(Peak of Inflated Expectations) ,人们一拥而上,纷纷采用这种新技术,讨论这种新技术。典型成功的案例往往会把人们的这种热情加上把
催化剂;

三是低谷期(Trough of Disillusionment) ,又称幻想破灭期。过度的预期,严峻的现实,往往会把人们心理的一把火浇灭;

四是复苏期(Slope of Enlightenment) ,又称恢复期。人们开始反思问题,并从实际出发考虑技术的价值。相比之前冷静不少;

五是成熟期(Plateau ofProductivity) ,又称高原期。该技术已经成为一种平常。

3D打印市场的深度分析,民用领域被看好

3D打印市场的深度分析,民用领域被看好


3D打印市场的深度分析,民用领域被看好

3D打印市场的深度分析,民用领域被看好


3D打印技术出现已经有多年, 而在欧美一些国家的发展应用也已经广泛开展。目前 3D 打印已经经历了概念和泡沫化阶段,即将进入光明爬升期。

Gartner 认为 3D打印让实体物品的数字化进一步加深, 并有可能在供应链与制造层面引发颠覆性变革。根据最新的 Gartner 技术成熟曲线(2014) ,其判断企业级 3D打印已经跨越了技术幻灭的低谷期,进入了光明的爬升阶段。越来越多的企业应该开始尝试用 3D 打印技术提升传统的产品设计和原型设计,创造新的产品线和市场。而 3D 打印技术也正在颠覆众多行业中的设计、原型设计和制造流程。此外,随着 3D 扫描仪和设计工具日趋先进,以及附加的设计软件工具的商业和开放源代
码的开发使 3D打印更实用,使用 3D打印机的企业不断增加。

Gartner 认为生物型 3D打印正处于创新的萌芽期,而消费型 3D打印处于过高预期的幻灭期。Gartner 报告是去年年中发布的,可以说准确预见了其后一段时间 3D 打印低于预期的表现。由于营利表现不及预期且商业化进展缓慢,3D 打印板块 2014 年以来表现一直疲弱。3D 系统公司 2014 年以来累计下挫 67.88%; Stratasys 累计下挫 40.24%; Voxel jet去年累计下挫 80.57%; Exone 累计下挫 76.86%。 以 3D系统公司为例,其股价从 6月份的 60左右迅速腰斩,跌到 30美元左右。

但美国 3D 打印企业股价的大幅下跌并不代表整个行业已经渐入寒冬,相反,我们认为这是行业发展中的正常洗牌及去泡沫化的过程。随着惠普、GE等众多巨头的加入,3D打印行业将获得更高的性价比、更快的普及和推广速度。股价的大幅下跌也将促使 Statasys 和 3D Systems去开发更低成本的设备以满足客户的需求。

去年十一月,惠普正式发布其 3D 打印技术,惠普认为其自主研发的打印技术更加高效,3D 打印头能一次操控 10000 个喷嘴,其制造的模型精确率高达 5 微米 。 “多喷嘴熔接”(multi-jet fusion)的全新 3D 打印技术可以同时操作众多喷头,比现有的 3D打印技术快 10倍,这意味着打印成本会大大降低。



3D打印市场的深度分析,民用领域被看好

3D打印市场的深度分析,民用领域被看好




除了惠普外,GE也在逐步扩大 3D打印制造在公司制造流程中的地位。GE14 年年底在康涅狄格州的 Connecticut 开设了一所新的先进制造实验室(AML) 。这所新实验室将装备先进的机器人和自动化制造系统,以生产 GuardEon 塑壳断路器(MCCB)平台,该产品将于 2015 年发布。该实验室还使用了最先进的 3D 打印机,以帮助该公司的工程师们进行设计和制造。

我们相信惠普和 GE 等巨头的加入有利于行业规模迅速扩大,激烈的上有设备竞争将快速降低成本,同时有着先进研发实力巨头的加入也会加快 3D打印技术的成熟。


3D打印市场空间广阔

根据 3D 打印行业最权威的 Wohlers report 2014 中的数据显示,2013年全球 3D 打印产品和服务市场增长 34.9%,达到 30.7 亿美元,这是3D 打印行业最近 17 年来增长速度最高的一年,而过去 26 年的平均年增长率为27%, 最近三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32.3%。 Wohler预计到2016年全球3D打印增材制造市场规模将超过70亿美元, 2018年将达到125亿美元,比 2014 年翻 4倍。

如果我们对比 Wohlers 前几年的预测,就可以发现 3D 打印行业发展速度一直超出 Wohlers 的预期。我们找到了 Wohlers report 2011中的预测,其预计到 2016 年全球 3D打印行业产值将达到 31亿美元,而实际上到了 2013 年整个行业产值就已经达到了这个预测。随着国际巨头纷纷加入、人们消费理念的提升以及成本的快速下降,我们判断未来几年的行业增速仍将大大超出 wohler 的预测。

根据 Gartner 日前发布最新预测,2015 年全球 3D 打印机出货量将达21.7万台,高于 2014 年的 10.8万台。2015 至 2018 年期间,3D打印机出货量每年均将成倍增长,预计到 2018 年将超过 230万台。Gartner认为 3D打印机市场正处于历史性转折点,自 30年前 3D打印机被发明以来,单位出货量每年的增长率都停留在个位数到十位数的低水平,但2015 年起将可望大幅增长。 这些预测数据看起来激进, 但须知即使 2018年销售量如预期般达到了 230万台,亦只是全球消费、商用以及政府采购相关市场潜力的一小部分而已。

2018 年之前材料挤制成型技术将带领市场增长,主要因为 1000 美元以下的 3D 打印机开始广为全球消费者所采用。 “消费级”3D 打印机市场的主要增长驱动力来自于低廉的价格、提升的性能以及在全球各地都能买得到。而“企业级”3D打印机市场的主要增长驱动力则是可通过 3D打印技术进行原型设计并生产成品,再加上 3D 打印机成本下降、品质提升,且可用材料日益多元。从行业调研情况来看,我们认为从 2015年开始,无论在企业级或者消费级市场,3D 打印技术成熟度将迅速提升,成本快速下降,用户接受度将超出预期。

从下游来看,3D 打印技术的行业应用主要分布于消费电子、汽车、医疗、航空航天、建筑、科研等领域;而从具体应用环节来看,3D 打印技术目前主要用于设计样品、展示模型及模具的制造,但直接零部件加工的占比快速上升.

我们要强调的是,3D 打印行业是一个对传统制造理念的升级和创新,简单地线性外推其市场增速及空间意义并不大。而且我们认为对于一个新的制造理念,测算其市场容量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就像互联网刚问世时没人可以知道其未来发展的潜力一样。同时 3D 打印行业下游广泛,应用范围仍在不断拓展,这使得准确预测和判断变得更为困难,但我们试图在市场空间和部分细分市场估算其未来可能达到的规模。

制造领域:

著名的趋势学者杰里米在《零边际成本》一书中,认为未来社会“产消者”正在以近乎零成本的方式制作并分享自己的信息、娱乐、绿色能源和 3D 打印产品。他们也通过社交媒体、租赁商、合作组织以极低或零成本的模式分享汽车、住房、服装和其他物品。这样的话通过能源互联网,每个家庭都会是一个小的制造工厂,传统制造业将被取代。但正如我们在前文所指出的,3D打印由于工作原理的问题,短期来看替代传统制造业基本不可能。我们认为 3D 打印在制造业中具有比较优势的集中在以下几个环节:一、前期模型和样品设计;二、复杂及小批量产品生产;三、产品零组件修复;四、工艺品、个人消费品等。

以模具市场为例,根据中国铸造网数据,全球模具市场规模大概在1000-1500 亿美元的水平。由于中国是制造业大国,全球份额占比较高。根据中国行业研究网数据, 预计 2015 年我国模具市场规模接近 3500 亿元。如果是产品的更新换代非常快的行业,一个新产品生产出来后,如果没有销路,那就得不偿失。开发一副模具需要几十万甚至几百万元。

利用 3D 打印技术,可以把产品先开发出来,如果符合技术要求和市场需求,再进行模具开发,进一步进行批量生产。使用 3D 打印技术的优势在于可以大大缩短生产的周期、节约生产成本。其次,一副模具的异形加工,采用传统的制造技术,难度很大不说,成本也非常高,耗时长,有时还会造成材料的浪费。但利用 3D 打印技术时间会大大缩短,而且还具有高精密度的特点,这样就能够不断提高市场竞争力,在发展中抢得先机。

3D打印市场的深度分析,民用领域被看好

3D打印市场的深度分析,民用领域被看好



医疗健康

3D打印目前在医疗健康领域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康奈尔大学机械工程与计算机科学技术教授胡迪•利普森提出了一个“3D 打印生命阶梯”概念, 这也恰好符合了目前3D打印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 阶梯底层是“无生命的假肢”,即无需留在体内的医疗器械,包括医疗模型、诊疗器械、康复辅具、假肢等;中层是"简单的活性组织如骨骼与软骨",即个性化永久植入物,使用钛合金、生物陶瓷和高分子聚合物等材料通过 3D 打印骨骼、软骨、关节、牙齿等产品,通过手术植入人体;再往上是静脉和皮肤;靠近阶梯顶层的是复杂且关键的器官,如心脏、肝脏和大脑,这也是目前科学家正在攻克的主要领域--3D生物打印,即使用含细胞和生长因子的"生物墨水",结合其他材料层层打印出产品,经体外和体内培育,形成有生理功能的组织结构。

以目前已经有大量成熟应用的假牙为例,目前我国假牙产量每年超过9000 万颗,按一颗 140元出厂价计算,每年市场规模接近 130亿元。 在临床上装假牙时,一般都要先预备口腔印模,灌注石膏模型后,进过加工在牙齿的模型上制作假牙。因为手工操作不精确,这种采集方式技术给患者带来不适感。而 3D 打印假牙省却了大量繁琐的传统取模步骤,降低了材料和人工的消耗;速度快、效率高,计算机设计,计算机制作,做到了真正意义上的无模化、数字化。

家居饰品
家居饰品是 3D 打印非常适合的下游领域。据机构统计,目前我国家居饰品的年消费能力高达 2000~3000 亿元每年,全球市场规模在 5000亿美元以上。 而传统家居饰品行业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 从设计角度看:饰品设计开发属高风险高投入;2、从生产角度看:进口产品占据了大型商场,价格昂贵,令消费者望而却步;3、从流通角度看:家居饰品行业处于初级阶段,市场流通受传统营销方式束缚;4、从经营角度看:由于流通环节和经营方式的局限性, 产品价位居高不下。 3D打印技术的应用,可以说很好地符合了行业未来的发展需求。

我们认为,3D打印在家居饰品行业渗透率将出现快速提升。首先,大众消费水准的不断提高,直接诱发了人们对生活情趣更高层次的追求;其次,时尚、品质、个性,越来越成为个人家居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主题; 家饰重要性的突显使得馈赠家居饰品已成为单位、个人赠送的时髦方式; 3D打印的生产方式可以很好地解决家居饰品业高风险前期投入的问题。

航空航天领域:最具发展前景领域之一

由 3D 打印制造出来的金属零件完全符合航空航天领域对于未来器械设备制造的要求。 “轻量化”和“高强度”一直是航空航天设备制造和研发的主要目标。3D 打印技术所制造出来的零件能够很好的迎合这两个要求,如由激光快速成型技术打造的一次成型钛合金的承力能力比普通锻造、焊接强上近 30%。

由于航空航天设备所需要的零部件往往都是一些需要单件定制的小部件,如果运用传统工艺制作势必会存在制作周期过长,且成本过高的问题。而 3D 打印技术低成本快速成型的特点则能很好地弥补这一问题;3)传统技术在生产零件过程中会造成许多不必要的损耗, 对于复杂产品,夸张的时候原材料利用率仅有不到 10%。而 3D 打印所特有的增材制造技术则能很好的利用原材料利用率高达 90% 。

军工领域

2014 年国防支出预算将增加 12.2%,升至 8082.3 亿元。我国国防支出预算首次突破 8000 亿元人民币。近四年来国防支出预算的增幅均在10%以上,而此次 12.2%的增幅也是连降三年后首次回升。国防开支的不断上升预示着军工领域可分的“蛋糕”在不断做大。现代化部队是我国军队建设目标之一, 3D打印技术的应用符合提高军队设备高科技含量的要求。增材制造产品本身耗材少,质量轻,损耗少的特点不仅仅可以应用于战斗机的制造,还能满足军工领域其他设备制造的需要。今后在这一领域需求量将会出现大幅的提升。

金属 3D打印前景光明

金属材料由于其高硬度,耐高温等得天独厚的特性,其作为 3D 打印原材料的发展空间将会是巨大的。相较于 PVC,陶瓷等材料金属 3D打印所制造出来的产品可以在更多的领域得到应用,如航天航空、汽车制造、军工等。产业链下游需求面更加宽广,使得金属零部件的 3D 打印技术在未来的发展前景更加被业界所看好。

当然,金属 3D 打印在现阶段仍然会遇到一定的技术难题。因为金属的熔点相对较高, 所以在成品制造的过程中会有多种物理过程(如金属固液形态的转变),热传导和表面扩散等。为了解决这一系列问题,需要多种制造参数配合。相较于其他材料的 3D 打印技术,金属零部件快速成型技术应当是最为复杂的。因此,随着科技的逐步成熟,金属 3D 打印技术进步的空间将会是非常巨大的。


根据 WohlersAssociates统计显示,2012 年售价在 5000 美元以上的工业级 3D 打印设备中,按销售额划分,占据市场前三位的分别是光固化31%,FDM材料挤出 22%粉末尿熔化 21%。从另一项统计数据分析中,能够更加直观的反映未来 3D打印市场的发展走向。 从 3D打印服务商最想购买的设备来看,以金属粉末作为主要耗材的粉末床熔化设备的需求量超过了整体的一半以上。由此可见,能够处理难以加工的金属材料,符合更广泛市场应用的金属 3D打印技术更加受到市场的青睐。

中国 Shapeways 蔚然成型 生态圈构建卓有成效  

金运 3D+生态圈模式蔚然成型

公司拟投入资金着力构建“金运•3D+平台” 。 “金运•3D+平台”简而言之就是 “线上云平台+线下体验店+云工厂+创意设计=极具商业价值的创意订制产品” ,是用 O2O 的办法(O2O 即 Online To Offline,也即将线下商务的机会与互联网结合在一起,让互联网成为线下交易的前台)推广 C2B(或 B2B)的商业模式,使用户需求、创意设计和打印服务无缝衔接,让客户随时随地、快速实现创想,让产品彰显创意和商业价值。公司在这一价值形成过程中通过打印收费、设计提成、网店租金以及广告等多维度获取收益。

“金运•3D+平台”是由 3D 打印云工厂、线上云平台、线下体验店和设计俱乐部四个部分构成的一个完整的商业运营体系。 在 “金运•3D+平台”战略规划中,云工厂是整个 3D 打印产业链的基础,未来将批量合作采购世界先进的 3D 打印及激光等数字化加工设备,力争成为世界最具规模的集中式数字化 3D 打印工厂; 云平台是将设计师、 客户, 以及 3D 打印、激光等加工手段连接起来的核心中介;线下体验店是实现与客户互动,培育线上线下需求的有效载体;创意设计俱乐部是保持创新驱动力,吸引持续增长的流量和消费的关键。 通过“金运•3D+平台” ,公司致力于提供带有明显互联网基因的优质生活和全新消费模式,终极目标是希望成为一个对产业有影响的生态型公司,通过持续创新,不断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本次募集资金将全部用于补充公司流动资金,并根据 3D打印行业发展趋势和公司业务拓展的需要,主要用于“金运•3D+平台”建设。未来,公司还将以“金运•3D+平台”为核心,倾力打造 3D 打印生态圈,逐步成为具有行业领导力的生态型公司。  

互联网时代的 C2B 商业模式将是对用户需求的全方位响应,面对形式各异的创意设计和 3D 打印需求,公司必须拥有多材料、精细化的快速打印能力以提供优质的打印服务从而为用户带来创意实现的成就感和满足感。云工厂可以应对 3D 打印产品订单的快速加工需求,其特点在于能够对线上线下的所有产品进行大批量集中式订制加工。因此,云工厂是整个 3D 打印产业链的基础,是各式各样创意产品和个性化设计理念得以最终展现的关键。 云工厂的集中式大规模处理能力与 C2B 分布式个性化需求相辅相成,是增材制造的订制化理念与传统规模化工业生产的完美融合, 既能发挥规模经济优势、逐步降低成本,又能满足个性化创意产品的制造需求。未来,公司将逐步投入资金引进世界先进的 3D 打印设备,包括桌面级和工业级 3D 打印机、大运算量计算设备、软件以及后续处理工艺设备,可实现塑料、沙岩、尼龙、金属等多种材料的打印,满足用户的多样化需求。云工厂还将持续关注技术更新趋势,加强与优秀企业合作,提高自主研发能力,在材料和设备方面尽可能实现国产化,以进一步降低打印成本,拉动市场需求。

优化云平台,增强线上服务能力

3D 打印的订制化特性与互联网的信息化渠道相结合可以释放出巨大的市场需求,不仅改变工业制造的方式,也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互联网将线下商务的机会转移到线上,让互联网成为线下交易的前台,这一商业创新成功培育出全新的购物模式和消费体验,创造出千亿级的市场。公司致力于构建“金运•3D+平台” ,始终高度重视网上平台运营为业务发展带来的巨大推动力,一直将功能完善、结构合理和运行流畅的线上云平台视为核心能力。云平台是将设计师、客户,以及 3D 打印、激光等加工手段连接起来的一个O2O 电商服务平台,包括线上网站以及整个信息化系统,公司将以自营和开放平台接口的方式运营在线平台。 作为公司线上网站之一的 “意造网” (www.3deazer.com)于 2014 年 6 月正式上线。 “意造网”的定位是“3D 打印个性化私人订制电商平台” ,它是以激光、3D 打印等数字化技术为加工
手段,以文化创意为核心,以个人消费为对象(C2B 模式) ,并通过网络作为推广手段的线上交易平台。 意造网的成功上线标志着公司 3D 打印云平台初步搭建完成,未来,公司还将开发基于 B2B 商业模式的网上平台,以满足一些工业级客户的需求。因此,云平台将被打造成一个既能够实现 C2B价值链,又能够实现 B2B 价值链的 O2O 线上平台。公司未来对云平台的建设投入主要聚焦于主系统及界面优化升级、周边系统整合以及基础支持架构等多个方向,将逐步完善云平台的信息流动功能,为创意沟通、产品设计、用户管理、 销售、 生产、 仓储以及财务管理等提供支撑线下体验是 “金运•3D+平台”的一个重要有机组成部分,是实现与客户互动,培育线上线下需求的有效载体。体验店作为一个直接展示公司产品的实体平台,能够给客户带来很好的 3D 打印体验,有利于提高客户对 3D 打印的认知度和接受度,带动相关成熟产品(如人像打印)和个性化订制产品的销售。此外,正如苏宁电器实体店之于苏宁易购一样,3D 打印的线下体验店还能够有效与线上平台联动,提高线上平台的关注度,最终增加订单数量。

2014 年 8 月,公司直营的第一家线下“意造科技体验中心”在长沙开业迎宾。该中心不仅有“意造网”上的畅销产品售卖,还有很多集合 3D、激光,以及互动游戏等于一体的科技体验项目。客户可以通过互动来感受 3D 打印等尖端科技、寓教于乐,通过体验来 DIY 自己个性化创意产品,让商品产生丰富的内涵和价值,从而促进消费。基于长沙“意造科技体验中心”运营模式,公司未来将向全国拓展线下实体店,以提升用户体验,推广 3D 打印技术和应用。

搭建设计俱乐部,保持创新驱动力  

创新是互联网行业的核心驱动力之一,对于与互联网结合的 3D 打印服务行业亦是如此。 “内容为魂,流量为王”始终是 3D 打印平台甚至整个 3D 打印生态圈走向成功的关键,只有不断丰富的内容、层出不穷的优秀创意产品,才能吸引持续增长的流量和消费。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要有大量的、高水平的设计师队伍聚集,形成较为完整的创意产业链。为此,公司拟打造一个五星级酒店式创意设计中心,提供给入驻的创意设计人员使用,以俱乐部的形式聚集全球创意设计力量。创意设计俱乐部将推行创新、创意、创业文化,并构建成一个以激光与 3D 打印产品为特色的,集创意、设计、加工、产品、销售、服务于一体的创意设计产业链。公司也积极引进产品开发、营销企业入驻,通过各种主题营销活动、赛事举办,扩大影响力,促进产业发展,将激光 3D 打印与传统产业融合推广到一个新的高度。

以“金运•3D+平台”为核心,公司还将利用多种手段向外延伸,围绕用户逐步建立起“硬件+软件+应用+服务”的生态系统,即“金运•3D+生态圈” 。 “金运•3D+平台”是建立在互联网之上的 3D 打印服务平台,由于互联网的包容特性,以其为核心的“金运•3D+生态圈”具有较强的兼容性及延展性,能够聚集众多的资源和要素,使生态系统各要素之间形成了紧密协同的运营机制,能创造出比单一经营要素独立运营更高的效率。在这一生态圈中, 一方面公司将以自主研发、 与业内创新企业合资、合作等多种方式推动 3D 打印相关设备、材料、应用程序等软、硬件技术的发展,并通过率先将此类技术运用于“金运•3D+平台”所形成的技术领先优势和成本优势,让相关企业与“金运•3D+平台”共同发展,形成良性循环;另一方面,公司将利用“金运•3D+平台”所形成的品牌优势、客户资源聚集优势、信息资源聚集优势、设计资源聚集优势等不断汇集优秀的创意人才与企业, 让他们能够通过 “金运•3D+平台” 创新 3D打印技术的应用方式和服务范围,寻找并满足客户独特的个性化需求,从而形成一个相互支持、共同发展的开放式生态系统。 依靠这一生态体系,将形成企业资源与用户需求之间的极速匹配和良性互动,实现 3D打印领域硬件、软件和服务类企业与具有个性化需求的应用类企业和个人之间无缝对接,从而使生态圈各参与方实现相应的价值,促进生态系统保持动态平衡和持续优化。  

公司此前已经成功以现金方式收购武汉落地创意有限公司并打造出“意造网” ,从而初步搭建起线上云平台这一“金运•3D+平台”的关键环节,掀起“金运•3D+生态圈”建设的序幕,进一步巩固了公司在 3D 打印领域的先发优势。未来,公司在内生式增长的同时,将进一步围绕 3D 打印产业链上下游,寻找优质的投资、并购标的,通过在产业链各环节的投资与行业整合,实现业务规模的快速扩张,并促进“金运•3D+生态圈”的形成和自我完善。


中国 Shapeways 蔚然成型 流量快速增长可期

3D打印市场的深度分析,民用领域被看好

3D打印市场的深度分析,民用领域被看好


从国外厂商的发展经验来看,目前 3D 打印行业以全产业链模式为主。目前在美股上市的 3D systems、 Stratasys、 Exone、 ProtoLabs 和 iRobot基本都是全产业链模式,涵盖上游材料、设备到下游应用环节。
设备厂商竞争压力较大。正如我们此前所指出的,国际巨头如 GE、惠普等纷纷进入 3D 打印设备行业,将给行业带来新的竞争压力。我们认为类似于 3Dsystem,Stratasys等公司投资机会并不大。首先,惠普等巨头研发实力较强,资金充裕,会抬高原本设备厂商的研发支出和费用。而我们看好 3D 打印行业的核心逻辑是其设备与材料成本仍有很大下降空间。就技术的经济性而言,3D打印被市场质疑较多的还在于较高的直接制造成本。从现阶段 3D 打印制造的成本构成来看,设备和材料占据主体部分,但二者在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市场规模的扩大,都存在较大的下降空间。

3D打印市场的深度分析,民用领域被看好

3D打印市场的深度分析,民用领域被看好


去年以来 3D system 等公司的大幅下跌已经反应出上游设备及材料企业的负面趋势。 3D打印行业是一个新兴产业, 每年都会有很多企业跟进,这对于提高 3D 打印技术来说是件好事,不过对于拥有资金、技术及传统渠道影响力的传统行业巨头的入场,这无形增加了行业竞争力。我们判断这个趋势短期内很难扭住。此外,由于大部分设备及材料企业不属于电子行业,我们在这篇报告中不做重点推荐。

看好商业模式创新的企业。3D 打印行业的放量必须以成本的大幅下降为前提,上游设备和原材料企业天然面临不利的行业环境。商业模式创新的企业更有机会抓住下游需求爆发的契机,实现企业的发展壮大,这方面的成功先例以 Shapeways 为代表。Shapeways 是一家总部位于荷兰的创新制造公司,它利用 3D 打印技术为客户定制他们设计的各种产品,包括艺术品、首饰、iPhone 手机壳、小饰品、玩具、杯子,还为客户提供了销售其创意产品的网络平台。2007 年成立以来,Shapeways
增速迅猛,在经历近两年全球 3D打印行业的飞速发展后,目前月均 3D打印产品数量已经高达 18万件,当之无愧成为 3D打印界的亚马逊。  

Shapeways 实际上是一个具有双重性质的 3D 打印平台,一是 3D 打印云工厂,二是 3D打印的交易平台。客户将 3D打印的模型文件上传至平台后,选择材料,获得报价,最终确定后由 Shapeways 通过规模庞大的 3D 打印工厂制作出来并邮寄给客户。但真正让公司迅猛发展并累计获得近 5000 万美元风险投资的最主要原因, 则是来自 3D打印交易平台的概念。Shapeways 对外宣称要做 3D打印的亚马逊,其实也是对该定位的认可和强化。目前在 Shapeways 平台上有接近 2 万位活跃的设计
师,源源不断地输出适合 3D 打印的优秀创意设计,也在源源不断地吸引新的消费者。 设计师通过平台每销售出一件 3D打印商品, Shapeways将获得一定比例的佣金,这一比例根据不同的商品有所差别。Shapeways 的模式,是由 3D 打印机、材料、设计师、3D 模型版权、个性化消费需求等多个因素构成的完整生态链,尤其是设计师社区对Shapeways 的重要性已经突显无遗,成为其核心价值所在。

首推金运激光。国内 3D企业中,最接近 Shapeways 的就是金运激光的意造网平台,也是我们未来最为看好的 3D打印标的。公司提出了“3D打印云工厂计划” ,在运作思路上采取逆向思维的方式:首先做好应用,再围绕应用建立自己的核心技术,比如三维数据处理技术、3D打印工艺技术。最后,再逆向地研究适合各行业应用的 3D打印设备、3D打印材料、应用软件等,通过这种方式实现企业的持续投入和稳定发展。

具体来说,金运模式是以 O2O的办法推广 C2B的商业模式。该模式是以 3D激光数字化技术为基础,充分利用互联网思维,将线上“云平台”与线下实体体验店有机结合,通过云工厂加工,从而为客户实现极具竞争力创意产品的商业价值的一种定制模式。商业用户及消费者只需到店定制或将激光加工及 3D 打印数据上传到云,或者将好的创意提交给云平台设计师完成模型数据设计,再由云端工厂制作、物流系统配送便可完成订单流程。简而言之,金运模式就是“线上云平台+线下连锁体验
店+云工厂=极具商业价值的创意定制产品” 。

云工厂在金运看来,是一个生态体系,包括硬件、软件、内容、服务等多个环节。在设备环节,其自主研发成功了桌面级 3D打印机投入销售,并拥有系列 3D 扫描设备研发生产能力。在线上云平台方面,一个集在线商城、在线定制及威客功能于一体的“意造网”已经上线,目前注册用户及设计师发展情况良好,网站流量较大,平台的内容也在不断丰富。在线下实体店方面, “3D 记梦馆”品牌目前意向加盟的数量较多,加上已签约和开业的加盟店,希望通过努力,争取年内达到 100 家。在云工厂单元,已经引进了多套世界顶级的 3D 打印设备,后续还会有更多的适合更多材质的设备引进来。

目前公司已经充分认为到设计师的重要性,正在紧锣密鼓地去寻找设计师资源。意造网平台上已经有相当数量的设计师进驻。金运激光是 3D打印行业互联网平台型企业,网上流量迅速增长,目前网站每个月收入已超过两百万元,月新增注册用户达到 5万左右。线下体验店目前开了50家左右,基本第一个月实现盈利,快速复制扩张可期。公司管理层战略清晰,目前是 A 股市值最小的互联网企业,未来有望引领我国 3D 打印行业民间消费潮流,强烈推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推动3D打印

关注南极熊

通知

联系QQ/微信9:00-16:00

392908259

南极熊3D打印网

致力于推动3D打印产业发展

Copyright © 2024 南极熊 By 3D打印 ( 京ICP备14042416号-1 )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3351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