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固化3D打印机在工业应用中已经受到青睐,但据南极熊了解仍然存在一些技术问题丞待突破,例如SLA 线扫描的打印速度慢,DLP面投影的打印尺寸等,而上海普利生的诞生却解决了这些难题。上海普利生机电科技公司的3D打印机,凭借自主的面阵曝光技术,以每小时输出耗材超过1000克、10倍于国内外同类设备的速度,让国际同行刮目。
2013年前后,3D打印这个舶来品似乎一夜之间成为热词,国内标榜能3D打印的企业突然冒出很多。一年多时间,上海的3D 打印企业就超过20家。
3D打印说说简单,其实需要相当的积累。普利生成为行业“黑马”,不是偶然。在从事3D打印之前,这是一家在彩扩机设备领域排名世界前三的“隐形冠军”,集光、机、电、计算机软硬件、感光化学于一体的标杆性企业。
随着智能手机普及特别是存储方式的变化,彩扩冲印设备“一夜入冬”。普利生总经理侯峰分析认为,其在彩扩设备领域积累的曝光控制和感光材料两把“利器”,正是突破3D打印技术的命门。
在侯峰的办公桌上,摆放着用3D打印打出的重约700克的“大力神杯”。按照目前市场价格,要卖到4200元,但树脂的耗材成本每克仅1元左右。
3D打印终将改变世界,但这之前必须先改变自己。普利生正是凭借原有的技术积累和转型探索改变着这个行业。与目前市场上3D打印普遍的激光点状曝光不同,普利生根据原有技术储备,推出独特的LCD面阵曝光,同时具有高速度和高精度的优势。面阵曝光可以整层同时曝光,在0.1毫米精度成型100毫米物体时,曝光时间控制在2小时,激光则需30个小时以上。普利生在感光材料上的特长,也使其成为国内少有的能同时生产打印耗材的企业。
侯峰说,只有拥有速度和成本优势,3D打印才能进入消费者市场。如今,普利生的3D打印技术已进入一些需要较快及时反映、对成本较为敏感的医疗、人像等市场。
3D打印真正在国内普及,并在国际上拥有话语权,需要的不仅仅是一个普利生。业内人士建议,需要对3D打印的龙头企业予以培育,加大研发投入,提供政策优惠,辅助关键技术攻克。
文/解放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