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东方熊 于 2016-2-1 23:11 编辑
脊椎件 随着3D打印技术的发展,以及在医疗领域的不断拓展,这项创新技术在骨科领域的应用已崭露头角。日前,2015年3D打印骨科应用国际论坛在京举行,有来自中国、亚太地区及欧美等地业内应用研究者,相关专家学者、业界精英在会上展开研讨和交流。目前,国内骨科领域对3D打印技术的关注度颇高,大量的成功案例不断涌现。在本次论坛期间,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刘忠军教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郭卫教授,以及北京爱康宜诚医疗器材公司总经理李志疆,接受了媒体采访,就目前国内3D打印骨科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前景发表了看法。
筑梦骨科治疗新技术
本次论坛,来自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的刘忠军教授,主要从事脊柱外科领域的手术治疗与专业研究,并取得多项进展。在临床工作和医疗科研中,刘忠军教授始终专注骨科治疗方法的创新,积极尝试通过技术进步完善诊疗手段。
刘忠军教授及其医疗团队将脊柱肿瘤作为重点探究项目,并充分发挥3D打印技术的优势,解决临床问题和骨科治疗领域里的医学难题,根据患者的特殊部位、特殊形状制作特别形态的内植物,例如:髋臼的假体和用于颈椎的假体。刘忠军教授认为:“我们进行3D打印技术在临床的应用,并不是觉得这是一个时髦的概念,而是因为它能实实在在满足病患的需求,借助它的优势可以帮助我们改进治疗。”
2014年7月,刘忠军教授完成了世界首例应用3D打印的人工定制枢椎作为脊椎外科内植物,进行脊椎肿瘤治疗以后的稳定性重建,将3D打印人工定制枢椎用于枢椎恶性肿瘤手术治疗的方法,为肿瘤切除后颈椎结构重建技术开辟出一条崭新途径,用创新技术铸就了病患的康复之梦。
骨科3D打印化解难题
来自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的郭卫教授在2015年12月,历经4个小时完成了“世界首例右骨盆巨大肿瘤切除3D髂骨假体重建术”,这是继同年7月8日北大人民医院完成3D全骶骨假体重建术后又一成功尝试。在手术中,为了达到完美契合的效果,郭卫和他的团队应用3D打印技术,精心设计,反复修改,让量身订制的局部髂骨更符合生物力学结构的功能重建。
郭卫教授表示:“骨肿瘤手术难度大,精准度要求高,术中稍有不慎即可造成致命性的大出血或其他严重的手术并发症。手术中技术是一个难题,但更多的是情感的难题。3D打印技术的应用帮助我们解决了这个难题。”
据郭卫教授介绍,骨科3D打印技术可以解决假体和骨头长不到一起,或连接后松动的问题。3D构件能与患者的骨头结构实现完美的契合,并更加稳定与坚固。现在3D打印技术作为骨科手术的新宠,可以通过数字化技术和软件,利用3D打印机直接打印出骨关节模具,不仅解决了手术中的难题,也大大提高了骨科患者的恢复质量,还加快了愈合时间,另外经过骨科3D打印技术治疗,患者仅需数天恢复便可下地活动。
3D打印引领精准医疗
现如今,3D打印技术仍然是一个新的创新点。爱康医疗总经理李志疆认为:“由于3D打印技术,再加上影像学的发展,加之医学软件的日益优化,将影像数字转化为模型的速度由此加快。这在过去是很难实现的。”
的确,3D打印技术使医疗加快了诊断速度、同时也提高了对病患诊断的精准性。相信,3D打印有望在将来惠及各大城市的基层医院,解决各类骨科疑难重症,更好地服务民众、造福民生。
作为全国首个获得CFDA批准的3D金属医疗企业,爱康宜诚将与国内行业专家携手努力,致力于提高3D骨科打印技术的灵活性和准确性,在不断探索过程中,寻求解决方案,努力将爱康医疗的3D打印技术推向世界的前列。
最后附上:媒体采访实录,就目前国内3D打印骨科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前景发表了看法。
3D打印骨科应用全球处在同一起步点
刘忠军教授
记者:现在北医三院3D骨科临床应用状况如何?
刘忠军:这些年,北医三院骨科把脊椎肿瘤作为重点研究项目,这是全世界都在研究探讨的难题,我们也在不断探索、不断寻求解决方案。我们充分发挥3D打印的优势,除了内植物,还用做模型帮助教学和研究治疗方案,也用于制作导板工具。现在从创伤外科、关节外科、脊柱外科,用3D打印的优势来解决临床问题。
记者:目前3D打印骨科是临床试验吗?
刘忠军:现在3D骨科有髖臼杯、椎间融合器、人工椎体三个内植物,我们已经完成了前期临床试验,使用是安全有效的。但一定要经过审批程序,髖臼杯现在已完成了审批,还有椎间融合器和人工椎体正在等待审批。
记者:3D骨科项目需要怎样的审批过程?
刘忠军:我们从2012年做临床试验,已经三年多的时间。但审批严格时间长,这在任何国家都不可避免。实际在3D打印骨科技术使用上,全世界医疗行业的应用都处在同一起步点,我们一些工作比国外还超前。
记者:美国、欧盟、日本审批3D骨科项目一般要多长时间?
刘忠军:国外审评要短得多。现在,美国和欧盟不要求3D打印骨科经过临床试验,可以直接上市,当然要拿出前期测试数据。他们认为3D打印骨科钛合金材质没有改变,只是工艺的改变,用在人体里是安全的,所以不经过临床试验就批准上市。
郭卫教授 记者:制作3D骨科模型要用多长时间?
郭卫:我学医前在工厂当过模具工。要做一个模具,大概上百片元件组成整体,然后浇铸出来,再通过精加工,没有几个月做不出一套模具。但3D打印骨科,给病人拍一个CT片子,数据就出来了,输入计算机软件,使用3D打印机一天就做出来。
记者:现在3D骨科模型用什么材料?
郭卫:钛合金。钛本身比较软,加点钴、铬、钼形成合金,不是单纯的钛。钛合金有强度,容易加工,又很轻。
记者:3D骨盆模型为什么做成网状结构?
郭卫:3D金属块本身会很重。第一网状目的是减重,又有结构强度。第二网状的好处,是和骨端接触的地方做成微孔结构,特别适合骨长入。如果一个光溜溜的金属,软组织粘不上,肌肉会有腔隙,会有渗液,还会造成假体感染。
李志疆总经理 记者:请问国内3D骨科关节发展现状如何?
李志疆:爱康宜诚医疗器材创建于2003年,目前在国内骨关节治疗领域,我们是最大的假体提供商。我们的主要竞争对手是强生、美敦力、史赛克等几家跨国公司。在中国每年40万个人工关节里,我们占到16%的市场份额,被广大的病患和医生所接受。
记者:爱康宜诚医疗设备国产化水平如何?
李志疆:医疗器械国产化我们走了12年,第一步先学,走仿制;第二步是仿制基础上改进;到3D打印我们已完全的自主创新。现在3D打印设备是来自国外,但整个工艺从材料研究,到最终产品成型,都是国内的。我们已获得3D打印发明专利6项,PCT国际专利5项。围绕3D打印,我们正在申请的专利有六七十项,形成专利池。在3D打印骨科器材方面,我们已经形成了完整的自主知识产权。
记者:爱康宜诚面对境外老牌公司是怎么发展的?
李志疆:国内骨关节手术一年40万例,进口关节占70%,国外产品有很强的品牌效应,很强的品质,有一百多年的积累,当然价格也很贵,是国内的3—4倍。我们公司的愿景是“改变国产产品的劣质形象,成为世界级的医疗企业,造福千万病患。”
记者:现在3D骨科是走医保、走农合,有什么年限优势?
李志疆:第一,医疗产品,像植入物大部分属于医保报销范围,但各地方报销比例不一样。第二,3D骨科植入手术很简单,植入后很稳定,病人可以早期活动。第三,我们3D骨科产品比进口低三分之一,病患易于接受。3D骨科构件粗糙,有很多筛眼,骨细胞很容易长进去,我们叫骨小粱,以后形成骨融合体,使用20—30年都是它。传统骨科植入需要打钉子,不能和人体形成整体,植入5—10年要二次取出,植入新的。
记者:3D骨科在医学领域前景如何?
李志疆:3D打印是个新的技术,能够带来新的创新点。人体的骨骼、人体形状是很复杂的结构。3D打印制造,加上计算机软件,正好适合人体结构。目前,3D打印在我公司占的比例在10%,未来应占到60—70%。3D打印是我们能够和海外跨国公司竞争的重要部分。传统制造德国都4.0了,难以竞争。但抓住一个新技术的拐点很重要,这方面我很有信心。
转载:光明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