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张大爷定制的3D支具模型 65岁的张大爷(化姓)一个月前因为脑出血左手出了问题,手指握着拳张不开。这左手一下成了摆设,连张纸都拿不了。在中大医院康复科,张大爷一边接受着训练和手法治疗,一边带起了支具。这支具可不一般,是最新推出的3D支具,张大爷是“尝鲜”的人。扫描下左手就打印出来了,戴上后既服贴又舒适。张大爷的五根手指被成功分开固定,降低手部肌张力、防止肌腱缩短,为日后手功能的恢复打好基础。
3D扫描患肢
3D深入我们的生活和医疗领域
3D眼镜、3D耳朵、3D膝关节、3D胸骨……3D技术闯入了我们的生活,也深入了医疗领域,如今它又带来了3D支具。3D扫描仪将患者的肢体3D形状扫描进系统,根据数据设计出三维模型,直接打印出所需要的支具。更神奇的是,患者CT、磁共振的检查数据也可以进入系统,更加精准地定制支具。这项3D打印技术堪称“雕刻大师”,而在这之前,制作一个支具可没那么简单。
赵勇 赵勇主任:康复工程师,国家假肢、矫形器执业制作师,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康复医学科假肢矫形器研制中心主任,中国康复医学会康复治疗专业委员会康复辅具学组委员。 擅长特发性脊柱侧凸的矫形治疗,骨关节康复矫形器的临床应用,烧伤、矫形术后的矫形治疗。
传统工艺制作支具,要在石膏绷带上做标记,剪裁设计,和裁缝有几分相似呢~~
左边是石膏阳型,右边是传统工艺制作的支具 赵勇主任说,传统工艺制作支具要经历好几个步骤:取石膏阴型一灌石膏阳型一修整阳型一支具半成品制作一患者试样一修改完成。
石膏绷带浸湿后在患肢上缠个三四层,待固化后就能获得一个空心的患肢模型(阴型),哪里不能受力哪里需要提高强度都用记号笔标注好,灌注成实心模型(阳型)后就是患肢的立体造型了,而之前所做的记号也印到了阳型上。矫形师会比照着阳型设计制作出支具样品,根据患者的佩戴体验修改成型。
3D打印技术可以说为康复支具领域带来了一场“变革”,不过原来的“雕刻师”也就是矫形师依然肩负重任,他们需要与设计师一起探讨和把关3D支具的结构、材料等。
脊柱侧凸传统支具(上)VS 3D支具
1.比速度
3D支具扫描一下即刻打印成型,而传统支具的制作要先取空心模型,再灌注成实心的,患者试戴半成品后还要再打磨修改,一来二去花费的时间自然多了。比如一个踝足支具传统方法需要3天,打印只需6-7小时。
2.比精准
传统支具从石膏绷带到阴型、阳型再到成品,完全依靠矫形师手工操作,需要受力和施压的地方是用记号笔标记的,还要再转印,经过一番倒腾难免会有一些误差。而3D支具直接扫描患肢打印,还可结合CT、磁共振的检查数据,精准度更胜一筹。
3.比效果
正因为3D支具精准的设计和制作,它的贴合度更好,更懂得哪个部位应该给予足够的强度,哪个地方应该重点支撑,让患肢得到更人性化的固定。
4.比舒适
在传统支具的制作过程中,矫形师会在支具上留出一些小孔便于透气。3D支具在正式打印成型之前,可以设计出造型各异的孔洞,有孔状的也有长条形的,大大减轻了支具的重量,佩戴起来也更加舒适透气。
5.比外观
传统的支具外观单一,就是白色带孔的塑料造型。而3D支具可以根据患者的需求定制出各种颜色,随着它的日渐成熟,还能为小患儿定制卡通图案的支具,给枯燥的康复增添了一份趣味。
南极熊认为,在不久将来,3d打印医疗器械有望实现全身定制
目前3D支具打印技术在中大医院已经应用到脑卒中后手痉挛、足下垂、足内翻等患者的手部和踝足固定,几位患者佩戴后效果都不错,下一步将为脊柱侧凸、劲椎损伤等患者定制支具。随着技术的日渐成熟,有望实现全身各个部位的支具定制,并不断提高定制的时效性,实现骨折患者的及时固定,为康复患者带来更人性化的康复支持和体验请关注南极熊3d打印网。
来源: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延伸阅读:
干货:3D打印器官在医疗中的应用
医疗3D打印新发明 — 可有效减轻头小畸形症对患儿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