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借助3D打印技术治愈“外星娃”

3D打印动态
2016
08/30
17:29
分享
评论
   尖尖的头部,眼距很宽,眼球凸出……这样的形象让人容易联想到外星人。有极少数的孩子因为患上“狭颅症”,会呈现出这样的特殊外貌,因此也被称为“外星娃”。近日,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为一名“外星娃”实施手术,在3D打印技术的帮助下,医生将他的头骨“大卸八块”后,再重新拼上,成功为“狭颅”扩容。

   96021472507005057[1].jpg



    “外星娃”因外貌受歧视

    今年5岁的男孩小强(化名)出生在南宁的一个农村家庭。小小年纪的他,却过早地受到了外貌的困扰。随着年纪的增长,他的头颅越来越尖,眼球越来越凸出,智力水平也比同龄的小朋友差。周围很多人都用异样的眼光看他,背地里叫他“外星人”。小强的心理受到很大的伤害,变得不愿与人交流。

    尽管已经发现儿子的外貌有些不对劲,但小强的父母一开始并没有意识到是疾病的原因。直到几个月前,小强开始频繁呕吐,家长才带他到医院求医。到了医院,小强被诊断为“狭颅症”,即头颅太狭窄。

    万分之一的罕见病例

    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郭春雨医生介绍,新生儿出生后,脑部就开始迅速发育,6个月后,脑重量就会增加一倍。为了给脑预留足够的生长空间,人出生后,颅骨之间会留有数条缝隙,因此民间早有经验——新生儿的头顶不能摁。直到脑发育趋于完成,颅缝才会逐渐闭合。

    正常情况下,新生儿的颅缝会在1岁~1岁半的时候闭合,如果闭合过早,头颅就早早地定型成一个狭小的空间,成了“狭颅”。里面的脑组织发育受到限制,颅内的压力就会越来越大,频繁的呕吐正是颅压增高的结果。如果再不采取措施,随着脑组织进一步发育,颅内的空间会越来越小,最终,当脑干等重要部位受到严重压迫时,就会导致死亡。

    “狭颅症”最早于1851年被发现,发病率很低,每1万个新生儿中大约有1个。这种病最佳的手术年龄是两岁以前。年龄越大,手术难度越高,智力恢复也就越困难。

    近日,由该院神经外科姚洁民教授带领的团队借助3D打印技术,为小强实施手术,完成了广西首例3D打印技术辅助下的“狭颅症”畸形整复术。

    “人骨拼图”给脑袋扩容

    医生们先是打印出一个跟小强的头颅一模一样的头骨模型,在上面模拟了一次手术过程。

    手术的方法听起来有点吓人,活像是现实版的“人骨拼图”。小强的眼球凸出,是因为眼眶不够大,眼球被挤得凸了出来。于是,要把两个眼眶卸下来,位置挪一挪,让眶变大。接下来再把前颅顶卸下来,分成6块,转动一定的角度,每块之间留出一定的缝隙,再重新拼合起来,用可伸缩、可吸收的固定夹固定住。

    有了模拟手术打基础,真正的手术进行得很顺利。据介绍,打开颅骨的一瞬间,里面的脑组织一下子膨了出来,可见颅内的空间有多狭窄,压力有多大。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手术中制造出来的颅骨间的缝隙,会随着骨头的生长而逐渐闭合,这样一来,就相当于扩大了颅骨的空间,颅内的压力就会降下来。

    这次的手术只是第一期,恢复稳定后,可能还需要进行第二期手术,下次将把后颅骨也“大卸八块”,再进行一次重新拼装。

    “狭颅症”是先天性的,跟基因有关系。医生提醒,家长如果发现孩子的脑袋外形出现异常,如颅骨畸形,眼眶突出,就要有所警觉,到医院检查。不要等到出现呕吐、头疼等颅压增高的症状再处理,那就棘手了,请关注南极熊3d打印网。


来源:南国早报
延伸阅读:
医疗3D打印新发明 — 可有效减轻头小畸形症对患儿的影响


上一篇:3D打印“筑”梦师马义和对话德国绿色产品奖-上海设计周论坛
下一篇:满满的感动!超级粉丝3D打印变形金刚圣物能源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推动3D打印

关注南极熊

通知

联系QQ/微信9:00-16:00

392908259

南极熊3D打印网

致力于推动3D打印产业发展

Copyright © 2024 南极熊 By 3D打印 ( 京ICP备14042416号-1 )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3351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