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南极熊了解,国工程院院士、被誉为中国3D打印之父的卢秉恒在近日举行的第三届中德智能制造产业化合作峰会上透露,目前血管支架、人造皮肤甚至人工肝脏、人工心脏都可3D打印。
3D打印技术和智能制造密切相关,并支持智能制造快速开发和个性化设计。在卢秉恒看来,3D打印还带来产品装备的颠覆性变革,例如GE公司利用3D技术打印飞机发动机喷油器,提高燃油效率15%,发动机前进了一代;利用3D技术打印汽车,2万个零件可以集成为40个,6天即可打印完成且减重三分之一。
在精准医疗领域,3D打印技术更是应用广泛。专家介绍,3D打印机的原理和喷墨打印机类似,材料从喷嘴喷出,层层叠覆,最终形成一个三维物体。2013年,美国专家就尝试使用3D打印技术打印人耳。英国赫瑞瓦特大学也和一家干细胞技术公司合作,首次将3D打印拓展到人类胚胎干细胞范围。
在我国,卢秉恒团队此前已成功利用羊、兔等动物试验,打印“活体骨头”——使用可降解材料做支架,附着干细胞生长因子。当这种“活体骨头”植入动物体内后,可降解材料逐渐降解,然后长出骨细胞,成为真正的活体器官。
“3D打印人体器官,目前又向前推进了一大步,”卢秉恒介绍,目前,他的研究团队已和相关医院合作,利用3D打印技术打印可降解的血管支架。人造心脏瓣膜的3D打印也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此外,人造皮肤的3D打印试验也已完成,不过下一步还要攻克人造皮肤的神经系统难题。
在卢秉恒看来,3D打印技术主要满足个性化的精准医疗,例如医疗模型制造、导航模板、齿科、骨科内植物、靶向治疗等。“西安交大和昆明一家医院合作研发了脊椎手术导航模板,有效解决了模板的高精度、低成本难题。”此外,人工肝脏、人工心脏的3D打印技术也在持续攻关中。
随着3D打印技术逐渐成熟,3D打印制造工厂还有望搬到外太空。卢秉恒透露,外太空的真空环境有利于实现无缺陷制造,并可以用很小的设备打印无限大的产品,且拥有无限的能源,“预计3年内相关专家就可以开展类似试验”。
来源:南京日报
|
上一篇:MakerBot发布高性价比高性能3D打印机Method下一篇:最适合用抖音进行营销的3D打印产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