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36氪,作者小豆包
传统工业生产领域需求分散,鞋类产品可能成为实现3D打印规模化的机会,但目前整体市场还处在小批量、定制化的状态。
鞋作为人类生活的刚需,仅从国内市场来看,2010-2017年鞋产量就保持在百亿双以上。随着3D打印技术的发展,厂商目前普遍面临如何实现规模化生产的难题——由于受到当前3D打印技术在速度、材料、软硬件整合等方面的限制,短期来看,3D打印仍会作为传统制造方式的补充,比如在航空航天、汽车、医疗等领域;但由于应用场景有限、设备单价太高,客户并不需要太多3D打印设备,这导致了目前3D打印市场需求分散,厂商盈利收到影响。
Raise 3D看好鞋业的市场需求,结合自身技术积累,准备借助鞋类产品来实现3D打印的规模化生产。
Raise 3D 成立于2015年,是一家美国众筹起家的3D打印公司,提供3D打印产品及针对客户应用场景的解决方案。公司95%以上客户来自海外,产品面向工业生产领域,包括航天航空、汽车、医疗、文化创意、消费电子等,这方面的产品是Pro 2 系列,也是公司的主营产品,目前已拥有几千家客户,客单价约3-4万元。
公司于2019年进入中国市场,并推出了主打高性价比的Raise3D E2 3D打印机,创始人兼CEO封华告诉36氪,E2能够以目前市场上高性价比价格(约2万元)实现精准、稳定、易用的3D打印,能够做到这一点,主要是凭借团队的技术实力。
如何实现3D打印规模化,「Raise 3D」要“攻占”鞋类市场
Raise3D E2 3D打印机
CEO封华表示,目前国内市场上很多3D打印设备的研发是使用了国外开源的解决方案,而Raise 3D核心团队在软件研发领域有丰富经验,在软硬件上做到了自主研发;此外,公司与全球近50家材料厂商共同研发打印材料,保证了打印的质量和稳定性。
与目前市场上大多采用塑料进行打印的公司不同,Raise 3D所用材料是橡胶,这对于打印机的要求更高,包括打印质量、稳定性和一致性。公司表示,目前能够做到平均单台设备生产4-8双鞋垫/天,产品保证85%以上的一致性,已经有意向客户。公司未来计划帮助客户直接设计3D打印鞋工厂,提供包括软硬件及系统服务,形成3D打印流水线。
与传统鞋类生产过程相比,3D打印能够做到成品更轻更透气,单只鞋面仅为22克且可实现细孔复杂结构;加工过程无废料产生,用电平均功率不到150w,无需外接电源、起源、水源,无需空调、控湿,且不许人工值守,成本低且环境友好;
营收方面,公司在江苏南通有一家工厂,年产2万台设备。目前90%以上收入来自于出售3D打印设备,海外市场较成熟,国内则集中在大学科研领域及一部分的制造业上。公司其他的收入来源则是为客户提供3D打印耗材、软件、云平台服务以及定制化应用场景的咨询服务。公司从2016年起至今,平均年营收增长率约70%,预计2019年营收将达2亿元。研发投入占营收的15%-20%。
Raise 3D 近期已获得数千万元B轮融资,投资方为上海长江国弘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宣布旗下管理的股权投资基金。加上此前先后获得的上海十方同人和苏州顺融资本的天使轮和A轮股权融资,公司已累计融资近亿元。
3D打印的鞋类产品早已在市场出现,但目前仍属于小批量、定制化生产。阿迪达斯与3D打印公司Carbon合作制造的Futurecraft 4D产品就是瞄准跑步者;加拿大创业公司Wiivv成立于2014年,已投入750万美元开发定制凉鞋和鞋垫产品;惠普也曾在2017年推出3D打印鞋类解决方案FitStation,由此进入鞋类个性化定制市场。3D打印公司Prodways也与耐克合作开发3D打印鞋外底、中底和鞋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