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mas Polymers从捷普Jabil分拆,聚焦3D打印材料创新与定制解决方案

3D打印动态
2025
04/07
16:24
分享
评论
本帖最后由 冰墩熊 于 2025-4-7 16:26 编辑

2025年4月7日,南极熊获悉,美国大型OEM代工制造商捷普(Jabil)宣布正式退出增材制造领域,继巴斯夫(BASF)、巴西石化公司(Braskem)和科思创(Covestro)等聚合物行业巨头之后,成为最新一家退出3D打印领域的公司。捷普内部的高级管理团队已成功创立新公司Lumas Polymers,并完成了对捷普部分工程材料资产的战略收购。

微信图片编辑_20250407161623.jpg

目前,捷普工程材料的门户网站仍活跃,并列出了所有热塑性长丝、粉末和颗粒材料。捷普可能会作为Lumas Polymers公司的经销商,待市场需求与捷普的生产能力更匹配时,重新进入市场。

微信图片编辑_20250407161343.jpg

Lumas Polymers收购与领导团队

作为此次收购的一部分,Lumas Polymers现在拥有专利、技术能力、专业知识和设备。Lumas Polymers将利用这些资产,提供定制的材料解决方案,推动各行业的创新和效率。另外,这家新公司的使命是重新定义聚合物开发的可能性,专注于通过无与伦比的定制、先进的材料配方和迅速响应的服务,为客户提供支持。

Lumas Polymers首席执行官Luke Rodgers表示:“我们很高兴成立Lumas Polymers。此次收购将帮助我们突破材料科学的界限,以卓越的精度、质量和多功能性满足客户不断变化的需求。”

Rodgers是捷普工程材料团队垂直整合团队的高级研发总监,且是该领域备受尊敬的专家。他在多个学术会议上分享了自己的专业见解,包括在塑料工程师协会纳米复合材料会议上担任主题演讲嘉宾。Rodgers拥有超过50项技术专利,且在将创新技术从概念发展到实际产品方面具有出色的业绩记录。

与他并肩工作的还有Thomas Fry,他是Lumas Polymers的首席技术官兼Lumas AM的首席信息官。在捷普研发部门工作近六年后,Fry将指导Lumas Polymers的愿景和使命,并帮助制定一项增长与运营战略,致力于将公司定位为聚合物创新和生产的领导者。他是Lumas的 CAM(连续架构修改)技术和 MOR(形态优化树脂)技术的主要推动者,这两项突破性技术显著提升了材料性能的极限。

Lumas AM的首席技术官Levi Loesch也加入了Lumas Polymers。他曾在捷普担任材料创新中心的首席工艺工程师,并在该职位上工作了六年。在捷普期间,Loesch利用自己丰富的经验推动了公司增材制造部门的创新,取得了多项显著成就。他的主要贡献包括为40多种长丝产品建立了完整的制造工艺,并且被提名为六项专利的发明者。此外,Loesch还参与了开发用于制造3D打印自行车头盔的两种长丝材料。

163834cdpzerdn9fk424ep.jpg
△捷普于2022年推出用于粉末平台的环保型PK 5000 3D打印材料,后经过EOS、Farsoon和3D Systems等公司测试

3D打印行业新材料PK 5000

Lumas Polymers表示,将专注为航空航天、汽车、医疗保健、消费品等行业提供独特的聚合物解决方案,以应对复杂的挑战并为制造商带来新的可能性。凭借全面的高性能材料组合和一支专业的专家团队,公司致力于通过创新的聚合物技术塑造聚合物材料的未来。

除了其它产品外,Lumas还将提供捷普的PK 5000工程材料及数字制造功能。PK 5000是一种环保型粉末基添加剂材料,与通用尼龙材料(如PA 12)相比,具有更高的强度、耐化学性和弹性。这种正在申请专利的材料经过精心配制,能够支持高要求的汽车、消费电子、国防、医疗和工业制造应用。

微信图片编辑_20250407161351.jpg
△使用PK 5000制造的SLS部件

PK 5000已在位于明尼苏达州查斯卡的Lumas Polymers材料创新中心(前捷普所有)进行了验证,展示出独特的化学和机械性能组合,包括高冲击强度、高耐磨性以及比其他尼龙材料更高的伸长率,能够经受严苛的功能测试和实际使用。同样重要的是,这种材料具有高阻隔性和低吸湿性,这对于确保在燃料和水中暴露的某些部件和产品的质量和弹性至关重要。此外,用于制造PK 5000的聚酮树脂是一种环保低碳材料,由一氧化碳制成,利用一氧化碳(一种主要的大气污染物)可以有效减少整体碳足迹。

目前,EOS、Farsoon和3D Systems等公司正在评估PK 5000是否适用于它们的打印机平台。同时,Lumas Polymers正在为所有主要的SLS平台开发工艺参数,确保PK 5000能够得到广泛应用。



上一篇:Eden Tech与Microlight3D合作开发微流体纳米3D打印
下一篇:德国维尔茨堡大学:凝胶 AGE 树脂助力体积生物打印软组织工程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推动3D打印

关注南极熊

通知

联系QQ/微信9:00-16:00

392908259

南极熊3D打印网

致力于推动3D打印产业发展

Copyright © 2024 南极熊 By 3D打印 ( 京ICP备14042416号-1 )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3351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