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彭立明教授团队:增材制造新进展,镁合金三维成形空间及异常层状显微结构

3D打印动态
2025
04/21
15:46
分享
评论
来源:特种铸造

通过优化工艺参数,成功制备出高性能的LPBF-10K合金,并深入探究了其成形性、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能。首次系统地构建了以激光束直径、激光功率和扫描速度为变量的三维成形空间,为LPBF工艺参数的优化提供了新的维度,填补了Mg-RE合金LPBF微观结构研究的空白,为航空航天、汽车等领域复杂构件的轻量化设计和制造提供了新的材料选择。

640.jpg

镁合金作为最轻的金属结构材料,在航空航天、汽车等轻量化需求迫切的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传统加工方法难以制造复杂结构(如卫星支架)。激光粉末床熔融(LPBF)作为最广泛研究的金属增材制造(AM)技术之一,因其高制造精度和由于快速凝固而产生的优异部件力学性能而闻名,其可通过逐层堆积实现复杂构件的近净成形。镁稀土(Mg-RE)合金因显著的沉淀硬化效应而具备高强度,但高稀土含量的Mg-RE合金在LPBF过程中易产生应力开裂,限制其工程应用。

由于镁合金的激光吸收率低、蒸发热和沸点低,LPBF镁合金容易产生气孔和未熔合(LoF)等缺陷。Mg-10Gd-Zr(G10K)合金稀土含量较低,在LPBF过程中表现出良好的抗裂性,但其在不同工艺参数下成形性、微观结构特征及力学性能仍需系统研究。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并充分发挥G10K合金在LPBF应用中的潜力,上海交通大学彭立明教授团队对LPBF制造的G10K合金的成形缺陷、微观结构特征和力学性能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详细讨论了激光束直径对成形区域的影响、异常层状微观结构的形成过程及其对变形行为的影响。相关工作以题为“ 3D forming space and abnormal lamellar microstructures in a Mg-10Gd-Zr alloy fabricated by laser powder bed fusion”发表于期刊《Journal of Magnesium and Alloys》。


结果表明,激光束直径对成形缺陷的影响显著。激光束直径为120 m时,熔池波动最小,气孔和球化缺陷得到抑制,从而扩大了合金的成形区域。在激光功率为200 、扫描速度为600 m/s的条件下,LPBF-G10K合金实现了99.6%的相对密度、210.3MPa的屈服强度、284.5MPa的抗拉强度和8.9%的伸长率,兼顾了高成形性和力学性能。

640-1.jpg 640-2.jpg 640-3.jpg 640-4.jpg
在LPBF-G10K合金的凝固微观结构中,较高的体积能量密度(VED)促进等轴晶粒的形成,而较低的VED则对应于层状晶粒的形成。在具有适中VED的最优工艺参数下,柱状晶粒在熔池边界处呈外延生长,等轴晶粒在熔池顶部形成,而层状晶粒则沿熔池轨道的激光扫描方向在熔池中部平面生长,从而形成了LPBF-G10K合金中的异常微观结构。

640-5.jpg 640-6.jpg 640-7.jpg 640-9.jpg 640-8.jpg

塑性变形主要由等轴晶粒通过基面滑移和扩展孪晶来承担,而由于其基面织构,层状晶粒的变形能力较差。LPBF-G10K合金的强度主要来源于残余应力、过饱和基体、纳米级第二相颗粒和层状晶粒中的基面织构。

640-11.jpg 640-12.jpg 640-13.jpg 640-14.jpg 640-15.jpg


上一篇:Haddy启用全球最大3D打印工厂,美国制造业的新里程碑
下一篇:编织共晶片层结构促使增材制造点阵结构具有超高强度和高能量吸收能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推动3D打印

关注南极熊

通知

联系QQ/微信9:00-16:00

392908259

南极熊3D打印网

致力于推动3D打印产业发展

Copyright © 2024 南极熊 By 3D打印 ( 京ICP备14042416号-1 )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3351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