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3D打印向“零废弃制造”迈进,浙江大学实现了全回收效率

3D打印动态
2025
04/15
16:08
分享
评论
第一作者:Bo Yang
通讯作者:Tao Xie、Ning Zheng
通讯单位:浙江大学
论文doi:10.1126/science.ads3880

塑料废弃物的闭环回收是解决全球塑料污染问题的关键策略之一。传统方法依赖将聚合物完全解聚为单体以重新合成塑料,但这一过程限制了分子设计的灵活性,难以兼顾高机械性能与可回收性。光固化3D打印作为主流制造技术,通常使用不可逆的碳-碳键交联网络,导致材料难以回收。近年来,动态共价键(如酯键、氨酯键)的引入虽能实现部分化学回收,但需要额外添加单体或试剂,导致回收效率低下(<100%)。此外,现有可回收光敏树脂(如硫辛酸体系)的机械性能调节范围有限,难以满足多样化应用需求。

640.jpg

针对上述挑战,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动态解离光化学的创新策略。通过设计二硫缩醛键的动态解离网络,光固化后的聚合物可在温和条件下部分解离为光反应性低聚物,无需添加新单体即可循环3D打印。该技术突破了传统动态键的局限性,首次实现了全回收效率(100%)与模块化网络设计的结合,可制备弹性体、刚性玻璃态聚合物及半晶态聚合物,兼具高机械韧性和环境友好性。

本文亮点
1.动态解离光化学:利用二硫缩醛键的可逆光聚合与热解离,实现聚合物网络与低聚物之间的高效循环转化,无需添加新单体,回收效率达100%。

2.模块化网络设计:通过调整交联剂比例及硫醇单体类型,灵活调控材料性能,获得模量跨度达140 MPa、断裂伸长率超1200%的高性能聚合物。

3.可持续制造应用:循环3D打印技术显著降低树脂消耗与废弃物排放,在牙科模具、金属铸造等领域展现出环保与经济双重优势。

图文解析

640-1.jpg
图1. 闭环可回收光聚合物网络的设计

要点:
1、分子原理(图1A):通过光引发剂(PAG)催化硫醇与醛基的点击反应形成二硫缩醛键,构建动态解离网络。解聚时,加热促使二硫缩醛键部分断裂,生成含光反应性硫醇和醛基的低聚物,经中和后可直接用于再打印。

2、模块化设计(图1B):网络主链的分子模块(如柔性链段、刚性链段)可自由调整,赋予材料弹性、结晶性或刚性特性。例如,引入聚己内酯二硫醇可制备半晶态聚合物,熔融温度45°C,模量41 MPa。

3、硫醇-醛光化学(图1C):基于生物基香兰素的硫醇-醛反应,兼具快速光聚合(20秒凝胶化)与可控热解离(80°C下4.5小时解离31%)。香兰素的分子内氢键稳定储存性能,而其对位羟基通过共振效应促进解离动力学。

640-2.jpg
图2.模型化合物的解离光化学研究

要点:
1、光聚合动力学(图2B-C):核磁共振(H-NMR)监测显示,紫外光(365 nm)触发硫醇与醛基反应,130秒内转化率达92%。体系中生成的水对反应平衡影响可忽略(水解平衡常数3.09×10⁻⁵)。

2、热解离特性(图2D-E):酸性条件下加热解离二硫缩醛键,4.5小时达平衡(31%解离),活化能55.3 kJ/mol。中和反应终止解离,防止逆向重组,确保低聚物稳定性。

3、取代基效应(图2F):对比不同芳香醛发现,香兰素的甲氧基与羟基协同作用最佳,平衡了储存稳定性(72小时无反应)与解离效率(31%),优于其他电子供体或吸电子取代基。

640-3.jpg
图3.光聚合物网络的合成与表征

要点:
1、光固化性能(图3B-C):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显示,20秒UV曝光后醛基转化率93%,满足凝胶化要求(理论阈值86%)。流变测试(图3D)表明80°C下材料呈现粘流态,25°C恢复为凝胶态,证实热可逆性。

2、力学性能调控(图3G-H):通过调节四硫醇交联剂比例(DT-X系列),玻璃化转变温度(Tg)从10°C升至56°C,模量从1.4 MPa增至141 MPa,断裂伸长率保持682%。

3、结晶聚合物(图3I):使用聚己内酯二硫醇制备的半晶态聚合物展现41 MPa模量及1250%伸长率,熔融温度45°C,拓宽了材料应用场景。

640-4.jpg
图4. 循环3D打印与应用

要点:
1、循环过程(图4A):打印件经解离、中和后直接再打印,凝胶渗透色谱(GPC)与H-NMR(图4B-C)证实低聚物分子量及官能团稳定性,5次循环后机械性能(模量、断裂伸长率)无显著变化。

2、性能对比(图4E):相比文献报道的可回收光敏树脂,本研究材料的机械韧性(断裂能>10 MJ/m³)与回收效率(100%)均领先,解决了“高回收”与“高性能”的矛盾。

3、应用案例(图4F-H):3D打印的牙科模具与金属铸造牺牲模可多次循环使用,生命周期评估(图4I)显示,三次循环后碳排放降低70%,15项环境指标全面优于传统非回收体系。

总结与展望
本研究通过创新的动态解离光化学,成功实现了高性能光敏聚合物的循环3D打印。其核心突破在于:

动态二硫缩醛键设计:结合快速光聚合与可控热解离,首次达到100%回收效率,且无需添加新单体;

模块化网络调控:通过调整交联剂与主链结构,制备出弹性体、刚性聚合物及半晶态材料,模量跨度达两个数量级,满足多样化工业需求;

可持续制造潜力:循环打印技术显著降低树脂消耗与废弃物,在牙科、铸造等领域的应用验证了其经济与环境双重效益。

未来,该策略可扩展至其他动态化学体系(如动态酰腙键),进一步丰富材料种类。此外,结合绿色溶剂(如2-甲基四氢呋喃)与无溶剂打印工艺,有望推动3D打印向“零废弃制造”迈进。这一成果不仅为塑料闭环回收提供了新范式,也为高性能可回收材料的开发开辟了道路。



上一篇:上海毅速推出第三代模具金属3D打印专机E3系列,配备模具工艺包、快速嫁接打印
下一篇:神经外科新技术:3D打印在手术中的应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推动3D打印

关注南极熊

通知

联系QQ/微信9:00-16:00

392908259

南极熊3D打印网

致力于推动3D打印产业发展

Copyright © 2024 南极熊 By 3D打印 ( 京ICP备14042416号-1 )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3351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