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冰墩熊 于 2025-4-23 16:47 编辑
2025年4月23日,南极熊获悉,日本建筑工作室Aki Hamada Architects与WASP合作,为2025年世博会打印了一项创新型休息设施。该设施采用Crane WASP独立系统建造,是由日本新兴建筑师参与全国征集设计的20座休息站之一。这个设施将休息区、卫生间、临时办公室和模块化舞台整合在一个峡谷状的建筑装置中。
△2025年大阪世博会的3D打印休息设施
3D打印土制建筑
WASP是一家专注于建筑3D打印技术的意大利公司,为本设施的建造提供了关键设备——大幅面建筑打印机,用于打印多种核心构件,包括预制外墙板、花坛式长凳、模块化土坯和圆柱形洗脸盆等。
所有部件均以一种土基复合材料打印成型,这些材料由粘土、稻草、海藻胶、天然颜料以及氧化镁硬化剂按比例混合而成。该项目配方不仅具备良好的可打印性和机械性能,还与日本传统土墙的建造工艺高度契合,体现了对在地建造文化的延续与回应。
打印完成后的构件首先在潮湿环境中进行为期三天的初步固化,随后通过自然风干方式进一步强化结构性能,以确保3D打印结构满足建筑使用的强度要求。
△使用当地土壤混合物建造的土墙特写
3D打印驱动的智能建造探索
项目主创Aki Hamada如此表示:“通过这个项目,我们旨在展现人类、自然与机器共生的未来社会——以天然材料如泥土,结合先进的机器人建造技术,共同构筑新型建筑环境。”
作为设计流程的一部分,项目团队对来自日本各地的石材样本进行了3D扫描,生成具有复杂复合几何特征的数字模型。这些几何形态随后通过一系列物理性能测试进行了结构优化,以适应特定的土壤承载条件,同时根据3D打印过程中的悬挑公差进行了参数化调整,确保构件在成型过程中的稳定性与可行性。
所有外墙面板在富山县的一家本地工厂由大幅面3D打印设备完成制造,随后运送至世博会施工现场,并通过预嵌木质连接件安装于木构框架上,实现快速且高精度的装配。
该建筑系统直径为6.2米,高度为1.7米,部分构件现场打印成型,用于打造集“休憩空间”与“功能家具”于一体的花坛式长凳。最终实现的几何语言包括弧形围合体与岛屿状模块集群,为游客提供多样化的休息与互动体验。
较小尺寸的堆叠式花坛由45块独立打印的陶土模块组成,其中部分模块内填充镁基硬化剂,并以天然竹棒替代传统钢筋进行结构增强,体现对可持续材料策略的探索与应用。
此外,洗脸盆同样在工厂预制打印,它的前部设计成凹进去的形状,方便人在使用时膝盖可以更贴近、活动更自如;而它的后面留有预制接口,可以安装在事先准备好的台面和排水结构中,确保使用上的方便和整洁。
总体而言,2025年大阪世博会旨在展示一种工业化建筑替代方案,它的复杂性源自时间而非成本,且使用当地环境材料。所有结构元素均可生物降解,符合可持续设计理念,确保装置在使用后可自然分解或移除,不产生长期废弃物。
|
上一篇:追觅孵化的消费级3D打印机公司「原子重塑」完成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下一篇:铝激光增材制造:基于可持续性视角的挑战与机遇综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