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四川蓝光英诺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宣布,具有完全知识产权的国家863计划3D生物打印血管项目获得重大突破,全球首创3D生物血管打印机在成都问世。“3D生物打印血管发明的突破性意义在于,利用干细胞为核心的3D生物打印技术体系已经完备。有了这套技术,器官再造在未来成为可能。”四川蓝光负责人介绍,一年多前,由蓝光英诺参与研发的3D生物打印血管项目入围国家863计划,科研时间为期3年,蓝光英诺仅用一年半时间就提前实现重大技术突破。
与现有的3D生物打印机不同,蓝光英诺首创的3D生物血管打印机可以打印出血管独有的中空结构、多层不同种类细胞。在发布会上,3D生物血管打印机的特性被一一展示:全球首个3D生物打印空间旋转平台、精确协同工作的双喷头打印技术、可视化的互动打印操作系统、喷头及环境控制系统……血管打印的流程也在发布会上得到了精彩呈现,令在场专家学者惊叹不已。
(康裕建教授详细介绍3D生物血管打印技术)
(康裕建教授展示3D生物血管打印机及其运作原理)
(投资大师罗杰斯强烈关注蓝光英诺3D生物打印技术进展)
蓝光英诺首席科学家美国毒理科学院院士康裕建教授向大家详细介绍了3D生物打印的核心技术——生物砖(Biosynsphere)。这是一种新型的、精准的、具有仿生功能的干细胞培养体系。它以含种子细胞(干细胞、已分化细胞等)、生长因子和营养成分等组成的“生物墨汁”,结合其他材料层层打印出产品,经打印后培育处理,形成有生理功能的组织结构。“不同于使用钛合金、生物陶瓷、高分子聚合物等原材料的工业3D打印,两者根本性的区别,在于活性。即3D生物打印是打印出含有细胞成分并具有生物学活性的产品。”蓝光英诺董事长任东川在发布会上说。
(康裕建教授讲解3D生物打印核心技术——生物砖) 股权绑定科学家
世界领先的3D生物打印技术为什么会出现在中国成都、四川蓝光?这个问题的答案就在于,蓝光英诺代表了一种新型的创业创新模式。为了3D生物打印技术的发展,蓝光集团董事局主席杨铿创造性的设立了“核心技术+资本”、“科学家+企业家”的新型创业模式,赋予科学家股权,设立合伙人机制,为科学家提供创业平台。康裕建教授,正是在这种模式下出任蓝光英诺首席科学家和首席执行官。
(蓝光集团董事局主席杨铿在发布会上讲话)
事实上,科学家都是任何一项科研项目重点核心,不过同样离不开资本的支撑。蓝光发展董事长杨铿表示,为了3D生物打印技术的发展,蓝光设立了“核心技术+资本”、“科学家+企业家”的新型创业模式,赋予科学家股权,设立合伙人机制,为科学家提供创业平台。
通过查询工商注册资料注意到,蓝光英诺成立于2014年9月,当时注册资本为3000万元,上市公司蓝光发展直接出资2100万元,旗下控股子公司成都迪康中科生物医学材料有限公司出资900万元,两者分别占其注册资本的70%和30%。2015年1月份,蓝光英诺宣布拟投资建立3D生物打印产业化基地,项目首期投资额不超过5000万元。同时,蓝光英诺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就项目研发合作事宜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并已基本确定首期投资用于项目研发涉及的技术开发、软件开发、产品研发等方面,相关领域合作伙伴现已达成初步合作意向。
记者进一步了解到,今年6月份,蓝光发展按照1元/股价格对蓝光英诺进行增资,增资总金额为1615万元。其中,由3D生物打印项目负责人康裕建出资1385万元,增资后持有蓝光英诺的股权比例为30%;其他核心人员拟通过设立有限合伙企业(以下简称合伙企业)进行增资,出资231万元,增资后其持股比例为5%;蓝光英诺董事长任东川担任上述合伙企业的普通合伙人,出资138万元,其持有合伙份额对应的股权比例为3%;蓝光英诺其他核心人员为有限合伙人,持有合伙份额对应的股权比例为2%。
未来,蓝光英诺计划在世界范围内投资、收购、引进和3D生物打印、生物医药、再生医学等相关的人才、技术、实验室等,正是出于这种“英诺+”的理念。发布会上,蓝光英诺已经和英国邓迪大学签约合作。世界微创手术奠基人、英国邓迪大学Alfred Cuschieri爵士表示,将在3D生物打印领域和蓝光英诺展开深度合作。未来还将计划在纽约、香港、新加坡等地继续设立分支机构,推动3D生物打印技术的发展。
(康裕建教授与英国邓迪大学Alfred Cuschieri爵士签署合作协议)
本文为转载,请作者联系南极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