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玉升:谈3D打印技术

3D打印动态
2012
12/23
22:26
分享
评论
今日,工信部、中国工程院及国内外机械工程学会在汉举办国际论坛,共议3D打印技术。作为大会副主席,华中科技大学材料学院副院长史玉升忙得脚不沾地,言语中难掩骄傲:历经21年,两代科研人员付出无数心血,终于在这个号称“第三次工业革命”标识之一的技术上,几乎站到发达国家的“并肩”位置。
  小“鼠标”开启的市场
  记者:华科大是怎样开始这项技术研究的?
  史玉升:我们国家大概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就开始研究,可以说几乎与国际同步。我们学校大概是上世纪80年代末了解到这种技术原理。时任校长、机械制造专家黄树槐很快成立快速制造中心,研发基于纸材料的“立体打印机”。1994年,我国首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立体打印机”就在武汉诞生。
  记者:这么多年的创新,国家一直给经费支撑吗?
  史玉升:我于1998年进入快速制造中心,当时经费非常困难,国家给予的资金毕竟有限,我们就向市场要经费。
  我们从最初纸材料,转而研究适应力更广的粉末材料。1999年,我们用聚苯乙烯做出了一个鼠标外壳,高兴得跳脚,此后,我们推广相关技术,并根据客户要求一再改进,才能坚持至今。
  记者:如今,在3D打印技术上,我们与国际的差距有多大?
  史玉升:差距大约在2-3年。我们的装备功能与国外处于同一个水平,可靠性稍逊一点。
  不过,国内产品也有自己的特色,比如大型装备。我们团队开发的1.2米×1.2米的“立体打印机”,是目前世界上最大成形空间的基于粉末床快速制造装备,超过国外同类装备水平。
  差点被人当“砖家”
  记者:在产业化过程中,您觉得最艰难的地方是什么?
  史玉升:就是不被人理解。几年前,我到山东济南市参加铸造展览会,宣传 “快速制造”,无论怎么吆喝,企业就是不买账,还有老板小声说“别忽悠我了”,差点把我当“骗子”。山西一家大型企业找人做蜡模,很快就完工了。他们特别纳闷,请人吃了一顿饭,只问出4个字“快速成型”。后来这家企业用百度把我们“搜”出来,这才了解到3D打印技术。
  记者:除了思想上,我们的产业化发展有没有体制机制上的障碍?
  史玉升:缺乏行业标准就是一个。比如,我们用3D打印做出假牙,从实验室看与传统制造的假牙性能差不多,但是没有评判标准,医院还是不敢用。
  这是一个国际性问题,发达国家也只有部分领域的标准,没有总体规范。现在,我们国家开始重视这个问题,正在加紧研究制定。



上一篇:3D打印技术能否引领第三次工业革命
下一篇:【产业联盟】曲道奎:机器人与智能制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推动3D打印

关注南极熊

通知

联系QQ/微信9:00-16:00

392908259

南极熊3D打印网

致力于推动3D打印产业发展

Copyright © 2024 南极熊 By 3D打印 ( 京ICP备14042416号-1 )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3351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