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小软熊 于 2016-12-2 16:51 编辑
3D打印在医疗生物应用方面的发展可谓是”坐上了飞机一样“据悉,近日,滨医附院神经外科为一名面肌痉挛患者成功实施3D打印技术指导下微血管减压手术。这标志着3D打印技术在功能疾病亚专业发展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63岁女性患者因右侧面部不自主抽动三年,加重七个月入院,颅脑磁共振体层成像脑血管显影术(MRTA)显示,右侧面神经出脑干部位有血管压迫神经导致面肌痉挛。以李泽福教授为首的神经外科功能组团队,利用国际先进3D打印技术重建了该部位神经与血管的关系,并顺利指导实施了微创手术治疗,患者术后恢复良好,面部抽动症状完全消失。
面肌痉挛,又称面肌抽搐。为一种半侧面部不自主抽搐的病症,抽搐呈阵发性且不规则,程度不等,可因疲倦、精神紧张及自主运动等而加重,患者多痛苦不堪。其原因是在颅内面神经出脑干区有走形异常的血管,绝大多数为动脉,对面神经造成压迫。面肌痉挛的内科治疗包括口服药物或局部肉毒素注射等,但这些治疗可能无效,或是暂时有效,治疗结束后极易复发。
目前根据国内外专家共识,面肌痉挛首选治疗方式为面神经微创血管减压术(MVD),这是最有效,且唯一可能根治的治疗手段。微创手术可以明确具体压迫神经的血管,应用人工材料涤纶垫棉,垫入压迫神经的血管与脑干之间,让压迫神经的血管远离面神经,从而消除其对神经的刺激,达到面部抽搐停止的手术目的。医用3D打印技术可根据患者个性化特点和临床要求,快速、精准的打印病灶模型,术前明确压迫神经血管的位置关系,真正的实现个体化精准治疗。
南极熊认为,这次成功对面肌痉挛患者实施3D打印指导下微创手术,标志着3D打印技术及功能神经外科疾病治疗方面已相当成熟。
南极熊,3D打印专业媒体平台。点击进入网址http://www.nanjixiong.com/
来源:大众网
延伸阅读:
3D打印,让肿瘤患者“看明白”手术怎么做
3D打印进了手术室,监管还在门外
|
上一篇:3D打印,让肿瘤患者“看明白”手术怎么做下一篇:南极熊回答上交所,3D打印生物血管到底怎么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