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冰墩熊 于 2025-4-12 15:37 编辑
南极熊导读:自2025年4月起,美国特朗普政府对所有进口乘用车、轻型卡车和部分汽车零部件征收25%的关税。虽然《美国-墨西哥-加拿大协议》(USMCA)为符合特定标准的某些车辆提供临时豁免,但这些车辆中的许多外国制造的零部件仍需缴纳关税。预计此举将推高汽车价格,并可能导致美国汽车产量大幅下降(降幅可能高达 30%),从而造成整个供应链的大范围中断。
即使是美国本土生产的汽车,依赖的进口零部件也面临成本上涨,因此,特朗普的关税大棒进一步加剧了全球制造商和消费者的压力。在全球这种不确定性中,增材制造技术正在成为汽车行业解决供应链问题和成本压力的关键工具。通过实现更快、更本地化、更灵活的生产,这项技术正在帮助制造商适应不断变化的供应链,并减少对外采零部件的依赖。
△复合材料3D打印
全球关税战火下的涟漪
新关税不仅限于直接进口的整车,还包括进口零部件,从发动机到电子设备,这些都可能面临成本上升。随之而来的是:
●消费者价格上涨,促销和融资条件可能收紧;
●生产放缓,汽车产量可能减少多达20,000辆每周;
●工人失业,影响工厂和展厅的工作岗位,约达300万;
●汽车制造商可能重新评估对美国市场的投资,影响行业竞争力。
3D打印技术的应对策略与优势
增材制造技术能够通过本地化、灵活和高效的生产方式,帮助汽车制造商应对关税带来的挑战,减少对进口零部件的依赖,提升生产效率和响应速度。
△自定义激光打标装置
1、本地化供应链,使用3D打印将夹具设置时间缩短97%
家族企业制造商Christopher Tool面临着激光打标精密零件时,耗时长且设置不一致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它们决定转向增材制造技术。通过引入3D打印技术,公司开始在现场定制ABS夹具,以适应每个零件的具体需求。这一转变不仅简化了流程,成功将设置时间缩短了惊人的97%,还消除了对外包或机加工夹具的依赖。最终,结果是:运营更加高效、灵活,供应链实现了本地化,且质量始终如一,所有工作都在工厂车间内完成。这一案例有力证明了增材制造如何帮助企业实现即时、本地化、精确的响应,提升整体生产效能。
△Comau架空输送机吊架
2、降低成本和交货时间
通用汽车采用FDM尼龙12CF增材制造技术,成功打印出传送带立管,重量较铝轻32%、较钢轻72%。这一创新不仅消除了对特殊焊接工艺及场外维护的依赖,还将生产交付周期从原先的九周缩短至两周,实现了75%至80%的时间节约。同时,通过显著减少后期加工与维护需求,整体成本也得到有效控制。该案例充分展现了增材制造在简化生产流程、加速交付周期及提升制造效率方面的显著优势。
△通过3D打印制造的X射线导向器
3、生产敏捷性
增材技术可实现快速迭代、修复和调整——这在充满不确定性的市场环境中至关重要。Continental集团在它的ADaM能力中心引入Fortus 450mc 3D打印系统,大幅提升了整体生产的敏捷性。该系统支持使用ULTEM 9085和ABS-ESD7等高性能热塑性材料,实现替换工装及生产部件的按需制造与快速交付。
凭借夜间自动打印功能,部件可在非工作时段完成制造,从而有效减少设备停机时间,并规避了传统制造工艺常见的交付延误。同时,此平台具备满足ESD静电放电标准的定制能力,对于电子元件的安全生产尤为关键。整体解决方案不仅保障了生产的高效与安全,还能灵活应对不断变化的制造环境与客户需求。
△Origin One设备打印的弹性体材料
4、定制和设计自由
随着供应链压力的加剧,增材制造技术为制造商提供了一种无需大规模改造生产线即可实现创新和差异化的解决方案。通过Stratasys Origin One 3D打印平台,NISMO Racing能够利用乐泰IND 402等先进材料,制造高度定制的最终用途部件,显著提升了设计的自由度。工程师们借助这一技术快速迭代了转向架手柄和按钮垫圈,在确保舒适度和耐用性的同时,还根据驾驶员的反馈实现了理想的橡胶般手感。
摆脱了传统工具制造的限制,NISMO Racing大大加快了开发周期,从数月缩短至数天。同时,增材制造也让他们能够探索更多创新的性能关键部件解决方案,最终在竞争激烈的赛车工程领域提升了整体竞争力。
南极熊认为,尽管增材制造技术目前无法完全替代大规模生产,但它在快速原型设计、小批量零部件生产和提升供应链弹性方面的价值已不容忽视。随着美国汽车行业面临新的关税挑战,增材制造正逐渐成为推动行业转型的必要工具,而不是奢侈品。因此,与国际接轨的制造类企业应当尽早部署这种能够颠覆传统制造模式的先进制造技术,以确保在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中保持竞争力。
|
上一篇:美国3D打印用户对145%关税:有人叫苦连天,有人说市场即将爆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