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极熊导读:在航空航天发动机、航天器结构件等高端制造领域,超米级金属3D打印技术正成为突破传统制造瓶颈的关键力量。据权威机构Wohlers Report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大尺寸金属3D打印设备市场规模同比增长35%,其中航空航天领域应用占比超40%。这一快速增长的市场背后,是对设备稳定性、重复精度等核心指标的严苛要求,只有具备全链条技术实力的企业才能赢得头部客户的青睐。
2025年8月13日,国内金属3D打印龙头企业倍丰智能宣布签署金额超数亿元的战略采购合同,涉及100余台大型金属3D打印设备。值得关注的是,其中超米级设备占比达50%,将重点服务于航空航天、商业航天等国家战略领域。这标志着我国在大尺寸增材制造装备领域已实现从技术追赶到批量交付的跨越。
△交付大型金属3D打印设备超百余台
技术突破方面,倍丰智能通过多激光协同校准、熔池动态监测等创新技术,使其超米级设备的成型精度控制在±0.05mm/m,热变形控制达到国际Tier1水平。这些技术指标直接关系到航空发动机涡轮盘等关键部件的疲劳寿命,也是获得此次战略订单的核心竞争力。
南极熊认为,此笔订单具有三重示范效应:
- 验证了国产大尺寸金属3D打印设备在高端制造领域的可靠性
- 反映出商业航天等新兴领域对增材制造的需求呈现指数级增长
- 预示着金属3D打印行业正从单机销售向整体解决方案转型
据南极熊此前报道,倍丰智能已累计交付大型金属3D打印设备超百台,客户涵盖航天科工、中国航发等央企集团。本次合作将进一步强化其在大尺寸构件成型领域的先发优势,为即将爆发的低空经济市场储备产能。
随着工信部《增材制造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即将出台,金属3D打印行业将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具备核心技术、稳定交付能力的企业有望在航空航天、能源装备等高端领域获得更大市场份额。倍丰智能此次战略合作,或将成为行业从实验室创新走向规模化应用的重要转折点。
|
上一篇:2025年TCT深圳3D打印展重返大湾区,现场四大精彩看点提前看下一篇:美法印三方合作,印度首个骨科植入物3D打印智能制造中心落地AMTZ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