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6日,南极熊获悉,麻省理工学院计算机科学与人工智能实验室(CSAIL)与Hasso Plattner研究所联合开发了一项创新性3D打印解决方案SustainaPrint。该系统融合了先进的软件和硬件,通过有限元分析精准预测打印模型的应力分布,智能选择高强度与环保丝材,显著提升打印件性能与材料利用效率。
麻省理工学院发明3D打印方法
技术研发背景
自1983年Chuck Hull发明立体光刻技术(一种利用紫外线激光将液态树脂固化成固体物体的技术)以来,3D打印技术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几十年来,3D打印机已经从最初的实验性奇观发展成为能够生产各种物体的工具,从定制假肢到复杂的食品设计、建筑模型,甚至功能齐全的人体器官。
但随着技术的成熟,这项技术的环境足迹越来越难以消除。绝大多数消费级和工业级3D打印仍然依赖于石油基塑料线材。虽然目前存在由可生物降解或可回收材料制成的“更环保”的替代品,但它们也存在一个严重的缺点:它们的强度通常不如石油基塑料线材。这些环保型线材在受力时容易变脆,因此不适用于结构应用或承重部件——而这些部件的强度恰恰是最重要的。
可持续性和机械性能之间的这种权衡促使研究人员提出疑问:是否有可能制造出大多环保但在重要方面仍然坚固的物体?他们的答案是SustainaPrint,这是一款全新的软硬件工具包,旨在帮助用户巧妙地组合强韧和弱韧的线材,从而实现两者的最佳性能。该系统还可自动识别模型中的高应力区域,仅在这些关键部位采用高强度塑料进行加固,其余部分则使用环保材料。此策略不仅优化了材料消耗,还助力3D打印行业向可持续制造转型。
SustainaPrint可在不牺牲强度的情况下减少80%的塑料用量
在不牺牲强度的情况下减少80%的塑料用量
在实际测试中,研究团队选用Polymaker的PolyTerra PLA作为环保基底,Ultimaker PLA作为增强材料。仅用20%的高强度材料,即可使打印件恢复至70%的全强度性能。部分案例中,混合材料结构因应力分布更均匀,性能甚至超越全强度打印件。项目负责人、麻省理工学院博士生Maxine Perroni-Scharf表示:“在特定几何和负载条件下,策略性混合材料的性能优于单一均质材料。”
SustainaPrint配备用户友好界面,支持模型上传、固定点与受力区域定义,并通过有限元分析自动生成增强策略。DIY测试工具包允许用户利用家用设备(如体重秤、引体向上杆)测量拉伸和弯曲强度,结果与制造商数据高度一致,适用于回收线材。
目前,SustainaPrint已针对双挤出打印机优化,同时兼容单挤出机手动切换。团队正致力于扩展系统功能,以应对更复杂的应力条件,并计划引入人工智能驱动的自动化强化策略。
该项目将以开源模式发布,包括完整测试工具包,助力行业与教育领域广泛应用。Perroni-Scharf补充道:“SustainaPrint不仅是制造工具,更是材料科学、结构工程和可持续设计教学的创新平台。”合著者Patrick Baudisch表示:“SustainaPrint解决了材料回收利用的关键难题,实现了环保与性能的双赢。”
本项研究由可持续发展设计基金资助,相关成果将于今年9月在ACM用户界面软件与技术研讨会(UIST)上正式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