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半年,协同高科再获Pre-A+轮融资,推进增材制造核心装备的国产化进程

3D打印动态
2025
09/09
18:28
分享
评论
2025年9月9日,南极熊注意到,近日深圳协同创新高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简称 "协同高科")完成 Pre-A+ 轮融资,具体金额未公布,此轮由国鼎资本投资。今年4月份,协同高科刚刚获得聚海创投和清研资本的Pre-A轮投资。这家深耕连续纤维、金属、陶瓷三大增材制造赛道的创新企业,在工业化落地进程中持续获得资本的加持,目前公司已完成5轮融资。

微信截图_20250909173235.jpg

深圳协同创新高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协同高科),核心以服务航空航天、石油化工、汽车产业、具身智能等重大工业领域产品的轻量化、高性能、数字化、智能化为目标,通过连续纤维、金属、陶瓷增材制造等多种3D打印装备、材料、工艺技术研发,形成完备产业链条。     

202307211714145811.png

自成立以来,公司已面向航空航天、石油化工、汽车产业、具身智能等工业应用场景推进增材制造核心装备的国产化进程,是一家累计完成20+项典型技术突破和产业拓展,形成50+项关键或共性技术突破,累计知识产权160+项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旗下已形成协同高科(XT)、云疆智造(YJ)和斐帛科技(Combot)等多个产品系列。

三维技术矩阵:从实验室突破到工业级应用

连续纤维3D打印技术:源自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制造系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核心技术,经过产业化优化后,已实现复合材料构件的轻量化与高强度集成制造。协同高科连续纤维设备配置公司自研国产连续纤维切片软件,实现从<200℃成形温度到近500℃成形温度的不同工艺需求,覆盖面向科研的低成本DIY设备到面向工业的成熟加工设备的市场。

640.png

金属增材制造:聚焦 SLM(选择性激光熔化)技术路线,开发的系列设备可适配钛合金、高温合金等高端材料,多激光协同技术与均匀风场设计,保障大尺寸零件致密度与性能一致性。

640 (1).png

陶瓷增材解决方案:通过自主研发的陶瓷激光3D打印装备和材料,攻克高精度浆料配方与脱脂工艺,氧化铝件弯曲强度超450MPa,应用覆盖航空陶瓷型芯、医疗人工骨等高附加值领域。

20241015142855412.jpg
2024090611382414.jpg

资本图谱:产业协同构筑增材制造生态​

今年完成的两轮融资的投资方阵容,凸显了产业资本对协同高科的战略认可。南极熊查询协同高科的股权结构显示,A 股上市公司光韵达(300227)作为大股东,精工科技(002006)、沃特股份(002886)等产业链企业均为股东,叠加清研资本等专业投资机构的参与,形成了 "制造企业 + 材料企业 + 专业资本" 的多元投资格局。​
这种资本结构背后暗藏深意:光韵达作为激光加工与 3D 打印服务龙头企业,可为协同高科提供市场渠道与应用场景;精工科技在碳纤维装备领域的积累,与连续纤维增材技术形成互补;沃特股份的高分子材料研发能力,则有助于优化 3D 打印材料性能。三方协同构建起 "设备研发 - 材料适配 - 应用落地" 的产业闭环。​

创新载体运营:赋能行业的 "政产学研用" 平台​

作为广东省增材制造装备创新中心及深圳市3D打印制造业创新中心的运营主体,协同高科承担着推动区域增材制造产业升级的公共服务职能。该创新中心由政府引导、企业主导、高校参与,是原深圳市 "十大制造业创新中心" 之一,已累计服务企业超 200 家。​

640 (2).png

在创新中心平台上,协同高科构建了独特的 "技术赋能" 模式:一方面将自身研发的 3D 打印装备开放给上下游企业进行工艺验证,降低中小企业的技术应用门槛;另一方面整合西安交大、华南理工等高校的科研资源,推动基础研究成果的工程化转化。

这种 "企业运营 + 公共服务" 的双重角色,使协同高科在技术创新与市场落地之间找到了平衡点。

未来,随着产能扩张与技术迭代,这家兼具产业情怀与创新能力的企业,有望成为推动中国增材制造从 "技术跟随" 向 "技术引领" 跨越的重要力量。今年的两轮融资,无疑为这场工业级应用突围战注入了强劲动力。





上一篇:航天六院西发公司完成3.5亿元融资,将逐步建成 300台(套)增材制造设备能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推动3D打印

关注南极熊

通知

联系QQ/微信9:00-16:00

392908259

南极熊3D打印网

致力于推动3D打印产业发展

Copyright © 2024 南极熊 By 3D打印 ( 京ICP备14042416号-1 )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3351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