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奇招:河蚌穿3D打印传感器秒变水质监测员

3D打印动态
2015
10/16
15:03
分享
评论
为最终减少硝酸盐对美国中西部水域的伤害,爱荷华大学(UI)的研究者们想出了一个奇招:他们雇佣了河蚌作为员工,然后在它们身上安装了可以监测水质的3D打印的传感器电子包。

dont-move-mussel-shellfish-3d-printed-electronic-backpacks-study-nitrogen-cycle-3.jpg

尽管这一项目还处于婴儿期,不过研究者们还是相信,通过将这种微型3D打印装置安装到更多的河蚌令其变为活体传感器的方式是可行的。因为这可以让他们方便地监测水质,再利用由此得到的数据将研究如何减少氮元素对水质造成伤害。要知道这个问题对农业国家来说可是相当重要滴!

现在,研究团队已经收集了一些河蚌,正在使用3D打印的传感器原型进行测试。他们必须确保这些电子装置不会影响河蚌的自然活动,否则收集到的数据就将毫无价值。每个传感器的电池寿命长达1年,而作为员工的河蚌寿命更是可以高达50年。

dont-move-mussel-shellfish-3d-printed-electronic-backpacks-study-nitrogen-cycle-1.jpg

据中国3D打印专业媒体平台南极熊了解,这种微型装置是由一个可以感知河蚌开合动作的磁力传感器,一个用来管理收集到数据的微控制器,一个时钟,一个用来传送数据的天线,一个定制化的3D打印外壳,以及一块用来供能的电池组成的。他们会传送一种非常特别的数据 — 河蚌“打哈欠”时张嘴的尺寸。所谓的“打哈欠”指的是河蚌瓣膜有节奏的开合。通过这种数据,研究者可以知道河蚌的生存周期是否因环境改变受到了影响,从而间接了解水质的情况。

如果能制造出合适的模型,研究者就能从爱荷华河中为项目招募到更多的河蚌员工,然后将3D打印的传感器电子包固定到它们的外壳上,再将它们放回河里。之后,这些电子包便会通过上面安装的螺旋天线将数据发送回UI的实验室。

dont-move-mussel-shellfish-3d-printed-electronic-backpacks-study-nitrogen-cycle-2.jpg

研究人员之所以选择河蚌作为员工是因为这种生物与氮循环有着相当独特的关系 — 它们数量众多,又能利用身体过滤掉水中的含氮营养物,无疑是最好的水体清洁工。

144526eehyfiodiblozrr1.png
via 3ders


上一篇:Lithoz公司同清华大学签署关于陶瓷3D打印的合作伙伴协议
下一篇:10月3DHubs最新趋势报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推动3D打印

关注南极熊

通知

联系QQ/微信9:00-16:00

392908259

南极熊3D打印网

致力于推动3D打印产业发展

Copyright © 2024 南极熊 By 3D打印 ( 京ICP备14042416号-1 )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3351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