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大“3D打印机”在武汉问世 产业版图将洗牌

3D打印动态
2012
12/17
23:12
分享
评论

全球最大“3D打印机”在武汉问世 产业版图将洗牌

全球最大“3D打印机”在武汉问世 产业版图将洗牌

湖北日报讯 (记者张真真)你相信吗?一个鼠标或者齿轮,甚至是一部手机,都可通过“打印”,制造出实实在在的物品。
  昨从武汉东湖高新区获悉,华中科技大学史玉升科研团队经过十多年努力,实现重大突破,研发出全球最大的“3D打印机”。
  这一“3D打印机”可加工零件长宽最大尺寸均达到1.2米。从理论上说,只要长宽尺寸小于1.2米的零件(高度无需限制),都可通过这部机器“打印”出来。
  华中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史玉升说,“3D打印机”是通俗叫法,这一设备的学术名称为基于粉末床的激光烧结快速制造装备。
  其原理为:将零件的3D图形通过计算机平切为若干个平面,从最底层平面开始,铺上一层该零件的材料粉末(如金属、陶瓷、塑料、砂等),按每一层形状通过激光高温烧结后,再铺上一层粉末,层层累加,像植物生长般“长成”。
  据介绍,由于这项技术将复杂的零件制造变为简单的由下至上的二维叠加,大大降低了设计与制造的复杂度,让一些传统方式无法加工的奇异结构制造变得快捷,一些复杂铸件的生产由传统的3个月缩短到10天左右。
  同时,对研发出的新产品,可快速根据图纸做出样品,大大缩短研发周期。
  如今,该设备被国内外200多家用户购买使用,每台价格从几十万元到200多万元不等。
  目前,全球正争相发展这一制造新技术,已在建筑设计、医疗辅助、动漫模型等领域应用。
  专家表示,最大“3D打印机”的问世,意味着我国在全球这一领域已抢占有利先机。
如此神奇的技术,到底是如何“打印”的呢?
  在华中科技大学快速制造中心产业化基地——武汉滨湖机电技术产业有限公司,记者见证了“3D打印”全过程。
  只见一台高2米多、形似立柜的设备,“这就是‘3D打印机’”,滨湖机电公司生产部组长张钊拿出一个小方凳大小的测试件,长×宽×高为200毫米×200毫米×20毫米。
  这一看起来简单的四方块测试件,内挖有圆孔,并有支撑筋条,“传统机床加工还是有点复杂的”,张钊说。
  首先,将这一测试件的3D立体图输入到设备电脑,“电脑将立体图切片分层”,张钊说,根据不同零件精度要求,分层厚度可在0.08-0.3毫米之间设一个值,这次设0.3毫米,“厚度值越大精度越差”。
  然后,往设备顶部的一个漏斗状容器内装入材料粉末,“一般材料有塑料、树脂、陶瓷、金属等类型”,张钊现场用价格相对便宜的塑料粉末演示。
  打开设备内腔,只见一平整的金属平台,“粉末就铺在这上面”,张钊指着平台上方的一个四方形钢架说,钢架上装的碘钨灯主要是预热和保温,顶部的圆形装置则是二氧化碳激光器,“将粉末高温加热烧结成零件就靠它了”。
  关闭内腔,开动机器。碘钨灯预热15分钟,电脑操作屏显示腔内温度90℃,设备开始自动铺一层粉,激光器开始加热,只见腔内红光一片,“激光器对每个点加热烧结,可理解为平常焊接一样”,张钊说,激光器上加了面镜子,通过镜子的慢慢转动将激光反射逐步变向,激光就在粉末上一条线移动,在需要的地方加热。一条线一条线平行加热,每条线间距仅0.2毫米,而且这一层是上下方向,到了下一层就变成左右方向,以增加强度。
  加热完一层,平台就往下降0.3毫米(即一层厚度),再铺一层粉。“实际操作比我们讲解快多了”,张钊说,一般而言,扫描一层只需一分钟,铺粉约为8秒钟。
  1小时40分钟,完工。将多余的粉末吹掉,测试件就活生生地被“打印”出来了。
“起早床”的湖北,会否“赶个晚集”?
  
  “3D打印”引发经济革命
  要问如今全球最火的是什么?恐怕除了《江南style》,便是“3D打印”了。
  “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它打印不了的。”美国三维系统公司首席执行官阿贝·雷琴塔尔如此形容。
  用“3D打印”技术,奔驰、本田等汽车公司制造出汽车模具和配件,波音公司打造航模和零件,微软公司设计电脑鼠标和键盘,医疗设备机构为用户按牙定制牙套,甚至食品商用食材打印出饼干、苹果派……
  变化远不止于此。试想一下,如果有了“3D打印机”,原先流水线生产同样产品的工厂,可按不同用户需求“打印”出一件件极具个性的商品。甚至,每个人都可拥有一台“3D打印机”,从设计师那里看好想要的商品,通过网络传到“3D打印机”,在家里就可“生产”,根本用不着专门的工厂。
  如此,世界将变成怎样?
  英国《经济学人》杂志认为,“3D打印”技术将与其他数字化生产模式一起推动实现第三次工业革命。“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始作俑者杰米里·里夫金说,自然资源面临枯竭,生态环境遭受巨大破坏,迫切需要人类创新发展模式和发展途径,一种建立在互联网和新能源相结合基础上的新经济即将到来。
  “世界工厂”或被挑落?
  丰富的廉价劳动力等因素,使得中国迅速成为“世界工厂”。显然,3D打印敲响了未来的警钟。
  美国杜克大学教授高柏说,对中国未来最具影响的将是3D打印机——一摁键,它什么都可以在家里造,到了那时还需要世界工厂吗?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教授乔新生认为,3D打印时代,完全数字化智能生产,劳动力成本因素将不复存在,欧美国家完全可让一台台“3D打印机”把那些流失的传统制造业,从中国工人手上抢回来。
  事实上,金融危机后,美欧国家认识到实体经济的重要性,已经开始在这么做了。欧洲有“产业回归”,美国则是“再工业化”,并宣称未来20年内掌握“3D打印”、智能机器人等数字快速制造新技术,重构全球制造业格局。
  波士顿咨询公司预测,到2015年,美国和中国的制造业劳动力成本将非常接近。5年以后中国沿海工业的总成本比美国的一些地区只低10%到15%,2020年美国可能从海外回流岗位300万个。
  除了3D制造,分布式能源(屋顶的太阳能面板,可使每栋建筑成为发电厂)、大数据(云计算)、能源网等新技术的加速应用,使“第三次工业革命”构筑新经济模式的轮廓更加清晰。
  显然,“3D打印”将重新洗牌世界经济格局和全球产业版图。
  “起早床”的湖北,别“赶个晚集”
  商务部政策研究室主任张向晨认为,面对欧美重振制造业,中国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在新一轮全球产业布局和竞争中打造和形成自己的新优势。
  在乔新生看来,在即将到来的第三次工业革命这一历史时刻,中国如果赶不上,良好发展态势可能受到影响,就像当年英国人用纺织机“打败”中国、印度的手工织品一样。
  一场“3D打印”的争夺战,已在国内外打响。
  武汉大学教授李光表示,与“3D打印”相关的机器人、新材料、产品设计、互联网、云计算等平台,发达国家目前有优势,但差距并不大,如果我们及时重点布局,完全可能“弯道超车”。
  放眼国内,“3D打印”研发除华科大史玉升团队外,还有清华颜永年团队、西安交大卢秉恒团队、北航王华明团队等等。而且,除粉末“打印”技术外,液体、丝线等不同类型材料“3D打印”技术也在不断完善。
  令人尴尬的是,滨湖机电公司生产的“3D打印机”,核心部件激光器是从国外进口,所用粉末材料也是从江浙、广东一带采购,只有技术含量低的机器外壳、支架等在武汉生产。


上一篇:国产Zbot(立体易)3D打印机荣获红棉奖
下一篇:华中科技大学史玉升教授谈3D打印技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12-12-17 23:19:35 | 显示全部楼层
3D打印,不但能“打印”出鼠标,未来还能“打印”出衣服、甚至飞机。神奇的3D打印,将完全颠覆人们对传统制造的印象——制造业,将告别车床、钻头、冲压机、制模机等传统工具。
  18年前,华中科技大学快速制造中心研发出我国首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3D打印机。次年,转化该技术的武汉滨湖机电技术产业有限公司成立。迄今,该公司已销售出200多台3D打印机。
  据了解,售出的3D打印机,主要用于科研及样品制造,尚未用于规模化生产。
  “从目前技术来看,‘3D打印’还不是万能的。”武汉滨湖机电技术产业有限公司负责人蔡道生博士说,这一技术还要迈过材料、性能、价格和制造速度4道坎。
  首先,材料的局限性。蔡道生说,现在粉末材料能加工成零件的主要是塑料、树脂、陶瓷、金属等,比较有限,而陶瓷、金属加工所需温度非常高,目前技术并不成熟。
  “关键是,现在一次只能‘打印’一种材料,不能将不同的材料混在一起‘打印’。”蔡道生说,现有“3D打印”技术只能生产由一种材料组成的零件,再组装成成品,“一次性直接生产汽车、飞机的说法,目前还不现实。”
  其次是价格。华中科技大学史玉升团队骨干成员黄智,拿着一个飞机小零件“3D打印”品说,打印这种部件的金属粉末原料,一公斤需8万元,这个零件“3D打印”出来至少要卖2万元,价格太高。
  再就是制造速度。蔡道生说,如果新研发一个新产品,单件小批量生产,用“3D打印”肯定比传统开模具生产要快,但如果批量生产,“3D打印”速度要慢得多,“这和普通打印一样,打印几张纸用打印机很快,但如果印书,到印刷厂做成模板再印,快得多。”
  最后是性能。业内人士坦言,由于“3D打印”采用层层叠加工艺,层和层之间的粘结再紧密,也无法和传统模具整体浇铸的零件相媲美;同时,每一层的厚度再薄,也是一层一个坎,外表面仍需打磨才能满足精度要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推动3D打印

关注南极熊

通知

联系QQ/微信9:00-16:00

392908259

南极熊3D打印网

致力于推动3D打印产业发展

Copyright © 2024 南极熊 By 3D打印 ( 京ICP备14042416号-1 )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3351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