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乡学院3D打印学院生物医学工程专业

3D打印教育培训
2022
06/27
09:40
分享
评论
新乡学院3D打印学院

为积极融入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实现新新相融、校地共生,我校于2017年成立3D打印学院。3D打印学院设有增材制造(3D打印)工程、康复工程、生物医学工程三个本科专业,着力培养符合产业高质量发展和创新需求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其中,增材制造工程专业是国家教育部审批通过的第一个专门培养3D打印人才的本科专业。学院拥有一支高素质教师队伍,博士、副教授以上教师占比达70%,其中特聘院士2名、特聘教授3名。现有学生743人。

3D打印学院遵循创新驱动,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发展,积极融入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开展校地合作、校校合作以及校企合作。学校先后与新乡市红旗区人民政府、西北工业大学三方共建新乡新材料(3D打印材料)检测评价中心,与清华大学共建金属3D打印生产加工中心,与安徽金寨金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共建产教融合项目“新乡学院-金寨金科智能制造学院”。3D打印实验实训中心累计投入3000余万元,购置3D打印设备及其他设备334台(套)。学院先后获批河南省本科高校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河南省3D打印技术工程研究中心、河南省3D打印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及新乡市金属3D打印成型及工艺优化技术重点实验室。良好的教学科研平台及创新创业平台为人才培养奠定了基础。

3D打印学院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以地方应用型本科教育为主,构建适应地方产业结构、具有地方特色优势的学科和专业结构体系,打造增材制造工程(3D打印)特色专业,培养立足中原、辐射全国、综合素质高、适应能力强、能够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贡献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为地方经济社会和3D打印行业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


生物医学工程
1
专业概述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充分发挥我校3D打印特色,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系统掌握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知识,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综合素质高的应用型人才。我校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于2018年开始招生,为社会培养3D打印与生物医学相结合的高素质人才。


2
专业定位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属于工学门类、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类,生物医学工程多学科融合的学科。它在生物学和医学领域,融合数学、物理、信息与计算机科学,运用工程学的原理和方法,获取和产生新知识,促进生命科学与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专业知识体系涵盖生物化学、生物材料学基础、生物医学材料、人体组织工程、生物力学、临床医学概要等课程体系,相关学科涉及生物化学、医学、材料学、工程等学科。本专业坚持以社会发展对人才质量的需求为导向,立足中原,辐射全国的人才定位,在医学3D打印方面为社会培养思想品德好、专业知识精、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应用型人才。
1.png



3
培养目标

本专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适应社会与经济发展需要,系统地掌握专业基础知识,生物医学材料和3D打印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能够不断学习,适应发展,具有健康的身心、良好人文素养、崇高审美追求、高尚人格修养,具有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能够在医学3D打印相关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产品设计、工程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2.png



4
核心课程

本专业核心课程共6门,分别为人体组织工程、医学成像原理、3D打印技术及应用、临床医学概要、生物医学材料、3D打印逆向工程。


5
就业方向

主要在医疗器械、生物医学工程相关企事业单位以及医学3D打印相关领域从事科学研究、产品设计、技术开发、工程管理等工作。

6
往年招生情况
1.jpg
一、招生咨询电话
0373-3682901/3682902

二、官方媒体平台
新乡学院微信公众号:inxxxy

新乡学院招生微信公众号:xxxyzjc

新乡学院招生官方QQ号:800139600/2307525995

新乡学院2022年官方招生QQⅠ群:771329147

新乡学院2022年官方招生QQⅡ群:760551201

新乡学院官方微博地址:

https://weibo.com/xinxianguniversity

新乡学院官方抖音号:654054481



上一篇:三合一教育优势凸显!Snapmaker 助推“新课标”落地!
下一篇:创想三维推出CR-200B Pro 3D打印机,赋能教育行业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推动3D打印

关注南极熊

通知

联系QQ/微信9:00-16:00

392908259

南极熊3D打印网

致力于推动3D打印产业发展

Copyright © 2024 南极熊 By 3D打印 ( 京ICP备14042416号-1 )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3351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