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8月20日-21日,中国增材制造产业发展芜湖(繁昌)高峰论坛暨2020年中国增材制造产业年会在安徽芜湖市举行,此次年会由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安徽省经济和信息化厅、芜湖市人民政府指导,中国增材制造产业联盟主办,繁昌县人民政府协办,南极熊作为支持媒体对本次会议进行了直播。
对话:长三角3D打印产业发展
主持人:各位来宾你们好,我们马上进入高端对话环节。近年来我国增材制造产业集聚较为明显,目前已经基本形成以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为核心,以中西部地区为纽带的产业空间发展格局,其中长三角地区作为增材制造产业发展转换区域之一,到底有那些快速发展的诀窍呢?地方政府、企业和行业机构在其中发挥哪些积极的作用呢?今天我们有幸请到几位行业 专家为大家答疑解惑。下面有请高端对话主持人,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研究员杨上陆作为主持人。
高端对话嘉宾有:
上海市增材制造协会秘书长曾绍连
江苏省三维打印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副秘书长沈理达
浙江省3D打印产业联盟秘书长黄贤清
安徽省增材制造标准化委员会主任委员梁海弋
主持人:听了一天的报告也挺累的,确实今天的报告非常精彩,大家也知道智能制造是世界制造的主流方向,增材制造是智能制造最重要的发展。我叫杨上陆,来自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我们今天有幸请了几位大咖,先简单介绍一下。
一个是来自上海市增材制造协会的秘书长曾绍连先生,第二位是盖苏省三维打印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副秘书长沈理达先生,第三位是浙江省3D打印产业联盟秘书长黄贤清先生,第四位是来自安徽省增材制造标准化委员会主任委员梁海弋先生。大家欢迎。
大家知道2018年11月5日习主席把长三角一体化升级为国家战略,所以在2019年12月份国务院出台整体规划,所以长三角一体化对“十四五”规划的整个发展有非常重要的角色。长三角是增材制造领域可以说用户最活跃、最为集中的(区域),围绕长三角一体化看这个战略,增材制造有哪些产业政策,我们想从产业政策,从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都有哪些关于增材制造的策略进行一下讨论。首先我想请上海市的增材制造协会秘书长曾绍连先生谈一谈上海市在增材制造领域有哪些政策布局?
曾绍连:谢谢主持人,应该说今天已经超时了,但是还是有这么多的专家和来宾坚持在这里,大家都是对这个产业非常有情怀的,有情怀才能把事情做成,我是这样认为。
上午开幕的时候有一个非常大的仪式就是长三角增材制造产业联盟成立仪式。说真的,现在国内的联盟非常多,那我们这个长三角联盟怎么走?怎么发展?接下来有哪些政策?三省一市的几个联盟包括协会的领导老师一直还在沟通交流中,我们前期有很多的工作基础或者各自在地方积累的经验是可以在联盟作推广和应用的,在这里我简单介绍一下上海协会前期做的一些工作。
上海是作为长三角核心的城市,经过多年发展积累了一定经验,一方面我们是和国际接轨,每年举办的萨玛国际论坛集聚全球很多专家和前沿企业。说到莎玛(音)很多人也在问今年的萨玛什么时候开?在这里非常抱歉的通知大家,由于疫情原因,很多国外嘉宾进不来,所以今年的萨玛(音)还在延期,但是为了克服疫情的现实情况,上海市增材制造协会从年初到现在一直做线上开发的工作,我们计划把莎玛从地面搬到线上,我们已经把线上平台搭建好了,现在在测试的最后阶段,应该会在近期最晚下个月肯定会上线,这是希望给大家带来全新的交流和展示平台,我们也非常欢迎大家在这个平台把自己最新产品、最新技术、最新应用案例展示出来,我们也会邀请各个行业应用领域的企业到网上观展选择自己需求的技术,需求的产品。我们在国际参加的展会包括韩国的3D打印展还有日本、奥地利,最近一次是去年组团到欧洲考察参观,到过比利时、德国达索公司等等欧洲打印非常有优势的企业考察学习。
现在有一个流行的新词以国内大循环为主、国际国内双循环结合发展,我们在国际上做的这些工作,国内是怎么做的?国内我们也组织了很多企业深入到需求的应用领域,作一对一的对接交流,比如组织企业走进商发、走进吉利企业等汽车主机厂,今后希望长三角这样一个大朋友圈的范围内,把这些广受欢迎的活动形式开展起来,真正服务好参与到联盟的企业,把大家针对下游的迫切需求直接联系起来,这是我觉得今后在做联盟工作中是可以好好开发的一项新的工作。
这是我现在在上海增材制造协会工作的一点经验积累,希望能够在联盟的工作当中能够发挥一定作用。
谢谢。
主持人:谢谢曾先生,萨玛这个平台可以说在增材制造领域是很好的平台,同时也吸引国外学者到中国交流,也给中国学者展示中国科技工作者和用户在激光增材制造上的最新进展的机会。接下来请沈理达先生介绍一下江苏省增材方面的政策以及协同进展。
沈理达:主持人好,大家好,时间已经比较晚了,虽然我们叫长三角联盟,但是联盟的成立背景都是增材制造,但又不同,不同的是形式,比如我是来自于高校界,我们这个联盟成立的时候,联盟背后的主管单位是江苏省科技厅,常驻挂靠单位也就是组织者是江苏省生产及促进中心,也是事业单位,首任理事长来自于高校,有点像正规的方式去推。江苏省这几年在3D打印产业方面取得了很好的积累,现在在长三角的相对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我们走到一起,一起商议后面怎么样更好地协同。在工信部层面上,几年前推出中国增材制造产业的行动计划,江苏是最早响应这个计划的,并且提出自己的2018-2020年的行动计划,我们称为三年行动计划,提出了增材制造和激光制造去服务传统工业的概念,这是借助一些比较成熟的产业基础,让更多的成功资源进入进行迭代。此外,我们联盟组织很多活动,总而言之有这几类活动:第一是交朋友,从早期把高校界、企业界、投资界、政府相关部门利用这个联盟进行交流,成为朋友,大家可以敞开谈现在面临的共同问题,一起发现问题。第二我们称之为是找 资源,我们怎么找资源呢?因为我们背靠科技厅,江苏省很重视,每年至少有一到两个重点研发计划的集成项目,今年投入的已经过亿,这就要求必须是以企业为主,但是高校可能牵头,共同围绕一些好的领域去做,这就具有前瞻性了,调集最大的能量和人才集聚一起。第三类活动找园区,走园区去拜访一些已经有一定的产业基础,比如常州的园区和我们联盟形成协同基地,未来也是敞开希望更多的园区比如有些是做传感器的,我们在苏州进行了交流,有些是发展海洋的,我们去年在连云港召开了一个海洋+3D打印的发展论坛。第四点我们是抓娃娃,我们的孩子代表了产业发展的未来,所以从中小学科普到大学生的科普都进行了大力推广。这些工作我们做了很多,目前来看成效也很好,希望未来我们走动起来,把好的经验介绍给别人,也去学习其他兄弟协会的有效方式。此外,江苏这几年还做了很重要的事就是抓标准。当时就我个人而言,我支持他们工作的时候,我是持怀疑态度,吴主任跟我讲了之后我觉得你们怎么可能呢?一个门外汉做标准,后来我参观他们太阳能,参观了电池,我认为可以,这个点非常地好。经过无锡市政府目前已经超过一个亿的投入,最近这个平台越来越好,从最初的FDM走到金属,目前我们在规划医疗,因为现在市场监督是一家了,所以原来食品药品监督局可以更好地协同了,我们进行探索怎么去制定标准。近期因为已经实现正向盈利,所以以工业司为例目前又投了1200万买了一台服务整个系统的航空航天关键部件。
所以目前有挑战,产业还在培育中,但是正如几位老总所说他们已经发现逐渐从个性化原来认为小批量的甚至可以往大批量去走。在无锡有一个时代天使(音)三年前就已经和上海普力森(音)协同做了一个智能工厂,每年要有几百万副整形牙齿的模型,这个工厂已经大量应用了从云端采集数据到最后一条龙的智能化的各种手段。
主持人:谢谢沈秘书长,江苏省的前瞻性技术和标准都走得很远,我们发展一个产业既要有基础性的东西,也要有标准,否则就没有办法规模化应用,所以我们听听来自浙江省的黄秘书长给我们介绍浙江省在增材制造领域的布局。
黄贤清:谢谢主持人,谢谢大家,我来自浙江,前面几位可能是单位的,浙江省是民营企业大省,我来自企业,我是先临三维,浙江省对这项技术的布局比较早,当时的科技厅长叫周国辉(音)他对新科技很感兴趣,所以2013年他就推动浙江省发展这项技术,当时也立了一些科技专项,但是浙江省的发展主要是以企业为主,所以浙江省这几年政府也推,前两年可能很多同仁都在杭州G20分会场参加过中国增材制造大会,那个大会规格也相当高,工信部苗部长也亲临大会。总的来讲都是企业为主,我们先进三维2019年销售规模是4.55亿,接近5个亿,也涌现出了杰诺飞(音)生物专门做生物材料和细胞打印的,这家公司也是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的牵头单位,还涌现出很多企业,浙江的特点就是企业为主。所以类似的联盟基本也是企业自己张罗,政府支持。感觉这个产业也是进入到五六年的培育,现在进入到要展出、要利润和产值阶段,作为企业埋头苦干,早日多给政府交点税,早日多实现产值,给员工们多点工资。
谢谢。
主持人:谢谢黄先生,浙江民营企业确实非常有活力,因为我去过好几次,所以标准化非常重要,不管在哪个行业,我们也来听听梁先生介绍一下增材制造标准化的工作以及布局。
梁海弋:非常感谢大家这么晚还在,我尽量简洁一点,我来自中国科大,接触3D打印是2006年,当博士后的时候就第一次接触,这么多年一直在关注,从3D打印开始慢慢关注很少到越来越关注,技术也是越做越强。当技术走到一定阶段的时候,从开始比较弱小慢慢壮大甚至是成熟阶段,标准就进入议程了,因为标准可以牵引规范这个行业的发展,也让这个行业得以迅速发展,规模化的重要基础。鉴于对标准的理解,繁昌县政府在2017年就注意到这个问题,2017年10月底就成立安徽省增材制造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这个布局还是蛮早的,当然目的也是为了推进标准化建设,开始很多都是没有基因,经过几年的摸索慢慢建设,到去年6月份工信部发布12项行业标准的规划任务,我们非常有幸,春谷就承担了11项行业标准,目前春谷3D打印智能装备研究院在牵头,6项已经开始起草,预计今年和明年左右可以发布。当然一开始走得比较艰难。相信对我们这个行业特别是联盟一定会有一定帮助,特别是对我们这个产业一定会产生促进作用。
主持人:谢谢,刚才讨论了一些政策、产业,因为3D打印和增材制造领域涉及材料、装备、工艺、服务等等,作为长三角一体化,我相信三省一市肯定有不同的产业布局,根据市和省的产业进行布局。接下来我们想请四位嘉宾谈谈在增材制造上三省一市都有哪些产业布局?哪位专家先发言。
曾绍连:大家都知道增材制造产业包括今天很多嘉宾都谈到它的趋势和现状,我觉得3D打印增材制造目前的最大现状就是规模还小,但是大家今天聚在这里,大家听到专家演讲,大家也看到增材制造的未来拥有无限前景。上海市政府对增材制造长期以来支持力度很大,从几点可以看出来,第一我们在上海成立了第一个增材制造的制造业创新中心,这也是响应工信部在各个领域开展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以来,上海建设的四大制造业创新中心之一,从这点可以看出上海市对于增材制造产业还是寄予厚望,希望通过制造业创新中心的形式能够把增材制造目前在技术、材料、工艺、装备等环节存在的问题得以解决。第二个上海在多个区域政府专门成立了很多产业集聚区,比如松江、临港还有宝山都有增材制造产业园,我们今天有很多来自上海的企业都是从这个园区出来的,这个园区的理念也给予了增材制造企业非常多的优惠政策,包括从上海市市级的一些产业项目的扶持,以及租金扶持、税收优惠政策等等,从各方面扶持增材制造产业。从协会角度来看,也是在上海市经信委指导下成立国家第一个专业的行业协会,我们是法人单位的行业组织。
最后我想也是借这个机会,上海市增材制造协会作为行业平台,现在我们又和兄弟省市成立了长三角增材制造产业联盟,我们希望把这个平台越做越大,也希望有更多的企业加入进来,同时我们也希望企业需要的地方我们都希望通过平台的力量搭建桥梁,让每个在平台中的企业都得到实惠。我是协会的专职工作人员,我们以服务企业为最高宗旨。我们也希望有更多的企业如果有需求或者对行业发展有一些问题都希望能够在平台范围内有很好的沟通和解决。上海市增材制造协会会一直致力于这个产业的发展,也会致力于为广大的增材制造企业做好服务。
谢谢。
沈理达:说到发展,我从另外角度说两句,我们认为产业起来有两个维度:一个是地域维度,一定要在一个产业生态圈子里面,比如长三角或者珠三角,如果走错地方这个产业发展会出现问题。第二个维度是时间维度,增材制造不是新东西,它是二三十年前有研究热潮,我读硕士的时候正好这个研究热度收尾,我当时挺惨的搞课题被迫转行,所以产业发展的时间维度不能等到它爆发再进,这个时候其实就是做分母,很难真正形成领跑态势。因此这两个维度我是觉得作为企业家或者参与者必须很清楚的。
第二点,从我个人的角度,我发现一个很奇怪的现象,我做了好几个工作,一个是航空航天和医疗,在研究过程中,发现做陶瓷打印的话合作合作到上海去了,在上海联合进行一些开发,然后做医疗的时候我是和苏州合作,但是阴差阳错苏州和上海盛石(音)发生并购又跑到上海去了,又和它们结合在一起。后来发现一个蛮有趣的规律即使是在一个生态地域中,上海这个中心城市创新引领是毋庸置疑的,尤其从产业角度研发在南京也是可以的,但是从产业和转化过程中上海永远是走在第一步的。在这个过程中,苏州、无锡,比如苏州有中瑞,到无锡有飞而康有以前的一些扫描服务的公司,逐渐依次过来。因此我还是很看好安徽芜湖这个地方,因为它有大的产业支撑,财政有钱,相对低成本的制造,因此目前已成规模。我们在宏观层面要把自己定位得比较准确一点,找到自己可以降低成本或者是获取各种资源的最科学合理的渠道。
谈谈江苏的未来,第一点我们从产业的角度一直是在不断另连,江苏原来已经有产业基础比如骨科,中国最大的骨科基地就在常州,但是属于大而不强,真正高端的是强生等在控制。我们怎么办?这就需要我们从规划层面去做,因为我们准备联合无锡质检中心,原来它们是介入不了医疗的,是在天津所,但是在个性化材料天津所是不做的,我们可能找到南京大学、南京大学医学院尤其是南京大学鼓楼,在临床端我们就知道医生愿不愿意用?在评审阶段一个是评审审批需要关注,第二个是不良反应,审批之前是有不少数量的临床应用。这些应用到底好不好?必须要评价,能不能把信息流、资金流、人才流整合在一起,未来我们对能源、对海洋,对传感器都充满了信息,认为在这些方面完全有可能重新整合起来。
最后从我自己研究的角度从读书开始经历第一轮的高潮又到低谷又到高潮,逐渐现在进入到平稳期,背后靠的是什么?我个人觉得应该是产业,从无锡时代天使(音)以前用的是另外一种3D打印的设备,现在用了新的设备加上智能工厂的概念使得整体生产能力是量级的突破,其他的公司都在做。但是我们也要清晰看到3D打印设备如果仅仅就做设备,它是没有前途的,而是要材料到软件设计,齿科都有软件设计。
第二点要把新型研发机构在江苏进一步推动,我今天带的这个牌子有江苏三维智能制造研究园,其实它非常年轻只有两三岁,这就是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增材制造所这个基础之上衍生出来的,我们本来没有抱着太多信心,政府号召这个事情我们协作去做,但是齿科领域爆发了。说明什么?就是我们做这个工作时一定要找到专业化,前面讲到系统化,第二个是专业化,一定找到细分领域。
所以我就刚才说的几点和大家分享,谢谢大家。
黄贤清:先临三维投入也比较大,我们每年研发差不多一个亿左右的规模,过去差不多投了5个亿研发,大家觉得5个亿投在哪里?我们硕士+博士加起来有150人,平均每人30万就要5千多万工资,但是我们感觉这么多年看了很多企业,有两点很重要:第一点你做这个事情的赛道对不对?这个事情有没有前景?第二点你有没有技术的领先性?这两个东西我们感觉缺一不可,假如技术有领先但是最后没有应用场景,基本做几年也就做没了,或者这个东西没有市场,但是自己没有什么技术领先性,过几年之后也能起来,你也基本上没什么事情。所以我们感觉这么多年,做成事情基本上是两样东西都具备了做成了,一个是正确的赛道,第二个是具备领先的技术。这几年国内包括先进三维也搞过模式创新的部分,几乎全军覆没,也就是我们这个行业没有到模式创新的部分,现在还处于技术创新阶段。这几年有些政府可能有点伤心了,他觉得扶持这么多年仍然这么小,从政府的期待我们早就应该是几十亿的公司,怎么还只有五个亿?所以整个行业包括长三角有可能的话,大家一起找准几个方向,不要怕人多,全部往一两个赛道挤进去,然后迅速形成规模,在全世界形成中国的影响力,这样产值规模也能上去,政府也有信心,然后其他一个一个再击破。但是今天的普遍做法是你们家做了我们家就不做了,他们家做了另外一家就不做了,最后每年加起来的钱花了很多,但是没有办法在单一领域形成中国的力量,这也就是为什么中国企业都很小,但是这个东西又很难,你愿不愿意分享你的技术让别人进来跟你竞争,有时候相互竞争会促进相互提高,因为我们明显感觉到有几个产品为什么在国际上越来越有竞争力?那是因为国内有人不断咬着你,有人不断咬着你就不断有进步,不断有进步在国际上就有竞争力。尽管国内讲大循环为主,但是总的来讲全球化趋势是不可逆的,像我们出口一年差不多两个亿左右,所以我们只有这个产品具备国际竞争力之后才能够立于不败之地,否则很多产品线过几年一个新的技术出来你就被替换掉,现在有个别产品线据说今年一塌糊涂了,相当于没有什么竞争力。所以我感觉大家一起在几个领域一起做大。
这是我的看法。
|
上一篇:中科春谷激光周军:高性能光纤激光器及其功率合成技术研究下一篇:美国空军和OPTOMEC签订合同为飞机发动机维修生产金属3D打印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