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轶江教授团队完成深圳市首例3D打印导航TAVI手术

3D打印生物医疗
2020
04/29
11:52
分享
评论
来源:杏林之声

近日,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心外科在深圳首次将3D打印技术应用于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手术(TAVI),成功为一例60岁高龄的主动脉瓣重度狭窄合并关闭不全患者实施了TAVI手术规划与导航。主动脉瓣狭窄是心脏瓣膜疾病的其中一种,当主动脉瓣狭窄变得严重时,可能出现心绞痛,心力衰竭,晕厥等症状。严重的主动脉瓣疾病是最危重的心脏病之一,出现症状后,平均生存时间仅为三年左右,在老年患者中进展更快,想要挽救生命,改善生活质量,置换瓣膜是唯一有效的办法。

Jietu20200429-115057.jpg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术(TAVI)作为近二十年来心血管医学的重大进展,是当今医疗领域发展最迅速的技术之一,不需要体外循环,被称为瓣膜病治疗的革命性技术,目前已成为无法耐受外科手术或外科手术高危主动脉瓣患者的主要治疗手段。手术是通过股动脉送入介入导管,将人工心脏瓣膜输送至主动脉瓣区打开,从而完成人工瓣膜置入。然而这种介入手术的操作非常复杂,需要多科室的团结协作,事先制定周密的诊治计划。

近年来TAVI技术发展突飞猛进,深圳三名工程引进的高层次医疗团队和德国心脏专家,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李轶江教授团队已经在深圳展开对主动脉瓣疾病的新技术(TAVI)治疗。由于TAVI技术的复杂性,需进行充分的术前评估。最常用的评估方式是根据心脏CT血管造影,而这种方式很难将解剖信息完全传达给心外科医师。同时,一些解剖畸形本身就难以描述需更为准确形象的表达方式。为解决这种情况,李轶江教授团队在深圳开创性的将3D打印技术应用于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手术(TAVI)成功为一例60岁高龄的主动脉瓣重度狭窄合并关闭不全患者实施了TAVI手术规划与导航。
Jietu20200429-115047.jpg

据悉,患者佘先生来自湖南,因为“胸闷伴气促3月余,加重半月入院”。入院后超声和全主动脉CTA都报告出主动脉瓣严重病变的情况,李主任团队结合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应用3D打印技术,建立患者的心脏结构模型,对患者进行充分术前评估,成功为患者施行手术,术后当天患者的心脏功能就已经恢复不少,心脏射血分数也较术前提高了将近百分之二十。患者术后六周的在家接受电话随访中表示,现在“活动后都不会有胸闷气促的情况发生了”。

据李轶江教授介绍,“3D打印”是国际上近年来兴起的一项革命性新技术,该技术通过特殊的计算机软件建立起物体的三维模型,再将其切分成许多截面指导3D打印机逐层打印形成立体实物。3D打印技术在医学领域应用前景广阔,目前已在骨科、牙科等专业开始临床使用,在心血管疾病的个体化诊疗过程中,3D打印技术正在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TAVI手术与常规开胸手术有很大的区别,医生在手术中无法直视心脏全貌,更无法切开心脏观察其内部细微结构,因此术前影像学评估与术中导航至关重要。
Jietu20200429-115051.jpg

但目前无论CT、MRI、心超等检查都只能在屏幕上提供二维视野,术前主刀医生需仔细研究和测算患者的心脏及主动脉影像数据,并在自己头脑中二次加工,重建成立体构型,据此在手术中选择合适的人工瓣膜型号、确定DSA球管投照角度、规划导管进入线路、判断瓣膜释放位置。而3D打印技术则将患者二维影像数据转化成栩栩如生且实物大小的心脏模型呈现在医生眼前,并且提供了更多传统影像学检查难以显示的丰富信息,从而将上述复杂过程大大简化和标准化,更可术前模拟操作,使得手术更准确安全。

据悉,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心外科团队将继续研究TAVI手术融合3D打印技术,致力于为患者提供科学有效的个体化治疗方案,并将进一步开展相关研究与探索,并逐步将该技术应用于心脏外科其他复杂手术,造福更多患者。



上一篇:研究人员开发出3D打印的给药系统,用磁场控制给药速度
下一篇:亚洲研究人员使用3D细胞打印技术创建可植入的血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推动3D打印

关注南极熊

通知

联系QQ/微信9:00-16:00

392908259

南极熊3D打印网

致力于推动3D打印产业发展

Copyright © 2024 南极熊 By 3D打印 ( 京ICP备14042416号-1 )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3351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